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傳來一段视頻,有位年輕的中國女孩自拍,語速很快地述說Kiwi如何羨慕中國發達進步,生活方便,中國人富有、勤勞、聰明……..連Kiwi喜歡天府菜也讓她覺得很有面子。然後她就細數紐西蘭的種種不是,修幾十公里地鐵都工程緩慢,教育免費但教出來的孩子連加減乘除都搞不清,吃的東西單調、牛排只有一種等等。
這一類的「吐嘈」屢見不鮮,經常出現,任何人寫一段或者說幾句擺上網就可以了。有這種牢騷的大多是留學生和新移民。
離開原居地去另一個地方求學或者居住,除非是自己犯了事又或者是遭逢亂世不得不避禍天涯。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基於「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的人性邏輯。
留學要交學費,移民要辦簽証,既花精神又花大錢,應該說這是一種個人自願甚至是主動的追求,而非受壓力的被動之舉。
現在的華人出國跟當年「賣豬仔」的苦工完全不同,那時候是真的活不下去了,為謀生計,簽一紙賣身契,挾一隻小籐篋,踡臥艙底就飄洋過海了。抵達後日做夜做,省吃儉用只為日後衣錦還鄉,葉落歸根。
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人窮國弱,平民百姓出國難於登天,僥倖得出國門者,無不如頓獲重生,謝天謝地。近四十年中國大陸經濟高速發展,民眾生活水平提高,富裕的人越來越多。華人出國大多都有两把刷子,能負擔得起昂貴學費,有的不僅受過良好教育,有技術傍身,還可以一來就置房買車。所以就自以為有了一個可以拿來作比較的本錢。
就體量而言,中國一座大城市的人口就抵得上一個國家,而紐西蘭小國寡民,區區四百薦人口,兩者相對而言形同「蚊髀同牛髀」-------沒法比。
而就制度、社會、歷史文化而言,兩者更是天壤之別。生活与文化(包括語言文字)的差異,社會制度与價值觀的不同,是造成某些人困擾甚至產生矛盾衝突的最主要原因。
華人的胃是最頑固的,吃慣了白粥油條,要他吃麦片麵飽,以牛排漢堡取代四菜一湯,他會比死都難受。但是飲食習慣可以自己動手來維持与滿足,還未足成為活不下去的理由。
思維与生活方式還有價值理念因循守舊的頑固,就不應該像白粥油條和四菜一湯繼續堅持与不願作出改變。因為如果你真的想在這里安居樂業、頤養天年,而又不去嘗試學會紐西蘭的思維与生活方式,接受紐西蘭的價值理念,你就會活得很難受、很糾結、很矛盾。因為紐西蘭的價值觀屬於普世價值觀,而中國大陸的價值觀是与之不同甚至對立的。
價值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她決定了我們對國情世事、人際与社會關係、個人言行的是非對錯的判斷。
這并非指所有人都只能按一個標準思考、說話和行事。恰恰相反,因為普選價值對人權、民主、言論自由、人性、愛的堅持和維護,使得我們每一個人都得以獨立思考,可以決定自己的政治傾向,自由發表言論,選擇個人的生活方式与人生規劃。
紐西蘭是南太平洋玻利尼西亞毛利人的原鄉,十八世紀英國的殖民者在此以基督教理念建國,其後歐洲各國移民陸續而至,華人、亞洲与南太平洋島國後至。這個年輕的國家与世遠隔,却并非斷絕。人雖少但不乏精英。在很早就建立的民主制度下,兼得助於國際形勢的有利,只用了短短幾十年,就建設成一個和平富庶的國家。紐西蘭人講人性,有愛心,喜歡大自然,尊重不同宗教文化。我們的政治廉潔度与透明度之高,舉世聞名﹔我們的國家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系統以及啇業自由、新聞自由更是傲視全球﹔紐西蘭對環保和衛,生的重視有時讓人覺得近乎過份,天藍水清,食物鮮美潔淨,任何一座公廁都有廁紙而無異味。
紐西蘭還是唯一人口最少又以農業成為最發達國家之列的國家。
我們賺到錢交稅給國家,大部份又返回用在我們身上了。紐西蘭孩子出生有奶粉錢,上中小學不要錢,上大學第一年也不要錢,學費可以貸款,每週還可領取學生津貼。失業有救濟金可得溫飽,参加工作有勞保法例保護,結婚生孩子享受有薪長假。換燈泡扭了腰都有ACC出錢讓你去治療,受傷不能自己開車,政府出錢安排交通工具,如因此無法上班,還有補助。每一個紐西蘭人到老來有養老金可領,到麥當勞喝咖啡免費,看護以及社工上門免費提供清潔、整理花園、帮你洗澡包括剪趾甲的免費服務,行動不便須要看護者可免費入住養老院。即使壽終正寢了,如果缺錢辦理後事還有ACC補助。
一個紐西蘭人從搖籃到墳墓都受到照顧,這不是誰的恩賜,完全是因為有一個完善而穩定的民主制度,使得每一個紐西蘭人都享有天賦之人權,可以用手中一票去選擇代替自己管理這個國家的代議士。
就此而言,生活在紐西蘭的我們是何等幸福呀!
