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讀者欲投書《華頁》,因見我在寫「紐轉乾坤」專欄,遂將信交與在下,面晤時亦有就相關事件作了陳述。
很小的一點意外,發生在舞池里的身體擦踫,雙方臀部撞了一下,許是斯特勞斯的華爾滋樂韻實在太美妙,旋轉時速度快了一些,大家的屁股踫上了,屁股又是人體最多肉、最不易受損傷的部份,所以從父母的「籐條炆豬肉」到官府與皇上打板子,都照這個部位打。起舞興之所至,兩臀相撞,笑一笑,表示一下歉意就算了。但有一方卻絕不放過,窮追猛打,雖未傷及身體,卻傷了和氣。
在紐西蘭公共場合,甚少見到爭吵,大概與民眾的素養比較好有關,此外,一般受過教育的人都會覺得,在大庭廣眾爭吵是一件有失體面的事情,盡管有時心里會很生氣,但是寧肯委曲一點,也要忍讓,盡量以平和又合法合理的方式去解決。
我所目睹的爭吵,大多在華人同胞之間發生,因為中氣足,嗓門很大,臉脹得通紅,頸部青筋畢露,手舞足蹈,路人多非我族類,不諳華文,只見兩位亞洲人在爭吵,卻不知在吵甚麼。有時這樣的爭吵總要持續十多二十分鐘,直至雙方罵累了,氣出得差不多了,腎上激素揮發殆盡,才逐漸收聲,雖還心有悻悻,經眾人勸解拉扯終告一段落。
每見同胞爭吵,第一感覺是丟臉!非常丟臉!用老一輩國人的話來說,就是成何體統,有辱斯文!
個人之間的爭吵如是,社團內部與社團之間的爭吵亦然,雙方在公共輿論空間公開對峙,一樣令廣大僑胞產生惡劣的社會觀感,一樣令人極度失望,覺得成何體統,辜負了廣大僑胞的支持與期許,消耗了僑社的有限寶貴資源,也令僑社顏面盡失。
為甚麼會變成這樣,斯文有禮,溫良婉約的國人因何變得如此暴戾?!
最近幾年不少人都在探討部份國人骨子里的暴戾鬥爭哲學是從哪里來的,有說是源自打江山的心術和權謀文化,游民式的江湖文化,文革式的階級鬥爭文化,改革開放後的物質至上金錢萬能的互害文化,等等不一而足。
我在華人世界里生活了幾十年,見證過的社會動蕩變遷雖不是很多,但也算是驚心動魄,人的改變,除卻歲月催老的容顏在改變,內心的改變非常之大。我們失去的是一個民族最彌足珍貴的東西,那就是內心的愛,包容,理解與溫良婉約。
一個人僅僅只愛自己的父母妻兒,并不足以說明他就是懂得愛,擁有愛,他還要愛他的友人、鄰居以及素不相識的人,愛大自然,愛這個世界,才算是懂得愛,擁有愛。
過去,生活在大陸的同胞,被反复教育要愛國愛黨,在歷史虛無主義下的虛無的愛,空洞無物,將個體元素抽離,處處以國族利益大而化之。殊不知世間之愛,皆體察在個人心靈與生命之中,這種愛不能用仇恨來孕育,只能在「和而不同」的原則下,彼此寬恕包容相互理解來培養。一個社會只有在每一個體都享有自由、獨立的前提下,才能形成充滿祥和而極少戾氣的氛圍。
我們之中不少人一生下來就帶有仇恨、懷疑、目空一切的基因,從不自律自省,只盼有權有勢,便可稱霸為王,從不認錯道歉,永遠正確,對的永遠是自己,即使有錯,那也肯定是別人的錯,故渾身上下,由里及表都帶戾氣。
從很小的肢體踫撞,到彼此的觀點立場異同,又或是社團組織內部運作或人事的安排,首先須要雙方彼此相互尊重,尊重對方的人格,尊重對方選擇與自己不同觀點立場的權利,彼此給予基本的尊重,才意味著雙方都有解決問題的誠意,而不是制造問題的惡意。通過思考與探討,各抒己見爾後協磋商,妥協,總能找到解決的良策。
只可惜我們之中不少人,更習慣用粗魯甚至是暴戾的方式去處理問題,自己已佔一席之地,卻不容他人有立錐之地,決不退讓妥協,心浮氣燥,如此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制造了更多的問題。
我們(包括我自己)真的應該多想一想,在異國他鄉,在紐西蘭這樣一個美麗的伊甸園里,是否應該除去戾氣,學會包容和妥協,嘗試以愛心和理解去待人、處世、行事,倘若如是,結果可能會完全不同,或者不但自己歡喜,而且還皆大歡喜。
附讀者投書
《決不能讓施暴者逞蠻橫》
2015年11月29日下午,
「我們沒有撞你,我們在你前面,你在我們後面,怎麼會撞到你呢?
這件事本身非常微小,事實也很明顯,完全不必計較,最多各說聲s
可這平頭男此時不但不收斂,反而破口大罵,
新西蘭是一個高度法治、高度文明、大家平等友愛的國家,
希望有關方面伸出正義之,遏止暴力,保護市民正常生活的權利。▉
更多
扭转乾坤
文章
|
|
|
為過去爭吵將使我們失去未來 |
|
二選一還是貨比三家 |
|
行走雲端的紐西蘭防疫 |
|
封城日子怎樣過 |
|
我們如何以及何時拿到通往自由的門票 |
|
我們都是《魷魚遊戲》的參與者 |
|
紐西蘭抗疫政策的三個版本 |
|
為紐西蘭之子拍的電影 |
|
Britomart火車站和Te Komititanga廣場 |
|
在紐西蘭打疫苗 |
|
不要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
|
孤島不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