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乾坤 :達爾瑪提亞人的小鎮 -澳纽网文苑





首页 > 澳纽网文苑 > 扭转乾坤

達爾瑪提亞人的小鎮

作者: 南太井蛙    人气: 16159    日期: 2017/6/18


先後三訪北島的達加維爾,首次去是早春,鎮中人家屋前開滿鮮花,冷清的街區顯出一片生命的喧鬧;再次去已是盛夏,在山丘上見到新年第一縷曙光,田園屋舍皆金光熠熠;第三次去天氣乍雨還晴,流經鎮中的懷羅亞河水波不興,映射出變幻多端的天光雲影,宛如大師揮就的一幅水彩,鬆濛透明濕潤,著色極簡,筆觸細膩,直教人看了又看,不忍離去。

  鎮郊的Baylys海灘有一條比九十哩海灘還要長的「沙灘公路」,而白沙綠水的凱伊維湖距小鎮也不到四十公里,這個湖旁邊還有两個湖,春天有許多灰鷺在湖中枯樹林築巢,蔚為奇觀。

  每次去的季節不同,風景給人的印象亦不同,比自然風景更耐看、更饒有趣味的却是人文風景。

  小鎮就是為考里誕生的,可以一遊的除了考里博物館以及考里森林保護區,還有路邊那座用萬年考里木盖的夢幻仙屋一般的小教堂,它絕對是紐西蘭最小也是最美麗的教堂。

  假如說小鎮是為考里誕生,那麼克羅地亞人就是為考里而至,如今鎮上仍有許多克羅地亞人後裔,以及他們与毛利人的混血兒「塔拉拉」(Tarara),準確地說這個族群應稱作「達爾馬提亞人」,從這些移民究竟是甚麼人的稱謂,可以一窺歷史變遷對移民的巨大影響。

  「達爾馬提亞」之名可溯源於阿爾巴尼亞語中的「羊」。這個居住在岩石島嶼和亞得利亞海沿岸的民族茹毛飲血,製造武器水準極高,但目不識丁,十分慓悍,四出搶掠,達爾馬提亞人利用多山地形与強大的羅馬帝國抗衡一首六十餘年,歷經三次慘戰与两次起義均告失敗,才被迫俯首稱臣。

  達爾馬提亞人後為奥匈帝國統治,一八八零年,在崎嶇山脈与河流之間生活的達爾馬提亞人,缺乏賴以生存的沃土,輾轉抵達紐西蘭。當時很多紐西蘭人誤以為他們是「奧地利人」,北島遠北的一處Pārengarenga港還被稱作「小維也納」。不過這些移民却討厭奥匈帝國,拒絕承認自已是「奥地利人」。

  一戰後達爾馬提亞歸由南斯拉夫統治,紐西蘭的達爾馬提亞人曾一度以「南斯拉夫人」為榮。

  而到了二戰時期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於克羅地亞法西斯曾經支持希特勒,南斯拉夫又被赤化,以及後來巴爾幹地區戰爭發生種族滅絕慘劇,紐西蘭這一個移民族裔便既不承認自己是「克羅地亞人」,也不承認是「南斯拉夫人」。

  經過奧克蘭南斯拉夫社區的討論,最終決定回歸最具歷史性也最中性的「達爾馬提亞人」。

  所幸的是在整個過程中,曾經的「母國」包括意大利、奧地利、克羅地亞等國家并沒有理會和試圖影響遠在天涯的這一個群體的身份認同,以致於在紐西蘭存在一百多年的社區在眾多不同意見的討論中能夠心平氣和,各抒己見,最後根據自己的意向作出自己的抉擇。

  紐西蘭華人与達爾馬提亞人一樣,也存在身份認同問題,計有「大陸人」、「香港人」、「臺灣人」、「馬來西亞華人」、「星加坡華人」、「越南華人」、「柬埔寨華人」、「土生華人」等等各種身份,這些出生地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雖然生活在紐西蘭,一直堅持自己認可的稱謂。假若有朝一日這里的華人也要討論一個得到普遍認可的、中性的統一稱謂,可以考慮「唐人」一稱。全球許多地方迄今仍然存在甚至不斷發展的「唐人街」,從另一方面證明「唐人」一稱最有歷史涵義,也最具包容性。

