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興
人气:
3546
日期: 2014/9/30
上小學六年級時,學過一篇古文【養蜂】。開頭是這樣寫的:“靈丘丈人喜養蜂,歲收蜜數百斛。臘稱之,於是其父被封君。丈人卒,其子繼之。未訖月,蜂有聚族而去者------”開頭這幾句話翻譯成現代語就是:靈丘有一個老頭喜歡養蜂。一年收穫蜂蜜好幾百石。生產的蜂臘也很多。於是這個老頭就被皇上封了爵位。老頭死了。他兒子繼承了爵位。不到一個月,蜂成群成群飛跑了。後面的原文我背不下來了。它的大意是:養蜂的人都是有德性,有愛心,有耐性的人。老頭的兒子無德無能,只知道吃喝玩樂,懶於管理蜂群,所以蜂都跑了!所以說養蜂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
來紐西蘭後我才知道:第一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艾德蒙爵士,就是一個養蜂人。他就是一個很有德性的人。世界出名後,英國女王封他為爵士,他還養他的蜂。但他給幫他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尼泊爾做了許多善事:建醫院,修學校。他的第一個夫人和大女兒就是在尼泊爾參加善事活動,飛機失事而死的。前些年他還在世時,某國登珠穆朗瑪峰的運動員失事陷入絕境,英國運動員經過時,認為施救已無意義,就忙著去登頂,沒有去救。艾德蒙爵士對這種見死不救的行為大加譴責。認為這種只顧拿成績,不顧救人的行為是人性的喪失。..
陝北老家我的六祖父,原來就是個養蜂人。人品很好,人稱“六善人”。我八歲時,回過一次老家。到他住的村莊時,天快黑了,一望,矗立著很多煙囪。我驚詫:這麼多煙囪!看來六爺家房屋真不少!到跟前一看,沒一間房,只有許多4-5尺長的樹幹立在莊院邊坡坪上。
人都住在土窯裡。那一個個立著的樹樁都是蜂箱。就是把直徑一尺左右的大樹幹,截成4-5尺的段,把裡面的木質部掏空,放進蜂篦,上下蓋石板,中腰鑽眼,給蜜蜂進出。我到的那天晚飯,就吃了蠻頭蘸蜂蜜。他全家主要靠種地生活;生產的蜂蜜大都送給四鄰和親朋好友。六爺在當地人緣很好,很有威信。四鄰有什麼紛爭,都要請“六善人”去說和。
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又回過一次老家。讓我吃驚的是,老家的面貌變的叫人不敢認了:山上,溝裡全是光禿禿的。大小樹木不見一株,茅草灌木不見一簇。公路兩邊的大楊樹,胸徑近一尺,頂部的樹冠直徑不到五尺。原因是底下的樹枝被一遍遍地偷砍,最後一棵大樹就剩下頂部一個小小的樹冠。到處看不到一片綠陰,更談不到花香。六爺已經去世。老家再也見不到蜂蜜了!蜜蜂都因采不到花粉活活地餓死了!
紐西蘭自然條件好,植被覆蓋率高,四季有花,蜜源充足。養蜂條件最好。蜂蜜品質最高的是嘜奴考花蜜。它是蜂蜜中的精品。嘜奴考是一種喬木,開小花。在全國有分佈。它的蜂蜜價位最高,去年在超市一公斤賣40紐幣,今年漲到50多,還常缺貨。據說是大量出口到中國去了。面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小小的紐西蘭何去何從,是應該好好謀劃謀劃了!
20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