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西兰华文作协 : 為了“紅旗”第二代 (一) -澳纽网文苑





首页 > 澳纽网文苑 > 纽西兰华文作协

為了“紅旗”第二代 (一)

作者: 李蘊    人气: 2840    日期: 2013/11/8


       這個故事發生在1981年。

       7月的一個早晨,中國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一座座廠房在金色朝陽中挺起健壯身軀。

       這是1953年中國在前蘇聯的幫助下建造的第一個汽車製造廠。

       8點,上班的自行車群逐漸消失,一輛乳白色中級轎車沿著廠大門前的柏油馬路疾馳而來。

這位來自海外的西方“少女”並不具有歐美大戶女子雍容華貴的氣派,卻生得小巧玲瓏,緊湊輕快。它不搖頭不擺尾,滾動的車輪帶著得意的沙沙聲。

這是西方某汽車公司為了對付市場衝擊以扭轉倒閉危機新研製的頗有競爭力的“救命車”,也是第一汽車廠為了進行轎車改型,剛剛買到的一台樣車。

“白衣少女”的名字叫“曼”,排行“M”,中國專家稱它“M-car”

M-car”穿過汽車研究所大門,急拐個彎,微微點了下頭算是敬禮,便穩穩地停在辦公大樓門口。

 

1953年算起,80年代的中國汽車工業已走過了30個年頭。這個家族裡的嬌子“紅旗”轎車,曾作為民族工業的驕傲和作為振興汽車工業的標誌而被揚眉吐氣地高舉過頭。只是到了世界以“節能、淨化、快速”為主要標誌的競技場上,“紅旗”轎車落後了,它正盼著有自己的“接班人”。

但是,“紅旗”第二代在哪裡?

汽車製造的情報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一層層領導者陷入困惑。中國製造轎車只是小學生水準,可是中國不能沒有代表自己國家自己生產的高級轎車。

確定“紅旗”改型,重要一環是要選擇國外各種先進車型作為樣車加以分析比較,取長補短,借鑒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樣車!此刻,人們把尋覓的目光掃向世界。

其實樣車並不難買。前兩年,全國進口了一批以一批小轎車。1981年初,中央曾經下令“找個立馬橫刀的大將軍,斬盡殺絕小轎車進口”。命令下達後不久,近兩萬台外國轎車浩蕩開進國門。有這麼多的進口車,還愁弄不到幾輛樣車?人們滿懷希望。

 

巧。很快,北京汽車總局即電告長春汽車廠,速派人進京選購樣車,說北京已進口300AB兩種型號的高級華貴的新轎車。

198111月初,大雪飄飄灑灑鋪在北京的馬路上。在北京汽車總局領導辦公室裡,一位年近古稀的老領導接待了來自北國春城的四位前來買車的汽車專家。除了兩位負責汽車設計和汽車總佈置的工程師外,站在最左邊的那位鼻樑上架著一幅近視鏡的65歲的老先生,是第一汽車廠轎車分廠廠長、曾留學美國的史汝楫工程師。他曾帶領工人乘著“大躍進”東風用一個月時間用手硬是“敲”出一台轎車,起名“東風。”這台車竟開進了中南海,毛澤東坐進去在院子裡跑了一圈。史汝楫因和毛澤東在轎車前合影而永遠載入汽車工業史冊。當時有媒體置疑這樣造轎車好像造馬車,可毛澤東一句話把所有的疑惑都掩蓋了:“我坐上了自己的轎車。”以後“東風”車發展到“紅旗”車,成為中國自己能造汽車的標誌。

站在最右邊的是一位年近五十的中年人。他中等個頭,肩寬,額寬,眉宇間透著文靜、機敏又頗帶固執的神情。他就是1953年從清華大學畢業,搞了近30年發動機設計研究的工程師楊建中。

這是一支具有“重磅”技術力量的隊伍。

幾天前四個人接受了“想盡一切辦法在北京買一輛樣車”的指示,茶沒喝一口,煙沒抽一支,屁股沒沾沙發一下,來了一個齊步走,領命出發了。

 

未完待续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纽西兰华文作协 文章


【新西蘭華文作協】辭秋疏歲月,飽露傍家園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红发帕克小姐的一堂课

原创:没有性别的神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同桌

【紐西蘭華文作協】星閃鳥安眠,詩韻裹粽香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老街畅想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隘口小道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诗七首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那个花开的午后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波斯王后》后记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风雨小白楼

奥克兰的雨——乐活记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