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故意挑衅。到了这个地步,人们必须要反过来想了:看起来,正是中国的批判给了日本以动力,中国的反对给了日本以理由。
近年来,中国一直都在严厉批判日本右倾化、不反省历史、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然而,近几年,日本从政府到民间恰恰在急速地右倾化,日本也恰恰是越来越公开地纪念帝国历史的光荣,而日本的未来目标,甚至就是彻底颠覆战后秩序。
这就是“借敌”战略,一种很古老的政治“游戏”:为了本国的某种目标,借助于一个国外的威胁。历史上,这种大战略性质的操作,很多国家都成功地 进行过。在有的情况下,是威胁真的降临了,受害者成功借助了这个外部威胁实现了本民族的大团结,并一鼓作气,不仅赶跑了侵略者,而且创建了新社会。在另外 的情况下,外部威胁并未真正降临,但本国迫切需要借助一个外部威胁以实现民族振兴、社会提升,所以故意地渲染威胁,夸大威胁。
回顾中日关系史,日本这个强敌也曾经被中国成功地“借用”过,中国经过八年抗战,不仅打败日本侵略者,而且成功实现了现代国家的建国,并大步走上了强国之路。
而在日本方面,历史上曾多次成功“借敌”:自19世纪以来,正是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武力“开国”刺激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正是对中国、对俄国的战争刺激了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也正是太平洋战争的战败,刺激了日本战后作为“经济大国”的高速崛起。
今日之日本,仍处在与美国进行经济竞争遭到了“第二次战败”后的低落期,整个社会缺乏目标,缺乏动力。恰恰是中国的高速崛起,让日本看 到了新的“游戏”机会。今天的日本要重新成为政治大国,要重新成为“一流国家”,不再次借助中国这个“老冤家”的外部威胁,又更待何时?
当然,中国也可以借助日本这个外部威胁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中日之争,现在正在转化为看谁能更巧妙、更成功地借助对方这个威胁,来实现自己的大目标。
“克敌”之战与“借敌”之战,中日之间的大战略博弈,将围绕这两方面的转化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