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徐建国大使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中新两国关系已成为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双边关系的典范,同时也已成为不同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发展阶段国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典范。
当今世界大大小小近两百个不同的国家,在总计数以万计的双边关系中成为一个“典范”,很不容易,这是中国和新西兰两个国家政治家、外交家和各行各业民间人士长年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新西兰专栏作家Fran O'Sullivan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她也用relationship cemented by years of diplomacy by officials in this country and China来描述中新关系。如果将cemented翻译成“凝聚成”,在中国人的语境中,即使还没到“铁”的程度,也是很不一般了。
名词的cement也是水泥的意思,水泥和铁相比,从坚硬、牢不可破等属性上看,确实还是有点差别。那么,设想一下,假如什么时候中新关系又进一步发展了,真的从“水泥”关系发展到了“铁”的关系,有没有可能呢?
按一般人的看法,这个可能性不大。毕竟两国之间还是有一些根本上的“相异”,现在是“求同存异”,“相异”之处暂时搁置,不去谈,不去碰,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异”之处不存在。
具体分析,“相异”之处主要是两方面,一曰“政治制度”,二曰“文化背景”。
先说说“文化背景”。
基本上,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种族、血缘、语言、历史、传统、习俗等等,共同构成了这个被笼统称为“文化背景”的东西,其中随便哪一个因素都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新西兰人民改变不了,中国人民也改变不了,就像是两国各自的地理位置改变不了一样,客观现实。
但基本上,这也是一个部分地得到了解决的问题。所谓多元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大家谁也别因为肤色和长相互相瞧不起,谁也别因为语言和口音区分地位高低。传统和习俗方面也是各有各的好和不好,慢慢相互习惯,相互取长补短,也就不会总是发生冲突了。
作为一个实行多元文化政策比较成功、比较成熟的国家,在新西兰,其实已经不大会仅仅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影响到两国关系发展。即使还算是一个障碍,一旦被置于经济利益的天平上,也就没什么份量了。这一点,从近几年中新经贸发展的迅猛程度上即可得到证明。
套句玩笑话,这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即用人民币即可解决的矛盾。
那么,就还剩下一个“政治制度”问题。
按说,“政治制度”问题本质上属于各国自己的内政,不应该成为影响国与国之间发展关系的障碍。然而,现实是,由于总有那么几个西方国家热衷于把政治制度意 识形态化、非此即彼化、教条化、公式化,意在通过操纵政治议题改变它国的政治制度,实现其霸权目的,因此,凡是与西方国家有关的双边关系,总会存在“政治 制度”这个障碍,无一例外。
所以,尽管“政治制度”并不像“文化背景”属于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但由于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奉行的“泛政治化”政策,这个问题也早成了人为的客观现实了。
简言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人为制造的障碍。
为什么中国和新西兰两国之间的关系走在了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前面,成了典范?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新西兰不是一个政治大国,比较轻易地避开了这个人为障碍。
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一、政治议题作为一个人为障碍,根本不是一个可以排除的东西。你越是去和它纠缠,去辩论,去争吵,想要辨出一个谁是谁非,就越没有结果,越死路一条。一旦你干脆把它视为一个伪问题,一个永远不可能有结果的巴别塔,绕开它,其他问题也就一路畅通了。
二、在西方政治学界,早有一个理论上的悖论:所有的“好”政治都是通过“坏”途径实现的。虽然还没有人从理论上对这个悖论给出合理的解释,但历史经验的确 反复证明了这个“真理”:所有西方国家今天的“好”政治,无不是经过当年“坏”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这个途径之后才实现的。因此,与其花时间去辩论世界各 国当前政治的好坏,还不如去分析各国自己的政治发展史,“坏”到了一定程度,“好”政治就该来了。
简言之,政治问题永远辨不清楚,政治问题不能做横向比较,所以,谁热衷于政治辩论,谁热衷于拿外国来比,谁就是误入歧途,早晚是死路。中国大陆的文革时期,台湾的陈水扁时期,都是越搞政治越完蛋的例子。现在的中国发展,现在的中新关系,都是越避开政治越一切顺利的例子。
谨以此文庆祝中国新西兰建交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