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稿 :悼念董鼎山先生 -澳纽网文苑





首页 > 澳纽网文苑 > 读者来稿

悼念董鼎山先生

作者: 凌鼎年    人气: 3564    日期: 2015/12/27


今天早上起来,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随手把手机放在了桌子上,再去刷牙。不一会,我听到一声接一声的“叮叮当当”的声响,不用说这是微信来了,每天早上都这样,但今天似乎比往日多,因为那“叮叮当当”的声响如打机枪似的不停。刷好牙,我就看起了微信。我有好多群,每天的微型量有好几百,看不胜看,所以我看微型时先把可以删的删去,再看有信息量有价值的。

海外新移民文友群是个大群,每天微信一二百条很正常。我今天打开一看,跳入眼帘的群主王威发的《著名作家董鼎山先生去世》,以及许许多多的跟帖,或长或短,都是悼念老爷子的,大家公认董老为文化泰斗,说他是个大好人,对他的尊敬,对他的感佩,对他的怀念,对他的追忆,都溢于言表。

这也勾起了我对董老的怀想,不禁心情十分沉痛。

说起来,我与董鼎山老人仅仅是一面之缘。那时2011年10月,我率中国微型小说自己代表团访问美国。到了美国后,我们先去了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向耶鲁大学的东亚图书馆、哈佛大学的燕京图书馆捐赠了800多册以微型小说捐赠为主的中国图书。之后,我们在纽约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向美国的新闻界发表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宣言》。记得那天的嘉宾就有董鼎山老先生,这虽然是我第一次见到他老人家,但他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他的文章也找拜读过。印象最深的是他在中国的《读书》杂志上开的专栏。

--------------------------------------------------------

董鼎山,1922年出生于宁波,在上海复旦附中读书时即开始为柯灵所编刊物撰稿。1945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在新闻界任职二年。1947年赴美,先后在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曾任报刊编辑、纽约市立大学教授,1989年退休。著书有《纽约客书林漫步》《西窗漫记》等多种,中英文作品散见于中美报刊。国际笔会纽约华文作家笔会会长。弟弟董乐山是著名英语翻译家。

当代知名英美文学兼亚洲资料专家美籍华裔作家董鼎山先生,现居纽约。董鼎山先生1922年出生于浙江的一个大家族。14岁时曾在家乡宁波时事公报》副刊上发表《论战时宁波中等教育》,轰动一时;17岁起给柯灵主编的《文汇报》文艺副刊投稿。后来到上海读书,1945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考入《申报》当实习记者,采写外交、政治新闻。那时在上海的新雅酒店,他每天下午,都和进出不停的作家、记者、演员、艺人等等,交换信息、意见和文稿。后来转到《东南日报》作地方新闻编辑,同时为一些刊物撰写小说、散文,开始在文坛上小有名气。因此在很多文章里,董鼎山先生自称是个“老报人”。

1945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在新闻界任职二年。1947年赴美,先后在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曾任报刊编辑、纽约市立大学教授,1989年退休。著书有《纽约客书林漫步》、《西窗漫记》等多种,中英文作品散见于中美报刊。国际笔会纽约华文作家笔会会长。

董鼎山在中国成为知名作家,其实是重现昔日辉煌。早在40年代初的上海,他就以“令狐彗”的笔名出版过短篇小说集《幻想的土地》并获得赞誉。他1922年出生在浙江宁波,后到上海读书,14岁时曾在家乡宁波《时事公报》副刊上发表《论战时宁波中等教育》,轰动一时,17岁起给柯灵主编的《文汇报》文艺副刊投稿。1945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后,他考入《申报》当实习记者,采写外交、政治新闻,后到《东南日报》作地方新闻编辑,同时为一些刊物撰写小说、散文,开始在文坛上小有名气。

1947年,他到美国留学,先后获密苏里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硕士学位,在纽约《联合日报》主持过国际新闻版,受聘于纽约市立大学图书馆任资料部主任,成为英美文学兼亚洲部分的资料专家和资深教授。原打算去美国两年后就回国,谁知风云变幻,一别祖国就是31年。直到1978年才有机会回国探亲。在美国,他娶了瑞典籍的妻子,有了一个女儿。

在美国的50余年,董鼎山一直是上班族,没有专事笔耕,但这无妨他硕果累累的蓄积。他不仅用中、英文双语进行写作,而且他的作品题材之广,发表刊物之多,海内外影响之大,在当前美籍华裔作家中都是少见的。


早期的二、三十年,作为对美国主流社会的参与,他主要以英文写作,为《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美联社特写》、《星期六评论》、《图书馆月刊》以及《美中评论》、《新亚洲评论》等报刊写作书评时论文章。到了70年代末,中国大陆文化禁锢初现松动,一种把现代欧美文学思想输入中国文化界的使命感燃起他重新运用母语写作的热情。从1987年为《读书》杂志每月写一篇“纽约通讯”开始,他的介绍、论述、剖析现代当代欧美作家与作品的精彩文章在中国大陆的、港台的、美国加拿大的许多中文报刊杂志上出现。并在20年间先后结集出版了《天下真小》《西窗漫记》《书、人、事》《留美三十年》《西边拾叶》《美国作家与作品》《西窗拾叶》《第三种读书》《纽约文化扫描》《董鼎山文集》(二册)、《自己的视角》《纽约客闲话》《美国梦的另一面》等书。

