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周末,退休十多年,天天都是周末。習慣了周一到周五才外出,周末反而在家。
經常在天色微明時分駕車遠游,見到上班的車流如閃光的巨蟒沿高速公路蠕行,睡眼惺忪的少婦在車內化妝,貨車司機一手扶著方向盤,一手握著吃了一半的三明治,每想到世間多少人為謀生計勞碌奔波,我就為自己能有暇餘支配而感恩。
一直到今天我仍然感到慶幸,那就是在自己的生命中,沒有終日惶惶於如何窮餘生變知識為稻糧,或是以勞力換稻糧。尤其是能夠留出一點時間與精力,善用稻糧之一部份去享受生活。
曾有友人相問,何為享受生活?
所謂享受,倒是不必一定要游歐洲去「老佛爺」買名牌,又或者是坐「瑪麗皇后號」環游世界,那只是一種量力而為的活動而已,奢華或是簡樸,與活動帶來的樂趣無關,情感的釋放,心靈的滋潤,才最重要。
飲食乃人生主要享受之一,僅以此為例多講幾句。
在小店花十元啖一碗魚頭米粉,跟在酒樓里吃一百多元的黑金鮑,都是享受。兩者真要作比較,我反而更喜歡「魚頭米」(這是好食者對這道菜的簡稱),理由很簡單,就因為奶白色的魚湯里放有豬油渣,雖然不值錢,但惹味香口,吃起來開胃,自己樂意,這就是享受。
享受不是揮霍性花錢,更無須顯擺給別人看,炫耀不是享受,那只是象孔雀一樣把美麗的羽毛展示出來而矣,有虛榮心,但不一定就是開心。
我往往將食物的滋味與進餐的環境相提并論,沒有理想的環境,再好的食物也會被糟蹋。奧克蘭帕耐爾木房子里的食肆,有的深入地庫,密實之中,昏黃燈下有點神神秘秘。有的把小方桌擺在窄窄的走廊里,進餐的時候遠遠望得見天空塔,與都市萬家燈火之間只隔著海水花樹,而你与心愛的人只守著桌面一點燭光則萬事足矣,這就是情調。
這里的食肄一間挨一間,歐亞菜式應有盡有,質量都屬上乘,隨便走進哪一間,都不會失望。美食是世界性的,解放自己的味蕾,像欣賞異國美人一樣去嘗試不同食物,就是享受。
住在奧克蘭是一種福氣,那就是可以飲早茶,中餐館飲粵式早茶,各式美點應有盡有,舉座之人又是同聲同氣,不看窗外世界,恍若置身省港澳,惟一困擾我的是蜂房式嗡嗡之聲,過於嘈雜。
英式飲茶是在下午,奧克蘭飲下午茶的地方不少,但價格不菲,中區一間老屋的下午餐,每位收費四十五元。
飲下午茶,宜先賞後飲,細細欣賞英人瓷器,「阿爾伯特」、「道爾頓」、「伍思特」品牌繁多,製作精美,每端起這些英皇御製茶具,作為陶瓷大國子民,只覺得汗顏。英人造瓷講究文化,首先以藝術訓練濡染陶工,有的作坊還要聽著古典音樂製作陶瓷,難怪盛產這多的名瓷。
下午茶的三明治、司康、水果派,份量抵得上大半個正餐,我嫌太甜,淺嘗即止。飲下午茶飲的是情調,牆畫、窗簾、瓶花、桌布、吊燈、茶具,還有壁爐里的柴火,以及門扉外一角庭園,構成典雅精緻的一幅圖畫,這是一種濃縮了的古俗,凝聚許多經得住歲月風霜的文化精粹。在舒適的座椅上,端起一杯「大吉嶺」紅茶,你會感悟自己只須活得堂堂正正,就是擁有如詩似畫之人生,這些與世俗追求的財富與地位,恰恰一點關係都沒有。
飲下午茶的人,多穿著講究,他們各自安坐,或獨飲或對飲,一派悠閑,細品慢嘗,那是因為這些人卸下了生活重荷,了無牽挂。
在紐西蘭生活,識得享受,你會快樂無比。
年紀大了,在這個美麗而令人留戀的世界上來日無多,宛如一片秋葉,依戀不捨地離開枝梢,於風中飄揚飛轉,作最後的惜別生命之舞,終寂靜無聲落地返歸泥塵,化為雲煙烏有,這更是一種享受。
更多
扭转乾坤
文章
|
|
|
為過去爭吵將使我們失去未來 |
|
二選一還是貨比三家 |
|
行走雲端的紐西蘭防疫 |
|
封城日子怎樣過 |
|
我們如何以及何時拿到通往自由的門票 |
|
我們都是《魷魚遊戲》的參與者 |
|
紐西蘭抗疫政策的三個版本 |
|
為紐西蘭之子拍的電影 |
|
Britomart火車站和Te Komititanga廣場 |
|
在紐西蘭打疫苗 |
|
不要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
|
孤島不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