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抢救生活(一) - 澳纽网专栏





首页 > 澳纽网专栏 > 《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抢救生活(一)

作者: 文扬    人气:     日期: 2012/2/12


人类社会中,有个很重大的区分:“活着”与“生活”。

传统意义上,“活着”指一种与动物差不多的生存状态,终其一生只为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而努力,一辈子没饿死没冻死,就是大功告成,温饱之外的任何东西,有多少是多少,都算白赚。

“生活”就大不一样了。吃饱穿暖从来不是问题,根本不用去费心费力,所有的时间和心思都花在对于“高级需求”的满足之上:吃要精美,穿要漂亮,玩要高兴,乐要痛快。

以吃饱穿暖划线,上边是“生活”的人,下边是“活着”的人,毫无疑问,“生活”的人比较幸福,“活着”的人比较悲惨,“生活”比“活着”好得多。如果能够自由选择,可以肯定,所有人都希望体面风光地“生活”一辈子,而不是像牛马一样一辈子只是“活着”。

由此推断,在一个社会里,如果很大一部分人都只是“活着”,那另一部分“生活”着的人就一定会感觉到幸运,满足,得意,想当然地,他们也会更快乐。

这个问题,本来可以到此结束了,“生活”比“活着”好,“生活”比“活着”快乐,就这么简单,没什么更多可说的了。

但很遗憾,人类社会从来没有什么事是简单的。

在现代社会,一个新的问题是:如果整个社会都成了富裕社会,温饱问题都解决了,所有人都摆脱了天天拼命干活仍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悲惨状态,那么,是不是人人就都满足且得意,幸福又快乐了呢?

不用说,人们很难同意这个推论。那些现在就生活在富裕社会中的人们,凭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也都不会支持这个判断。

问题出在哪儿了呢?为什么天天好吃好穿好住,还是不满足,不快乐呢?为什么已经不再为吃饱穿暖而奋斗但仍然一个个都还是像牛马一样终日劳作像奴隶一样没有自由像苦工一样眉头紧锁唉声叹气毫无快乐可言呢?

简单说,为什么完全可以“生活”了,可还是像“活着”一样呢?

过去是没有条件“生活”,只好“活着”,现在条件改善了,每个人都可以“生活”了,却宁肯继续留在“活着”的状态中而不去“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当代社会,很多人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有人说,这是因为很多人不会“生活”,不懂“生活”,只习惯“活着”;有人说,这是因为很多人不敢去“生活”,舍不得去“生活”,只愿意“活着”。

甚至还不仅如此,很多人一向吃穿不愁却抑郁成疾了,很多人一直生活很好却厌世自杀了…,就是说,你给了他“生活”,他却连“活着”都放弃了。

现实真残酷,古人们所设想的一旦富裕社会来临人人都会幸福快乐的美好景象并没有出现,建设“伟大社会”的目标至少有一半落空了。

结果,一方面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经济,发展科技,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不断增加,舒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但另一方面,很明显,人们的幸福快乐并没有随之 增加,反而感觉越来越不快乐。哈哈大笑越来越少,兴奋激动遍寻不见,幸福成了廉价的自欺,在众多现代人的生活中,麻木、呆滞、疲乏、消沉的不快乐状态,像 冬日的阴云一样笼罩了一切。

真正在“生活”的人还是很少,大多数人还是“活着”,但与古代不同的是,现在主要不是客观的问题,而是主观的问题,是因为很多人自己完全可以“生活”却因为各种原因并不主动地去“生活”。

主动地去“生活”,主动地去把越来越萎缩的、越来越流失的、越来越荒废的“生活”带回到自己的身边,使之重新鲜活起来,在我看来,这个行为就是“抢救”。

具体的生活之抢救,下篇再谈。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文章


巴尔的摩骚乱会让美国真正反省吗?

为什么要强调“一带一路”是“合唱”?

“一带一路”倒逼中国海军加速转型

“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兼与汪晖教授探讨“

中国话语一定是中国特色的

揭开西媒言论自由的另一面

李世默和“周末政治”新范式

美古关系正常化:意识形态“墙战”走入历史

大国外交并不以软硬为标准

新世代攻占政治舞台

习近平的“中华版和平承诺”

提前为香港占中做个总结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