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西兰华文作协 :童年回憶之十二 鶯歌燕舞 -澳纽网文苑





首页 > 澳纽网文苑 > 纽西兰华文作协

童年回憶之十二 鶯歌燕舞

作者: 傅金枝    人气: 3768    日期: 2015/2/4


1960 年我就離開老家,此後在天津學習、工作 36
年。天津離老家很近,老家又有父母,弟弟、妹妹,他們常來天津,我們也時常回老家。後來我又來到新西蘭,由於資訊的發達,十來天一個電話,家中有什麼情況有什麼變化自然就隨時知道了。

70餘歲的我,對解放前並沒有留下多少記憶。而解放後家鄉發生種種的變化我都歷歷在目。父老鄉親在哪段時間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又是什麼,我知道的清清楚楚。

如果把解放後 60餘年分成不同的幾段,就老家的情況來說,物質生活最富足的時期是改革開放以後。把土地承包給個人以及農業技術的進步,徹底地解決了農民吃飯的問題,並且不只是要把肚子塞滿,肉蛋也已很豐富了。最糟糕的時期是50年 代後期到文化革命初期,公社化帶來的大饑荒,讓人們結結實實地嚐到了挨餓的滋味。而農民最舒心的時期,照如今時髦的話說是農民幸福感指數最高的時期,則是 解放後到合作化這段時期。那時農民們雖然也在過著窮日子,可戰爭剛剛結束,人們安居樂業,政府官員清廉、愛民,政府著力發展各種經濟產業。可以說那時的農 村百業興旺,鶯歌燕舞,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農業是主業,農民耕者有其田,自己給自己幹活,給自己的老婆孩子乾活,絕不會偷工減 料,耍奸施猾。人不哄地皮,地也不哄肚皮,這是最簡單也最根本的世事人情。加上政府從農具、技術到優良品種上都對農業給予扶持。那時也不整天瞎吹,什麼 “豐收”、“特大豐收”之類,實際上打得糧食吃不完,家家存著隔年的糧食。

光吃糧食當然不行,生活還要多姿多彩,人們活得才能有滋有味。 由於農民生活的需要,和平時期各種條件的具備,政府也大力組織、支持,農村各種的產業也蓬勃地發展起來。為便於交流,集市、廟會也繁榮起來。大約每隔十裡 八裡,便在一個較大的村鎮設一個集市,每個集市點每隔五天才有一天開市,進行交易。不同的集市在不同的日期開市,如甲地是初一、初六,乙地是二、七,丙地 是三、八等等,每五天一個循環。這樣農民每五天即可就近趕一個集,而商販則可以在不同的集市循環,每天都有集可趕。

離我們傅莊較近的集市有交河、辛店、建橋、土山幾個。交河是縣政府所在地,集市的規模要比其他小集市大好幾倍。農民趕集,賣點自家生產的糧食及農產品,再買回點日用品。有的趕集則純粹是轉一轉,玩一玩,順便在集市上吃點什麼。在家鄉就有這麼幾句民謠:

大腳片兒,趕辛店兒,

又吃饃饃又吃菜兒。

饃饃就是饅頭。大腳片兒,指大腳婆娘,那時女人以腳大為醜。片、店、菜幾個字一經兒化,便十分地和諧押韻。簡單兩句,其意境之美,和諧韻律之美,帶著土味,又無比的醇香甘甜。

為了繁榮當地的商業和經濟,政府在固定的集市之外,另在農閒季節設立更大規模的廟市活動,通常是在每年的陰曆三月和九月,既不是農忙季節,氣候條件也比較好。廟會期間,幾乎所有的人家都要全家到廟會上光顧一次,既順便買賣點東西,更重要的目的是到廟會上大吃一頓。

農 民除種地外,還設法搞一些手工業和商業活動,這既是農村農民生活的需要,也是新生的人民政府大力鼓勵的。由於村民鄰裡間會相互借鑒經驗,相互學習相互幫 助,所以每個村會有多戶農民搞相同的產業,從而形成這個村的產業特色。據傅莊最近的東鄰順橋,有幾家豆腐坊,另外還有幾個花園,從事花草樹木種植,所培育 的花草樹木都是作為商品出售的。由這類產產業的存在即可看出當年當地農村中的生活品質並不十分低下。傅莊的西鄰軍王莊有多家賣饃饃(饅頭)和窩頭的專業 戶。傅莊東南二裡遠的劉莊,有許多走街串鄉專門賣小百貨的專業戶,另外這個村中織布的專業戶很多,當然織的都是農家粗布。由於劉姓是大姓,冠名“劉莊”的 村莊也格外的多,為與其它劉莊相區別,所以這個村改名叫“粗布劉”了。傅莊村北面二裡遠的三裡莊有不少的製糖專業戶,都是由大麥製作麥芽糖。

