二零一二年的聖誕,本來是很開心的。就天氣而言,恰恰躲過了一場颶風,雖是天陰卻無暴雨,計劃中要出遊的都遂意成行。紐國的市面也比預期要旺,人們花的錢多於去歲,從另一角度彰顯了Kiwi們對生活与前景的信心還是十足的。節前收到City Mission寄來的餐券,方知曉二零一二年的聖誕大餐改在新建的Viaduct Events中心舉行。細心的主辦方還在餐券上付印來回巴士免費票,背面也標出了Viaduct Events中心在海濱的簡圖。
剛落成年餘的Viaduct Events中 心是一座延伸出海濱的巨廈,四面概為玻璃幕牆,國際時裝節時名模在此搔首弄姿走貓步,展示最潮新裝,而遊船快艇展也曾在中心內開幕,引來中產与富人爭相觀 摩選購。慈善機構選擇在這個代表紐國生活方式高尚品味的地方舉行聖誕大餐,的確是十分相宜而又體察了聖誕同喜共樂之精神的。
因故無法赴宴,事後有友人致電告之,提醒我注意收看本地新聞,說有傳媒發現華人觀光團混入蹭食慈善大餐云云。
「幸虧你沒有在場,否則將你攝入鏡頭可就水洗也不清了!」友人在電話里如是說。
如果我去,首先是會現場捐款薄表心意,其次也想與來享用的人士交談,聽聽他們對這頓飯的感想。我想自已收到餐券赴宴不應是僅僅為了可以白吃一頓,拼著老命去往嘴里塞雞腿醃肉,而是應當現場感受體昧聖誕文化的真諦,回來寫點文字,讓更多的人關注奧克蘭慈善事業,支持City Mission,有錢者捐款,有力者充當義工。相信這也是替我申請餐券者的良苦用心与殷切期許。
據說City Mission舉辦的聖誕大餐,在全球反應甚佳,僅次於澳洲的同類型活動。這次化費九十萬元,動員五百義工,提供近三千份午餐,整個活動相當成功,即使有人混入白吃白喝,也是在所難免的小事一樁。
事後華社討論之熾盛,反應之激烈,委實令人吃驚!子彈橫飛,炮聲隆隆,用一場輿論大戰形容之,實不為過。
孰是孰非,是真是假,或終有定論,或不了了之。與其花費口舌筆墨就事論事,爭辯不休,本人較傾向推動一眾對聖誕節日文化的瞭解認識。
在聖誕的快樂中為甚麼會出現類似的悲哀,究其根本還是未能悟徹理解這個人類最重要節日的真正意義與基本內涵。
雖然基督在二千年前這一天誕生在馬槽里,但聖誕節從宗教的節日演化為普天同慶的世俗節日,熔宗教信仰、人倫道德、生活情趣、社會關懷、商業機會於一爐,也不過是近二、三百年的事。
紐西蘭的母文化乃英倫文化,聖誕節之成形以及具備深厚內涵底蘊,應歸功於維多利亞女王與大文豪狄更斯。因為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与德國王子阿爾伯特成親,歐 洲與德國聖誕風俗得以傳入英國,由王室開風氣之先,仿照阿爾伯特王子兒時在冬青樹上懸挂聖誕飾物,帶動民間千家萬戶紛紛效尤。而維多利亞時代的繁榮,也為 英國人聖誕大餐增添更多的美食。除卻這些節慶形式的物質日漸豐富的轉變,當時狄更斯還寫出一部《聖誕樂頌》,通過一位冷酷老人史高治在聖誕之夜受到三個鬼 魂教訓幡然醒悟重拾愛心的故事,將聖誕之精神內涵詮釋為人不分貧富,應相互友善關懷的偉大博愛。
主人公史高治最後愛心洋溢地与窮苦人一起慷慨分享,歡渡聖誕,用身心共同唱出一首真正的聖誕歡樂頌歌。
狄更斯的這部作品所表達的思想,自此也成為聖誕的重要主題。
家庭團聚、平安幸福,特別是讓那些因為種種原因吃不起聖誕大餐或買不起聖誕禮物的人,也享受到酒足飯飽的滿足与收取禮物的驚喜。自已与自己一家歡樂,非真正的歡樂﹔与人分享的天下萬眾歡樂,才是真正的歡樂。這就是聖誕節的核心價值,也是City Mission一年一度耗費巨資舉辦聖誕大餐的根本宗旨。
只 有真正理解与懂得以上這些,才能使每個人從心靈深處敬佩與支持社會工作者与慈善團體的公益活動,珍惜与善用紐西蘭彌足珍貴的福利制度,從而正確判斷個人應 否分享那些極之有限的社會資源,自覺地不多佔多領以及虛耗這些資源,并且還竭盡一己之所能主動去幫助那些須要幫助的人們。
多一點愛心,少一點貪心,此已足矣!
更多
扭转乾坤
文章
|
|
|
為過去爭吵將使我們失去未來 |
|
二選一還是貨比三家 |
|
行走雲端的紐西蘭防疫 |
|
封城日子怎樣過 |
|
我們如何以及何時拿到通往自由的門票 |
|
我們都是《魷魚遊戲》的參與者 |
|
紐西蘭抗疫政策的三個版本 |
|
為紐西蘭之子拍的電影 |
|
Britomart火車站和Te Komititanga廣場 |
|
在紐西蘭打疫苗 |
|
不要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
|
孤島不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