紐西蘭与中國可以相比嗎?不可以!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制度,如何找到可比性?!正因為如此,我們也無須以己之長譏彼之短,不必用紐西蘭人類發展指數全球第十六名去比中國的第八十六名相比。相反,我們應該對一個有幾千年歷史飽經憂患的十四億人的大國有更宏觀的察知,嘗試去理解她在現代化轉型中九曲十三彎的種種變化。人已經在紐西蘭,還要硬是對不存在可比性的兩者作過多解讀及比較,往往只能暴露出自己的無知、偏見和誤解。
作為移民如果不在思想和觀念上主動作出改變,不從從包容与欣賞的角度學會汲收与借鑒,就無法讓我們真正從內心愛上這個新家園,建立歸屬感,對自己有百弊而無一利。
那位中國女孩的吐槽视頻,其實也是她的言論自由,本人雖不贊同但表示尊重。只不過她的牢騷表達了她非旦不喜歡紐西蘭,還從內心卑视与輕睨紐西蘭,可是她偏偏又要耽在這里整天發牢騷,這就令人覺得不可理喻。
生活在一個自己不喜歡甚至是厭惡的地方,真是度日如年比坐牢受刑還難受的事。
只聽說過迫良為娼,沒聽說過迫人移民的。紐西蘭沒有強迫任何人來這里,更沒有限制任何人離開!
現在的機票天天大特價,回中國單程五百元有找,下午登機,第二天就可以重返人間樂土,如魚得水,做一個發達、富有、聰明的中國人。身體力行將個人的知識技能与才智奉獻給祖國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愛國主義者。
很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见到這位女孩發自中國的视頻,展示幸福場景,我將為站在自己所愛的土地上的她,送上最衷心的贊美与祝福!
千年前就有位西哲普洛丁說過﹕「眼晴如果還沒有變得像太陽,它就看不見太陽﹔心靈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看不見美。」留學也罷,經商也罷,移民也罷,退休也罷,都是人的生活而已,只要一個地方讓我們滿意度有六、七分就感恩吧,世間那有滿溢奶蜜十全十美的咖南之地。安身之處便是家,活在哪里都是活,活得有尊嚴,有品德,循規蹈矩,專注做好每一件事,盡力即可。千祈不要這山還望哪山高,不知足不感恩,勉強与委屈自己。
更多
扭转乾坤
文章
|
|
|
為過去爭吵將使我們失去未來 |
|
二選一還是貨比三家 |
|
行走雲端的紐西蘭防疫 |
|
封城日子怎樣過 |
|
我們如何以及何時拿到通往自由的門票 |
|
我們都是《魷魚遊戲》的參與者 |
|
紐西蘭抗疫政策的三個版本 |
|
為紐西蘭之子拍的電影 |
|
Britomart火車站和Te Komititanga廣場 |
|
在紐西蘭打疫苗 |
|
不要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
|
孤島不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