这些文章传递了大量欧美文学界、出版界的信息,以及他的睿智深刻的分析。他所具有的两种文化背景,使他在行文间有种耐人寻味的魅力,既有东方的细致缜密,又有西方富于幻想的浪漫气息。他以诚实、坦率、开朗的态度,检视与剖析文学作品中的特殊社会现象与人性表现,把他自己的所学所悟亲切而生动地讲述给别人听。他文如其人,热情真挚,天然去雕琢。

董鼎山的文章,不是高深的学术论文,也非绮丽的抒情散文,而是读书与思考的随笔漫话。这是他心无旁骛地走了多年的一条独特道路,他忙碌采撷,日积月累,深层思考,融会贯通。如流水行云般一篇篇而出的作品绝非单是对欧美文学文坛作家作品的研究评述,而是以他的人生感受与文学体验,对中国文学欧美文学通盘吸收消化之后所酿造出来的他自己的蜜。它们充满个性特色,极具悟性见地,横溢智慧经验。它们的价值已卓然独立于他的论述对象之外。

定居美国50多年,董鼎山已是美国公民,但却又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文化意识与感情归属上的中国人,是殷殷厚望于祖国故土早日富强统一的中国人。他始终让他那在美国出生的女儿认归中国是自己的祖国。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开始,他每年都向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寄去一份签证申请。直到1978年,他突然收到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黄镇的一封信,同意给他去中国的签证。他 “漫卷诗书喜欲狂”,赶忙携眷踏上回家之路。这次归国,他不仅探望了阔别已久的亲人,也和30年未通音讯的文坛老友恢复了联系。他后来所写的每月一篇的“纽约通讯”,就是老友冯亦代陈翰伯等人这一次向他约的稿,当时,他们正在筹办《读书》杂志。

1978年之后,他又风尘仆仆多次回国探亲访友、写作、讲课。他的文章中就有一部分是写归国观感的。其中,有对祖国巨大变化的兴奋与欣慰,有对亲朋老友的真情怀念,也有对文艺界、新闻界乃至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无情抨击。正如老友冯亦代所说,这后一点正说明了“他爱国之深使他忧国也切”,虽然“针砭时弊,说出这些肺腑之言对他是痛苦的,但是他不能缄默。”

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独立的思索与见解,正是他做人的美德和文章的魅力所在。这一特点也体现在他介绍美国文坛情况的文章中。他在评介多彩纷呈的美国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的同时,也揭露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内情。从中,读者看到了一位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董鼎山。

董鼎山先生,无论体态还是精神,犹如年轻人一样健旺活泼。作为国际笔会会员、纽约文艺协会理事、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会员,他从未停止读书、思考、写作以及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活动,他仍然是一名活跃的文化使者。董鼎山先生从未停止读书、思考、写作以及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活动。2000年12月,荣获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授予他“终身成就奖”,可谓实至名归。如今年逾八旬的董老先生,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因了与生命的这种天然情份,先生的每篇文章里便葱葱郁结着一股真知赤心之气,在自然散淡的表述方式中,我们读出了一种生命的意义

著书有《诊断美国》、《纽约客书林漫步》、《西窗漫记》等多种,中英文作品散见于中美报刊国际笔会纽约华文作家笔会会长。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美联社特写》、《星期六评论》、《图书馆月刊》以及《美中评论》、《新亚洲评论》《天下真小》、《西窗漫记》、《书、人、事》、《留美三十年》、《西边拾叶》、《美国作家与作品》、《西窗拾叶》、《第三种读书》、《纽约文化扫描》、《董鼎山文集》(二册)、《自己的视角》、《纽约客闲话》、《美国梦的另一面》等书。

董鼎山先生是中美文学交流杰出的使者,被誉为“美国文学大使”是当之无愧。在二十多年时间里,董鼎山先生不遗余力的向中国广大读者介绍美国文学的情况,几乎将美国作家和作品“一网打尽”,为中国广大的读者和作家了解美国文学情况和最新发展动态,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杰出的贡献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读者来稿 文章


请回答一九八四,看完泪如雨下

和顾城共度的青年时光

南溟出版基金开始接受2021年资助申请

国家一级书法家凌玉海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不应忘却的回声(散文)

我为什么不投工党?

“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阿爽作品

唐詩七律 依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唐詩七律 依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長相思《雙聲疊韻》 詞組3首 依白居易

中華新韻 诗词元曲三首

(新西兰)嵇春声先生古诗词作品吟唱欣赏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