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南太井蛙
人气:
2954
日期: 2014/4/4
自幼嗜讀寓言,皆因內容盡是常見的人獸、植物、昆蟲、日月星辰、春風夏雨秋雲冬雪,但寥寥數語,卻意旨遙深,哲理邃遠。這種古老的文學體裁,濃縮了人類的最高智慧。它如一把能開啟百寶箱的萬能鑰匙,可以尋覓解讀感情困擾,人生百態,甚至政治問題的答案。
我嘗試了一下用克雷洛夫寓言來解讀台灣發生的「太陽花」學運。
一群學生占了立法院反對「服貿」,要出動警察強力清場,馬總統也出來與學生代表對話。
怎麼看這個問題呢,支持與反對的都有。
現今的世界就是這樣,出了甚麼事,說好說壞的都有。有時意見太多反而對認清問題毫無幫助,就象《天鵝、梭魚和大蝦》這則寓言說的一樣,天鵝、梭魚和大蝦合夥拖一輛貨車,天鵝拼命往天上飛抬高,大蝦卻一步一步向後倒拖,梭魚又朝著池塘拉去。結果無論他們怎樣使勁,貨車仍然原地不動。
各執一詞的爭論,誰也無法說服誰,譬如港星杜汶澤聲援台灣學生,引起與大陸网民罵戰,現已糾結在有無辦法阻止他回大陸拍片這一焦點上,吵鬧不休,已經完全偏離了對學運問題本身利弊對錯的討論与判斷。
台灣與中國是兩種不同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完全不一樣,兩岸從對峙走向和緩并且交流,當然是好事。但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差異与衝突,也不容忽視。兩岸簽訂的「服貿協議」為甚麼在台灣遭到反對,生活在臺灣的人可能最明白箇中原委。
台灣內部也分「挺服貿」與「反服貿」兩派,為此還出現了一個「服貿東西軍」网站,將「挺」與「反」兩方資料并列,便於不瞭解者參考。進去仔細看看雙方的表述與見解,便能對「服貿」在台灣人心目中是怎么一回事,有一個比較明晰的印象。
其實支持與反對都是台灣人的選擇,台灣之外的看法只能作參考。怎么去看「服貿」給台灣帶來的利弊影響,比非議台灣的民主制度要有意義得多。
這次學生運動占領立法院是否妥當則見仁見智,但在民主制度中,循合法管道抗議如不能奏效,還有保障「公民抗命權」(civil disobedience)這最後途徑所循,讓公民在一般管道走不通的情況之下,仍能行駛公民權利表達自己的訴求。一般情況下這種公民抗命很少出現,一旦出現引起震蕩會很大,所以不可動輒濫用。
生活在民主社會的人(包括本人在內),或者并不完全以認同占領國會這類激烈的方式表達訴求,但鮮少視此為觸犯龍顏的大逆不道,因為這次對「服貿」的挺与反,雖然一定程度上再度撕裂台灣社會,但是有對立抗爭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對話与檢討,最終還是回到民主程序里面來解決,不會出現屠城慘劇,這就是對台灣更加寄予期望的根本原因。
缺乏在民主社會里長期生活經驗的人,比較難理解這種民主素質與公民精神,對民主社會出現的衝突,或會有一種「定性思維」,有大事發生必是「某種勢力」幕後操縱作怪,凡反對自己的不同意見肯定是顛覆與敵對的仇恨。所以這些人會覺得台灣學運發生首先是民主的「失敗」,是民進黨幕後操縱,反服貿就是懼怕改變、懼怕競爭。這種看法當然有他的道理,沒有人否認黨派政治會利用學運達到自己某種目的,但事實是不是黨派周密布局指使學生去鬧事的呢,總不能無中生有,至少到目前為此未見到這方面的証據。
對學運的看法也令人聯想起《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寓言。
某日小老鼠興沖沖跑來向大老鼠報喜:「聽說獅子把貓逮住了,大家今後可安全了」。大老鼠卻搖頭說道:「不要高興得太早,如果它們的爪子碰到一起,獅子就肯定活不成。沒有比貓更厲害的野獸了」。只見過貓,未識有獅,不知除卻專制,還有民主,不懂除了官旨,還有民意。用自己狹隘的定性思維來衡量世界,很容易顯得偏頗。
兩岸服貿協議的根本問題,不是誰能分得那塊更大蛋糕的問題,而是關乎台灣未來的命運。
一如寓言《四重奏》里猴子、毛驢、山羊和熊的四重奏,雖然弄來了樂譜和樂器,可是樂曲老是演奏不協調。四獸認為演奏不好的原因是位子沒有坐對,覺得只要將彼此坐位調換一下,就能奏出一闋好曲,事實上完全是另一回事。
為甚麼大家都同唱一首歌了,先是香港,後是台灣,与大陸關係上都出現了不和諧甚至對抗的聲音?為甚麼嘗到了甜頭反認作苦頭?值得好好檢討與反省。
為甚麼我們不設想一下﹕如果海峽兩岸,都能沿著通往民主自由之路向前邁進,不僅改變別人,也改變自己,雙方逐漸接近,彼此靠攏,屆時台灣也罷,香港也罷,或者就不成問題了,大中華統一繁榮昌盛之日還會遠嗎?又有哪一個中國人不樂見其成?
可惜事与願違,我覺得現今當官的都象克雷洛夫寓言《貓和廚師》里的那隻叫瓦西卡的貓,它趁廚師不在的時候偷吃雞肉。廚師發現後,叨叨不休地訓誡此貓的行為不檢,而瓦西卡卻一邊聽,一邊仍然大吃雞肉,毫不理會。你說你的,他還幹他的,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假如真要稱此為悲哀,那也是中國人自己的責任。這麼多年了,也很有些失望。但山長水遠,我等松鶴作伴,寄情雲林,於國事亦有心無力,充其量只能找幾篇寓言解讀一下罷矣。
(有關寓言譯文,參酌薇薇「克雷洛夫寓言演變而來的諺語」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