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兒時家住廣州西關珠璣路,樓下屐鋪林立,间间店內紅階磚地,墙鑲木架,高高低低擺著許多木屐,既有男女裝之分,也有童屐。木質、手工、花款以及所用屐皮,相當有講究。
一 雙木屐穿在脚上,是否舒適,除了不能太重,要輕身,屐形相當重要,應該呈後高前低形狀,穿起走路,體重壓力偏於脚前掌,才覺得自在。經營屐鋪的老板大多是 制屐師傅,揀選木料,開料加工打磨,或焗漆,或手繪,每個環節都認認真真。那時雖無人體力學,藝術設計,但制屐之人,不斷積累經驗,改進工藝,制作出來的 木屐,每间店鋪都有自己特色,也有熟客生意可做。
男 人穿的木屐,大多素色,純黑或是原木本色,款式笨頭笨腦。女人穿的木屐花款就复雜了,屐身綫條也柔和得多,木屐後跟還可做成半高跟,與今時的女裝皮鞋不遑 多讓。女屐色彩嬌艷,圖案变化豐富,大姑娘穿的漆成粉紅嫩綠,手描蘭菊,還繪有寶塔山水,飛燕迎春,花好月圓。初為人婦出嫁要帶上木屐,這種喜事用的木屐 遍體朱紅,點綴有金粉牡丹數朵。
孩童木屐顏色更鮮活,那時已經有屐鋪相當時髦地畫上米奇老鼠。
木屐焗漆後屐面平滑有光,又可保護木身不受水氣侵蝕,但成本高,價錢也貴。
其 時民生清苦,大多數市民買屐,除了買不上色無圖案的普通屐,還講求「襟着」(亦即「耐穿」)。所謂「襟着」實指屐皮,店家裁剪皮革作屐皮,以小釘固定在木 屐上,行走多了,屐皮斷裂,就要去更換屐皮,如是換過三、四次,即使木屐未磨損,卻因木屐兩側鐵釘釘孔過密,無處落釘固定屐皮,這雙木屐就不得不扔掉。用 舊車轆膠作屐皮相當經久耐用,但車轆膠極堅韌粗糙,穿在脚上很不舒服。
送 外賣來家中的「吳連記」粥粉麵店小伙計,穿的就是這種車轆膠屐皮的大木屐,我曾趁他与母親收錢時,偷偷用剪刀把他的屐皮剪得只剩一點點相連,結果他端著回 收的燉盅、湯碗跑到馬路中心,屐皮就斷了,小伙計摔了個四脚朝天,盅碗也飛開去跌個粉碎,我和姐姐則在樓上大樂,這次惡作劇的代價是禁止我倆享用小伙計送 來的「老火蛇湯」。
小小木屐,在孩子手里不止是足下之用,以兩手穿之可作打鬥武器,被掌上之屐拍中,如廣州人所言「拍姜咁拍」,可教你眼冒金花,兩耳半天嗡嗡作響。
巷间屋邊见有蟑螂老鼠,群童即起脚飛屐襲之,諳此技者,十擊九中。
屐可當枕亦作凳,以两屐叠之作枕,在沙面榕蔭下或泮溪田基边,仿八大山人東歪西倒,憩息半刻,乃結伴出遊時一大樂也。
當年人家多以硬果作零食,我素嗜愛核桃,足下那画着米奇老鼠的童屐,正是破壳取肉的最佳利器。課餘常常呼朋引類,一眾人在街巷深處,取出書包中核桃,坐一屐,將核桃置於麻石上,以另一屐敲碎分食,吃飽再汲井水飲之,清洌香甜交融之,真回味無窮。
今 見許多寫老廣州木屐的文字,主要偏重在屐聲與西關女人著屐走路媚態這兩方面。其實五十年代廣州特別是西關的市聲相當鼎沸,皆因商販仍未被統一管制,所以大 街小巷,叫賣吆喝聲不絕於耳,加上車马人喧,「篤篤」屐聲反而是聽不見的。至於晚上又作別論,夜深雨冷仍在深巷獨自行走,那屐聲肯定清脆,也甚悲凉,在西 關住了那些年,我倒是從未聽到過。
如果說西關女人著屐走起路來搖风擺柳,那可能是作者真的沒有見過穿屐女人的綽約風姿。既已穿屐,兩腿必須併攏,姿態端正,稍踮腳跟,小步前行。不可左搖右擺,否則便會扭傷脚腕。那時的西關女人行起路,左搖右擺的不是腰肢,而是垂在身後的那條長辮。
五十年代的西關女人,仍着唐裝的很多,黑膠綢寬脚唐裝褲,露出半截皙白的小腿,一雙玉足踏在嫣紅粉綠的木屐上,穿越麻石小巷里施施然走去,光看那背影,已感覺得出那個年代多少獨一無二的民間風彩。
故我常長嘆息,與自己漸行漸遠的不只是一雙木屐。
更多
扭转乾坤
文章
|
|
|
為過去爭吵將使我們失去未來 |
|
二選一還是貨比三家 |
|
行走雲端的紐西蘭防疫 |
|
封城日子怎樣過 |
|
我們如何以及何時拿到通往自由的門票 |
|
我們都是《魷魚遊戲》的參與者 |
|
紐西蘭抗疫政策的三個版本 |
|
為紐西蘭之子拍的電影 |
|
Britomart火車站和Te Komititanga廣場 |
|
在紐西蘭打疫苗 |
|
不要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
|
孤島不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