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乾坤 :遠北小鎮的傳教士 -澳纽网文苑





首页 > 澳纽网文苑 > 扭转乾坤

遠北小鎮的傳教士

作者: 南太井蛙    人气: 2882    日期: 2014/5/18


 凱里凱里(Kerikeri)留給人印象最深的有兩樣東西:繁花盛開的果樹与石頭。

前者惟可見於初春,要在「果樹節」才能親睹桃李綻開盛景。但後者則風雨如磐長年矗立,隨時可見。

兩個世紀之前,英國傳教士塞繆爾‧馬斯登(Samuel Marsden) 在這里建立第一個傳教點,其中有間老石店(Old Stone Store) 就是用石塊壘成。而當地出生的雕塑家卡里斯‧布斯(Chris Booth)也用石頭制作了許多巨大的雕塑,令來到這個小鎮的訪客感受到歷史的久遠,歐洲殖民者與毛利原住民在此開始友善交融,更是歷史中最值得後人銘感的一段。

  在靜謐的凱里凱里港灣,清溪流水潺潺,海鳥盤旋覓食,一座簡樸的維多利亞木宅里,半幽半明客廳中有人解說馬斯登傳教士生平,聽者恭敬地脫下鞋子放在門廊,久有年頭的地板,仍然像這位謹守教規的傳教士居住時那樣一塵不染。屋里的傢俱保養得很好,餐檯上擺著茶具以及聖經,似乎過一會兒,房子的主人就會從山頂教堂沿著山路走回來。我喜歡在屋後的庭院里坐下來,伴著那些野趣十足的花花草草,它們有著令人詫奇的生命力,小小的花,細細的葉,組構的卻是生機盎然的自然天地。

一七九三年塞繆爾‧馬斯登從英國到了澳洲,很快就同來自紐西蘭的毛利人建立友誼,瞭解與學習毛利歷史、文化與習俗。十四年後馬斯登傳教士返回英國籌措到紐西蘭傳教行動,次年﹝一八零八年)他回到悉尼,帶回來兩位志工約翰‧金與威廉‧霍。

在与紐西蘭島嶼灣年輕的酋長魯阿塔拉(Ruatara)成為親密朋友之後,塞繆爾‧馬斯登終於在一八一四年聖誕節前夕來到島嶼灣。在那里他對毛利朋友第一次傳基督福音﹕「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好消息,是關於萬民的。」那一個聖誕節,也成為毛利人與白種人(Pakeha)由敵對爭戰,轉向和平,走到一起的開端。

為了紀念塞繆爾‧馬斯登,韋努‧麥基(Willow Macky )於一九五七年創作了一首聖誕頌歌《Te Harinui》,譯成英文為《Great Joy》,中文有人譯作《真的喜望》。《Te Harinui》至今仍是紐西蘭人最愛唱的一首聖誕頌歌,遠至加拿大與英格蘭都有人吟唱。

看守老石店的婦人,穿戴仍是十九世紀平民款式,淺藍布裙外面罩有帶蕾絲的白圍裙,她神情安詳,在仿古的麻袋、木箱与麻纜、鐵鍬之中顯得自在,她在意的似乎不是賣出多少紀念品,而是如何讓進來的訪客瞭解該處的過去。

我甚喜歡那盞黃銅桅燈,望去店外泊有舟楫的港口,想像得出一燈昏昏照亮舊時歲月駕船的之人,惟聞槳聲划破兩岸蠻荒死寂,初民拓植維艱,如畫一般生動。只可惜今人多視紐國富裕發達為理所當然,鮮少憶昔撫今感恩,敬重歷史故人,緬怀他們為我們創下的功業。

我記起一位紐西蘭人在箭鎮華人淘金客舊址的嘆息﹕「當年華工苦,我們白人也苦,大家都苦呀!」

對於一國一地的歷史,除了可從書本發現,更可以通過旅行時體驗察知,紐西蘭處處有博物館,有真歷史,花一點時間,買一張參觀券進去絕對值得。凱里凱里在毛利語中意為「挖掘」,來此遠北小鎮,不挖掘歷史寶藏,實是如入寶山空手回。

不僅是凱里凱里与塞繆爾‧馬斯登密不可分,整個紐西蘭都與這位傳教士有關,第一隻公牛与兩隻母牛是他帶來的,乳業巨人恒天然為他記有篇章,第一棵萍果樹是他種下,第一株葡萄也是他手栽。今日紐人飲用之牛奶、葡萄酒以及吃的萍果,均拜這位傳教士所賜。

數次到訪凱里凱里,也在鎮中宿過兩晚,凱里凱里大街與Cobham街交角處,有間食肆可以嘗到極佳的牛扒,而鎮外的瑪卡納巧克力工廠是必去的,其中一款放滿堅果的奶油太妃巧克力(Macadamia Butter Toffee Crunch),是心頭之好,必買一點犒賞自己。除了質地上乘,她的包裝也很典雅。站在店內隔著玻璃看女工們手製各款巧克力,六十歲的人似乎回到六歲,目不轉睛盯著那些有魔力的黑色物體,又重懷許多飽滿的童真。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扭转乾坤 文章


為過去爭吵將使我們失去未來

二選一還是貨比三家

行走雲端的紐西蘭防疫

封城日子怎樣過

我們如何以及何時拿到通往自由的門票

我們都是《魷魚遊戲》的參與者

紐西蘭抗疫政策的三個版本

為紐西蘭之子拍的電影

Britomart火車站和Te Komititanga廣場

在紐西蘭打疫苗

不要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孤島不孤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