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興
人气:
3196
日期: 2014/9/14
前些天在報上看到,非洲馬達加斯加的一群蝗蟲飛到首都安塔哪哪麗佛市中心的上空,如大片烏雲,遮天蔽日,天色變暗。街上行人,尤其是小孩,大驚失色,爭相躲避。周恩來總理曾說過:蝗蟲是“落後蟲”,發生在落後地區。蝗蟲在先進國家早已絕種了。
蝗蟲對中國人來說,是不陌生的。因為蝗蟲中最大的一個種群——東亞飛蝗的原產地就是中國。所以說它是中國最古老的害蟲。自有歷史記載以來,共發生蝗災290多起。平均不到10年發生一次。最容易發生蝗災的地區是黃淮流域的河南,山東,安徽。東亞飛蝗最喜歡吃的是禾本科植物,尤其是蘆葦。河南,山東黃河幾次改道;淮河經常氾濫,出現了大量荒灘,蘆葦率先生長,蝗蟲隨著發生。49年大陸政權易幟後,共產黨說,河南有“水,旱,蝗,湯”四大害。蝗就是蝗蟲災害。湯是指湯恩柏的軍隊。蝗災過後,赤地千里。曾有記載蝗蟲吃光田野的莊稼,雜草。地裡沒啥吃了,又飛向村莊,吃光草房房檐外露的乾草和窗戶-紙。最後鑽進窗戶把睡在坑上嬰兒的耳朵吃掉。歷史上為什麼經常鬧蝗災,這與封建時代人們把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都認為是神力所為,蝗蟲是神蟲有很大關係。蝗蟲來了不能撲打,只能敲鑼打鼓,燒香參拜。民國以後,破除了對自然災害的迷行,但當時又缺乏農藥,只能土法上馬,人工撲打,或在蝗蝻期集體驅趕,挖土淹埋。五十年代以後才開始使用666治蝗,以後還使用蘇制安-2型飛機滅蝗。文化大革命中,陝西東部三門峽庫區發生了蝗蟲災害,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事。陝西關中是中國農業的發源地,農業發達,土地一直精耕細作,農田水利事業也開展的很好,沒有蝗蟲滋生把的條件。但自從建三門峽工程後,把陝西關中東部的渭南以東高程在335以下的大片地區劃為水淹區。把朝邑,大荔,潼關,華陰,華縣的幾十萬農戶近的遷往渭北旱原,遠的遷往寧夏沙區。但三門峽大壩59年第一次攔洪蓄水,壩前泥沙淤積高達9米,只好在壩體糳洞拉沙,再也不敢蓄水。陝西東部一大片好農田沒有變成水庫而變成了荒灘。這時只好成立農14師共四個團,其中三個團在庫區,種植大片農田。但糟糕的是由於三門峽大壩使黃河近壩一段數百公里河床抬高,每年洪水期,黃河水倒灌渭河,洪水淹沒庫區。所以一年只能等秋季水退後搶種一茬小麥。水退晚時,只好撂荒,良田變成荒灘,蘆葦灘。給蝗蟲滋生創造了良好條件。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連續四年在三門峽庫區大發生。當時我在陝西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工作。被抽調連續四年參加庫區滅蝗工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還墜毀了一架安-2飛機,犧牲了兩個空勤人員【關於這次事故將專文敘述】。我由於長期接觸666農藥,致農藥慢性中毒,逐漸喪失了聽力,成了聾子。上世紀90年代我已離開植保工作系統,聽說三門峽庫區的蝗蟲又鬧騰開了。看來蝗蟲這個禍害還是很難根除的。這都是修三門峽工程惹的禍。李鵬之流,不聽有識之士和專家意見,硬上了三峽工程。現已露出災害端倪。庫區地質災害不斷。本月2號,庫區一個小水電站就被滑坡摧毀,前途是非常不妙的!
20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