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聽到936電臺討論華人長者問題,事關長者福利、家庭團聚、照顧孩子的社會問題。整個討論進行得很熱烈,打電話發表己見的既有身為人父母之長者,也有身為人子女而自己又身為人父母的年輕人。
紐西蘭八十年代曾有一次華人移民高潮,由於是港台華人以投資移民為主,年齡偏大,其雙親一般都沒有尾隨而至。故以前紐西蘭還不存在華人長者這個社會問題,只是在年輕華人技術、創業移民增多之後,這些人在此成家立業,生兒育女,便開始以家庭團聚為由,將雙親申請來紐。
因為中國大陸自七十年代起嚴格實施「一胎化」人口政策,所以來紐西蘭的年輕華人技術、創業移民大部份是獨生子女,其家庭結構是一對夫婦上面有四個長者。這就導致雙方父母很容易在家庭重心的移民條例下獲得「家庭團聚」來紐定居。
大量華人長者進入紐西蘭,當然會引起關注与爭議。國家經濟尚佳之時,社會福利是該給就給,盡可能便民利民,華人長者問題未見突出。然近年紐西蘭靠借債過日子,政府被迫削減開支,福利政策一再收緊,華人長者問題也就被拿來說事。最明顯的就是國家黨政府去年修改家庭團聚簽證發放條例,以子女年薪收入以及申請者經济能力設限。
華人長者為甚麼要來紐西蘭?不同家庭有不同理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從電臺討論中可粗略歸納出幾種,一是帮子女照顧孩子,二是在此可享有多種社會服務与領取福利,三是喜歡這里的人文環境与自然環境。
圍繞這些展開的討論,有談到長者「利用價值」、「社會貢獻」的,有談到年輕人移居美澳,把長者「拋棄」在紐國的,也有指斥長者白白享受福利的。幾乎所有的意見不管正反,都是集中在功利上的得失利弊。就是沒有人提到「感情」二字。
華人長者和子女還有兒孫一起生活在紐西蘭,本身就是一件幸福得令人歆羨不已的好事。長者既可与親生子女一起,還可与孫兒孫女一起,而年輕人能与父母在一起,又讓自己的孩子見到祖父祖母、外公外婆,一個小家庭變成一個大家庭,生活安定,不必憂柴憂米,上下敬老愛幼,這不是福氣是甚麼?
幾代人共享天倫之樂,親人之間感情才最重要!在其他國家,為了推動鼓勵人們鞏固親情維系大家庭,甚至還通過了立法。一九九五年新加坡就通過了「贍養父母法」,成為首個為此立法的國家。在新加坡不贍養父母可罰款一萬新加坡幣(約八千美元)或處一年徒刑。目前新加坡約七成老人與家人同住,政府為鼓勵兒女與父母同住,發揮家庭養老功能,推出一系列津貼計畫,例如年滿三十五歲的單身者購買政府興建的房子,若與父母同住可獲两萬星幣(約一萬六千美元)房屋津貼,約為常人月入的十倍。與年邁父母同住最高可享五千星幣扣稅額優惠;如果子女住房離父母住所較近,政府也給予子女住房補貼。新加坡政府還興建三代同堂組合式房屋,以兩戶既分又合為原則,進一步鼓勵子女與父母同住。
回顧紐西蘭在照顧長者与兒童社會服務、福利待遇是非常优越完善的,長者与兒孫同住,日後年老病弱不能自理,政府可安排入住老人院,在紐西蘭的長者一般不會拖累兒女成為其沉重負担。所以彼此都應珍惜同住一屋的時光,珍惜三代人之間的感情。整個華人社區更應發揚中華民族重視敬老愛幼之家庭倫理,長幼之間,彼此之间要互助互勉,避免予以傷感情的指責抨擊,更無須去揣測詰難他人個人所為的動機目的。
在紐西蘭的華人,不管現在是否已為人父母,但起碼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与自己、自己与子女,自己的父母与自己的子女,三代之間的感情是骨肉之情,是人類諸多复雜感情中最寶貴的感情。仍然擁有這一感情的就要萬分珍惜,彼此善待,彼此相愛,彼此包容。
希望在今後的討論中,能聽到更多關於感情的佳話!因為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
扭转乾坤
文章
|
|
|
為過去爭吵將使我們失去未來 |
|
二選一還是貨比三家 |
|
行走雲端的紐西蘭防疫 |
|
封城日子怎樣過 |
|
我們如何以及何時拿到通往自由的門票 |
|
我們都是《魷魚遊戲》的參與者 |
|
紐西蘭抗疫政策的三個版本 |
|
為紐西蘭之子拍的電影 |
|
Britomart火車站和Te Komititanga廣場 |
|
在紐西蘭打疫苗 |
|
不要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
|
孤島不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