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会莫名的想起一曲久违的音乐,一段久远的往事,抑或记忆深处的一个故人,就像这温煦的春夜想起冰雪严寒的俄罗斯,以及那里飘来的《拉拉之歌》,这个时候你就知道,是时候重温《日瓦戈医生》了。
十年一瞬如沧海,对于当年所看的电影《日瓦戈医生》,很多剧情已然模糊,看待世事的价值观亦已改变。一如当年在影片里看到斯大林,油然升腾的是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而今的认知里他已是专制独裁者的化身。
诺贝尔文学奖设立100多年以来,发生过两次获奖者拒绝领奖事件。一是1964年获奖的法国作家萨特,他表示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再就是1958年获奖的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
与萨特主动放弃不同,帕斯捷尔纳克是迫于苏联官方的压力,不得不弃奖。引发这场风波的就是小说《日瓦戈医生》。
这部20世纪的史诗级小说,究竟如何刺痛了前苏联官方的神经?
《日瓦戈医生》以十月革命前后的俄罗斯为背景,讲述一个知识分子在革命洪流中的挣扎,表现了大时代裹挟下小人物“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不幸命运。
作品通过日瓦戈短短40年的人生遭遇,展现了俄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和数次革命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也展示了俄国知识分子在20世纪的命运问题。
相对于原著的卷帙浩繁,大卫•里恩拍摄于1965年的同名电影,剧情相对简单,亦同样精彩堪称影史经典。诚如BBC的评论:《日瓦戈医生》是那种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需要感受一次的影片。
电影讲述了1900年代沙皇时代后期,年幼的日瓦戈被冬妮娅的父母收养,长大后娶冬妮娅为妻。他在莫斯科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成为一名医生和一位诗人。一战期间,日瓦戈认识了美貌的拉拉,在动荡的时局里,两人经历数次相遇和错过,虽相爱却最终分离。
日瓦戈,有着绅士的风度和诗人的气质,也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他历经了俄国近代史上一系列战乱和革命,这些事件令俄国满目疮痍,也使国家在政治、经济与文化领域引发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面对种种变化,日瓦戈和广大俄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一样陷入了迷惘。对于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那些丧失道德、灭绝人性的行为,他们从支持到不解,从憎恶到绝望。
日瓦戈冷静的和狂热的时代情绪保持着距离,但是时代的恐怖依然没有放过他。他崇尚仁爱、正义,但这些美好的品质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他单纯善良、才华横溢,但在新社会却潦倒不堪,在承受了种种迫害与幻灭后,于1929年倒毙于莫斯科街头。
日瓦戈的遭遇是个体知识分子的灾难,也是特殊时代造就的人类耻辱。
小说主人公悲怆的人生结局,客观上也构成了对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批判与控诉。这也许就是惹恼苏联官方的主因。
其实这部文学作品对革命及政权的批判,只是一份厚重的历史反思,而非简单的政治攻击,而且这份反思更有对爱情与死亡的探究,以及对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作为一个诗人,日瓦戈是多情的,爱上了两个女人,他对妻子冬妮娅和情人拉拉的爱不分厚薄,有如天空和海洋并行不悖。
日瓦戈与拉拉的性格、视野、精神与气质都很相近。他们都心地善良,人格高贵,向往个人自由,反感暴力。
颠沛流离的年代,生存本能使两个同样孤独和高尚的灵魂,互相吸引互相依偎,彼此用爱互相抚慰惊恐、彷徨的心灵,造就了文学史和影史上最让人心酸的婚外情。
他们的爱情是混乱与恐怖时代的心灵契合,尽管相识的时候双方都已经有了婚姻。
小说和电影都对两人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婚外恋情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作为读者和观众,你也不会觉得这种爱有不道德的成分。
小说用充满激情和抒情的笔触描写两人的相爱:
日瓦戈在诗中写道:”当生活比生病更令人生厌,美的生存靠着勇敢的时候,你是我不幸中之幸,所以我们如此依恋。“
时代的滔天巨浪中,人的命运如一叶孤舟,唯有爱是穿破人性阴霾的光束,将我们温暖和拯救。
在美国电影《征婚广告》里,男主角看了十几遍《日瓦戈医生》,希望总有一次能看到在日瓦戈心脏病发作倒地的瞬间,走在前方的拉拉能回头,然而,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梦。
不过,美国乡村音乐教父肯尼 · 罗杰斯根据《日瓦戈医生》主题音乐创作的歌曲《Somewhere My Love》,歌词给了人们一些希望与慰藉:
尽管白雪覆盖了春的希望
在某处的山坡上绽放着绿色与金色的花朵
到处都是你的心无法掌握的梦想
总有一天我俩会再见面
总有一天,当春天破土而出
你将向我走来,即使那要长久的期待
像风一般温暖
像雪的吻一样温柔
拉拉,我的爱
更多
人淡如菊
文章
|
|
|
最高检的消息在预警:丧钟为每个人而鸣! |
|
举报者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
|
撒谎官员,你们有愧于四个孩子的亡灵 |
|
疫情下,送你一朵红杜鹃 |
|
武汉解封:一切刚刚开始 |
|
我欠意大利一个道歉 |
|
冲川普这点,我祝他康健 |
|
比灾难更可怕的是什么? |
|
当武汉同事感染新冠肺炎 |
|
疫情过后,愿你活在美丽新世界 |
|
谁给了民众不戴口罩聚集的胆子? |
|
在温暖如春的南国,我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