  達爾馬提亞人与華人還有許多相似之處,彼此都因經濟或政治緣故有幾次移民潮;彼此都在紐西蘭篳路籃褸艱辛拼搏,有極強的堅韌性与承受力。華人在南島奥他哥風餐露宿淘金,達爾馬提亞人在北島森林沼澤伐木挖掘樹膠;彼此都曾經將勞動所得匯回家鄉接濟親友,當年達爾馬提亞人將多達六成收入匯回原居地,被稱作「傳送鳥」:由於缺乏女性,達爾馬提亞人寫信給家鄉親友徵婚,如蒙女方接納,便穿上婚紗手捧男方徵婚信函拍照就算成親,同當年華人婦女在家鄉与公雞、木偶拜堂何其相似。

  經幾代人努力,達爾馬提亞人在紐西蘭政治、文化藝術、體育和經濟各個領域里都有傑出表現,從全黑橄欖球隊以及全白足球隊國手到議員,從牧場到酒莊,達爾馬提亞人身影處處皆是。就涉及范疇之廣、地位之高、成就之大而言,他們的卓著成績較華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趣的是,達爾馬提亞人連母語媒體都極似華社,与華社出現過十多家報刊一樣,他們曾經擁有多達九份報刊。

  紐西蘭達爾馬提亞人的「母國」克羅地亞已加入歐盟,如今被稱為「亞得里亞海明珠」,成為世人趨之若鶩的觀光天堂,不少紐西蘭達爾馬提亞人回流,尋找較紐國更適合自己的新生活。

  雖然在歷史變遷和政治意識形態多方因素影响下,這個移民群體歷經「奧地利人」、「南斯拉夫人」、「克羅地亞人」以及「達爾馬提亞人」這麼多的身份變化,但他們自身的民族傳統和文化底色并沒有受到削弱或摧毀,反而得到眾人發乎內心的維護与繼承,得以代代相傳。

  与此同時,紐西蘭的達爾馬提亞人除了堅持同族通婚,也尊重与汲收原住民文化,并与其通婚,親如一家,形成連英國人也未能做到的獨特混合文化產物「塔拉拉」。

  箇中有許多值得較達爾馬提亞人早來紐西蘭二十年的華人深思的東西。

  在達爾馬提亞人小鎮中徜徉,見不到刻意炫耀与眾不同的斧鑿之痕,你踫到的人身上很可能都有一點達爾馬提亞血統,不過他們從未聲言以何為荣,只圖在這片祖輩曾經灑汗的沃土上繼續撒播希望的種籽,澆灌耕耘,為豐碩收獲向上帝感恩。因受都市的誘惑吸引,小鎮的人口在減少,但不見蕭條沒落的殘缺老舊,選擇留下來的人不自怨自艾,不作攀比,生活一如懷羅亞河水靜靜流淌,永續向前。

  種族基因得確為我們留下頭髮膚色和五官顯著的體徵,歷史傳統文化影響我們的思維与行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出生老死之地,只不過有的人選擇哪里都不去,有的人却選擇四海為家。選擇,本身就意味着要付出代價,得失并非代價的全部,移民要學會坦然接受任何代價。

  紐西蘭達爾馬提亞人告訴我們,一個人漂洋過海尋找他鄉的故事,字字血淚斑斑,既是個人選擇,也要由自己憑勇氣与努力還有堅定信仰去譜寫。

  移民不僅是為了改變生活,更是在改變自己。

  最重要的并非你是甚麼人,而是你在各種不同的人當中如何求同存異,最終成為一個甚麼樣的人。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扭转乾坤 文章


為過去爭吵將使我們失去未來

二選一還是貨比三家

行走雲端的紐西蘭防疫

封城日子怎樣過

我們如何以及何時拿到通往自由的門票

我們都是《魷魚遊戲》的參與者

紐西蘭抗疫政策的三個版本

為紐西蘭之子拍的電影

Britomart火車站和Te Komititanga廣場

在紐西蘭打疫苗

不要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孤島不孤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