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慧
人气:
3189
日期: 2014/8/30
當我們衝破了最初的物質需求後,進入了金字塔的第二層:對於愛和所屬的需求。
這裡的眾生認為“愛”與水和空氣一樣重要。因此他們一生都在為愛尋尋覓覓。雖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辛勞,但也唯有這樣的執著者,才能體味到愛的真諦,才有希望衝破這愛的牢籠,步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當從追逐金錢的遊戲中全身而退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突然擁有了大把的時間,可以和家人和朋友們一起慢慢分享“愛”。幸運的孩子們將被我們的愛所包圍。在愛中成長,因此他們總是充滿愛心和快樂。隨著年齡的增長,除了孩子的身份,他們變得更像我們的朋友。不久以後,他們將完全獨立,建立起各自的幸福家庭。我們能送給他們的珍貴禮物,就是和諧美滿的婚姻。
世間大多數的人在成年後,都會選擇通過愛情和婚姻建立起一個相對穩定的家庭。而佛陀的弟子們很多都示現為出家人,一群沒有婚姻羈絆的人。所以尋求圓滿的愛情,很少有人會將目光投向佛門。和仁波切們(藏傳佛教裡的出家人)聊天,他們也常常半開玩笑地說:“我五歲就出家了,談戀愛的事情,你們才是內行!”
而佛陀卻親自為我們演繹了美麗而深刻的愛情故事。
在定光佛時代,有一位名叫“儒童”的修行人。他聽說佛陀即將到來,想到自己將有機會當面向這位智慧導師求教,接受這位“過來人”的親自指導,歡喜無比。為了表達內心的敬意,他想用鮮花來供養定光佛。正在四處尋覓時,遇見了美麗的女子瞿夷,手持七莖青蓮花。儒童從她手中買下了蓮花。美麗的情緣自此開始。
瞿夷被儒童志求正覺的決心和仁慈超脫的風度深深吸引,希望自己生生世世能以他為依靠,追隨他直到終極的圓滿幸福。儒童答應了瞿夷的請求,並引導她和自己一起發菩提心,帶領她一起行菩薩道。就這樣經過了一世又一世的生命曆煉,他們一再結為夫妻,始終沒有背棄初次相識時的誓言。
直到這一世,當年的“儒童”投身為釋迦牟尼,為了了徹宇宙人生的真相,為了圓滿佛道,他決定悄悄離開溫柔賢淑的太子妃耶輸陀羅(轉世的瞿夷)和出生不久的兒子羅睺羅出家修行。七年後,他修成正果回到家鄉。
耶輸陀羅因為自己是棄婦,把自己關在房裡不肯與釋迦牟尼相見。佛陀走進了妻子的房間,面對始終對他情深意切忠貞不二的妻子他會說什麼呢?是道歉?還是一番捨身求義的大道理?
讀著佛經,耳邊響起的是佛陀溫暖的聲音:耶輸陀羅!還記得往昔世前我們共同許下誓願時的情形嗎?初見之時,你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愛慕的是一個追尋覺悟,探索生命真諦的人。你被他的生命情懷所吸引,祈願要和這樣的一個人共度人生,生生世世永不分離。我對你的愛從來都沒有變過。現在是什麼緣由,讓你面對聖道止步不前,傷心憂愁呢?
善解人意聰慧過人的耶輸陀羅聽了這番話,霍然憶起自己過去的生生世世。和“儒童”一起走過的每一世,每一天,每一分,乃至每一秒都歷歷在目。世間最有情、最有義的丈夫,舍佛陀還有誰呢?耶輸陀羅落下了感動的熱淚。
和心愛的人手把手,肩並肩,穿越時空永不分離的童話是可以實現的,只可惜現在相信的人越來越少。如果愛情和婚姻在我們的內心裡已經淪為了一種交易的話,我們離幸福就會很遠。因為物質的東西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衰微,交易的籌碼就這樣天天貶值,只留下猜疑、爭執、無奈和恐懼。美好的愛情只給你帶來了很多的痛苦和眼淚,多麼可惜。
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多能給你帶來巨大幸福的東西都和金錢無關。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越往上走,離物質需求越遠,而幸福的指數卻越高。情聖們一定會問:這個世界上,還有像儒童和瞿夷這樣的癡情種子嗎?我不敢保證。不過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從家庭做起,進而幫助我們的孩子們成為這樣的人。
凡夫的眼裡看到的世界永遠是殘缺的,所以才會留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千古感慨。即便如此他們內心的深處還是渴望著千里共嬋娟的那一幕。而事實上,從塔頂往下看,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裡。每個人都象一塊磁石,一切我們希望出現在自己生命裡的,都是可以感召來的。所謂“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那麼想要獲得幸福婚姻的人們,看看自己對於愛情,對於愛人,是否已經為他(她)保留了那顆最純潔最美麗的心?乃至我們今生所獲得的美好的身體,這都是獻給我們愛人的最珍貴的禮物。我們有沒有好好地守護?
好好愛我們的孩子們,把純潔的愛情觀傳給他們,讓孩子們學會認真地去尋覓同樣純潔的另一半。美滿的愛情和婚姻不是童話,而是他們未來的每一天。有了這樣的生活基礎,他們才有潛力超越金字塔的第二層,向上一層次攀登。
仰望金字塔頂,空中傳來熟悉的聲音:
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