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IT業的女兒抱怨,做了這麽多年工程師,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參加進修培訓,否則就會落伍。我說何止是妳們,就象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也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与思想,不然也會鬧笑話。
記得當年隱居海島,有一位老僑多年沒有返過中國大陸,他的酒樓在機場附近,一日有幾個香港游客來吃午飯,席間講起深圳的「鴨店」,坐在柜台後面的老僑聽了好奇,便插嘴相問﹕「是南京板鴨,還是北京烤鴨?」一桌客人全笑翻了。其中一位游客問老僑﹕「阿伯,你經香港出國時,星島日報多少錢一份?」
「一蚊港幣!」老僑記憶力不差。
「現在六蚊一份了!」
一份報紙都從一蚊賣到六蚊,世界的變化該有多大?
最近這二、三十年,中國人的變化恐怕是最巨大的。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和社會之現代化,中國人的社會分層,從以前的工農兵革命幹部与地富反壞右的一代,演變轉化成「紅二代」、「官二代」、「富二代」、「貧二代」、「农二代」、「民二代」,「農民工二代」、「知二代」、「軍二代」、「小康二代」等等不一而足。
這里所說的「二代」特指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一代人。
在改革開放與社會變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代」,把自己的物質條件、教育方式、思想等「遺傳」給了自己的子女(「二代」),「二代」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社會地位等方面的特徵都與「一代」密切相關。
為人子女者,除了相貌、身裁、個性得自父母遺傳,個人命運、思想行為與社會地位,受父母家庭影響之深之大,莫過於國人的了。
所謂「紅二代」,是指「開國元勛」等國家領導人的子女,他們已經掌權。在他們之中也存在差別,而這個差別似乎是他們父輩的戰功、資歷所決定的。他們跟「官二代」一樣對財富感興趣,但「紅二代」中不少人有「紅色江山我們坐」的使命感,重視政權的維護,權力的交接掌控,甚至有少數「紅二代」,為了作出表率,克己復禮,要求親屬從權錢交易中剝離的,為了權力犧牲与放棄部份利益。政府及國家企業部門官員的子女,憑藉上一代在官場或公務領域的關係以權謀私的「官二代」,則不太在意江山的顏色,比較注重如何撈錢。
「富二代」是指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家富一代的子女,繼承家產頗豐,省港澳稱為二世祖。「富二代」的父母跟紅色權貴與官場或有千絲萬縷關係,但「富二代」跟「紅二代」或「官二代」不同,他們許多人一沒做官二沒發財,有的經名師名校培育變為「知識成功型」人物,也有的驕奢淫逸,成為真正的紈絝子弟,敗家的二世祖。
「貧二代」是「貧一代」的子女。
所謂「貧一代」是指在改革開放環境下社會經濟發展而形成的社會分層,普通市民、工人、農民以及未能享受政策帶來的財富的其他人,依然陷於貧窮。而他們的子女生活在城市與農村里,基礎環境差,得到教育很少,所以仍然未能擺脫貧窮,即使能受高等教育,就業或創業都困難重重,承受物質與精神的巨大壓力。
由於社會資源分配不公,這些人在世襲的貧窮中難以擺脫「貧二代」的宿命。「農二代」、「民二代」、「農民工二代」都屬於「貧二代」,根據保守統計,中國「貧二代」人數在二億五千萬左右。
改革開放中一部份中等家庭介乎在「富有」与「貧窮」之間,他們的子女大多數已步入社會,無須為生存而奮鬥,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生活安穩,這些人被稱為「小康二代」。有評論認為「小康二代」的特點是生活無憂,故有證明自身價值的渴求,思想獨立但顯得浮燥,表面自我但依賴性很強,沒有歷史感,缺乏毅力與苦難的磨礪。「小康二代」被視為當下中國人的典型。
這樣的社會分層并不科學,但多少反映了中國的現實,權且記寫下來,供各位参考。
花了不少功夫整理這「代」那「代」,蛙子剛好來問有關華人文化與當代中國的問題,遂將以上有關國人的社會分層與他討論一番,蛙子聽罷似懂非懂,突然反問﹕「你属於哪一代?」
「苦一代!」我不假思索答之。
他聞言表示慶幸自己生在海外,不必划甚麽這「代」那「代」。我說你別高興得太早,你不就是一個「僑二代」嗎?
更多
扭转乾坤
文章
|
|
|
為過去爭吵將使我們失去未來 |
|
二選一還是貨比三家 |
|
行走雲端的紐西蘭防疫 |
|
封城日子怎樣過 |
|
我們如何以及何時拿到通往自由的門票 |
|
我們都是《魷魚遊戲》的參與者 |
|
紐西蘭抗疫政策的三個版本 |
|
為紐西蘭之子拍的電影 |
|
Britomart火車站和Te Komititanga廣場 |
|
在紐西蘭打疫苗 |
|
不要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
|
孤島不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