我們村的特長是種植商品蔬菜。我們村的後面有一條河,名叫清涼江。這是一條季 ​​
節 河,平時是乾涸的,每年的秋後才有水從上游流過來。河不深但很寬闊,這樣河中間就有很大面積的土地,屬於我村的河地就有大約上百畝。這些地在無水的季節供 人耕作,我們村就用來種植蔬菜了。傅莊在這條河中的土地中,共有十幾眼水井,每一眼水井的周圍,便是一家或幾家的菜園。我們村種菜的農戶很多,平時他們相 互學習,相互借鑒經驗,相互提供種仔,而在集市上,傅莊的蔬菜也佔據了相當的份額。

我僅把我們傅莊及周圍四個村的情況介紹了一下。其實隔 過這四個村,在離我們更遠的村莊,每個村都有它的專業特長,在此也就不細表了。想想那時人們居家過日子,會有各種各樣的生活需求,那也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專 業的物質生產,市場上各種各樣的商品出售。我現在閉上眼睛想一想當年集市上那些琳瑯滿目的商品,如果拿到今天再按原樣地在擺放出來,肯定是一個非常豐富的 文物展覽。

商品的交易是在集市上進行外,還有些是在村莊中進行的。因為那時人們趕集來回都是靠兩條腿走路的,如果東西太重,就有些不便了。有些修補業,也是在當地辦 ​​
理 更為方便,免得搬來搬去。比如餐具的修理,如今的盆盆碗碗打了,將碎片一丟也就了事了。可在當年是捨不得丟掉的,要將打碎的幾塊收集起來進行修理。一種鋸 盆鋸碗鋸大缸的手藝人,可以將盆碗的碎片合在一起,再用一種特殊的兩腳釘將其連接起來。這樣修補過以後,雖然不太美觀,總算可以再用了。那時大如水缸這樣 的大物件,打破後也用這個辦法修補。盆碗瓷器的修補,其難度在於在破碎的碎片上鑽孔,如果是比較粗質的陶器,鑽孔是很容易的,而比較細膩的高質量瓷器,則 因硬度太大,鑽孔則十分的艱難,常言所說的“沒有金剛鑽兒,別攬瓷器活”,便是說的這件事。除瓷器外,做飯的大鐵鍋出了孔洞,也可進行修補。

賣 香油、醬油、醋的;打製鐵具的;修理籮(磨面時篩麵用的一種孔徑極小的篩子)的;收集廢品的;做條帚掃把的;賣小百貨的;賣應時的水果蔬菜的;搶剪子磨菜 刀的等等。不同的生意都有固定不同的吆喝方法,修籮的吆喝的是“張好馬尾籮吆!”,蓋因籮的紗網是由馬尾織成的;收集廢品的吆喝聲是“狗皮、貓皮換鞭 梢!”;搶剪子磨菜刀的吆喝聲是“搶剪子了,磨菜刀!”每一種的吆喝聲都有專門的聲調,當年樣板戲《紅燈記》磨刀人的吆喝聲,學得就極像。

那 時人們安居樂業,除農業外,各種副業、商業繁榮,百業興旺,人與人之間、民與官之間都十分和諧。回憶那段時間的生活,真如陶淵明所描寫的“桃花源”。可惜 這段時間不長,人們就很情不自願地走上合作化的道路,以後更被迫走上了所謂共產主義的“金橋”——人民公社。而解放初期幾年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被當作資本 主義的尾巴,剪掉了。

2015 年 1 月 20 日於奧克蘭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纽西兰华文作协 文章


【新西蘭華文作協】辭秋疏歲月,飽露傍家園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红发帕克小姐的一堂课

原创:没有性别的神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同桌

【紐西蘭華文作協】星閃鳥安眠,詩韻裹粽香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老街畅想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隘口小道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诗七首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那个花开的午后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波斯王后》后记

【第一届珂珂文学奖获奖者选集】风雨小白楼

奥克兰的雨——乐活记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