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守百年:怎样才能承受真相?
(《静守百年:试探西贝意象》之十)
何与怀
很多阅读过西贝诗集的人都在想,西贝是怎样想到为她的诗集起名“静守百年”?整部诗集没有一首诗以此为题,不过,诗集第一辑“静寂”开首第一篇《白杨林》,诗的最后倒有被诗人选用来命名这本诗集的四个字——“静守百年”:
白杨 树干林立
压缩的空间
纵深的距离
那么多眼睛和嘴
阅尽一切 缄默无语
述说和请求的能力
转化为他们站立的方式
沉默 沿两个方向伸延
向上是炫目的光圈
向下是脚趾的探寻
穿透深不见底的黑暗
苍然静寂的森林
怎样才能承受真相?
破译的密码
写在银灰色的树皮上
深深浅浅 静守百年
“静守百年”,让人有说不尽的联想,这个书名当然就是诗人对整部诗集一个精髓概括,可谓又美妙又准确。正如悉尼作家张劲帆在《品读西贝诗集〈静守百年〉》中说,所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西贝可能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把自己的生命定义为世界的冷静观察者,静静地守望,静静地冥想,静静地书写,诗集中的第一部分以“静寂”来命名,似乎也印证着这一点。
悉尼诗评家进生写了一篇《白杨林》读后感《怎样才能承受真相?》他说,被西贝诗句引导的想象,附着在白杨林的特质上,是展现人类精灵般的诗意与比拟。破译的密码,深深浅浅,写在银灰色的树皮上。人生自然也得承受真相。破译人生的密码,又该写在哪里?有了白杨林的启迪,回答应该不难。
但是,要猛然一下子就读懂西贝的诗,有时真的却是很难,原因就在于西贝善于把握意象,使之跳跃,使之潜沉,交叉反复,就像数学演算一样深奥莫明。张劲帆在他的文章中说,西贝喜欢把自己的真实动机隐藏起来,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去解读,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些读者可能会产生厌倦和疲劳。陈剑在他的序中也说,意象的阐释有时并不是十分好理解。如果不能从诗句中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有时真是不容易读懂那些诗。那些诗具有朦胧的意象而使之变得隐晦,反复读才能突然豁然贯通,然后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人的哲思。比如《面具》这首诗,既抽象又形象地描述了人的另一个面孔,那个面孔带着最初的爱和痛楚,带着惶恐和羞愧,有时会像幽灵一样走出来,唤醒生命中深藏的最温柔的隐痛。诗写得似乎深奥,但又何其奇妙:
一张苍白的石膏的脸
曾挂在壁橱后面
后来它被留在阁楼
再后来它被你遗忘
一个孤寂的黄昏
你恍惚看到
它在阁楼的门缝张望
一晃
就不见了
你走上阁楼
在突降的沉寂中
听到它低声说
不要开灯
不要驱赶我的阴影
话说回来,不管如何赞叹西贝意象如何纯净、简洁、含蓄、深刻,也不管如何感到她一些诗中意象如何费解,她的诗就是她的诗,是诗歌百花园中一种,就是那么一种,值得珍惜的一种。一方面,不应因为西贝的《静守百年》的成就,便把它彰显的自然、美好、纯净等品性看成“让诗歌重回”的唯一的方向;另一方面,不必要求她为了迎合读者而自行改变诗风,只希望她在自己风格上更上一层楼,使自己这独特的一种更加完美。而作为读者,欣赏西贝诗作,的确是需要一点文化准备的,甚至有文化也不一定成——至少你不能在繁忙杂乱的时候读,不能在心绪不宁的时候读。
走笔至此,我不由得想起西贝组诗《水墨之境》其中的一首她为高行健于2006年创作的水墨画《The End of the World》所配的诗作。她这首诗,题为《世界的尽头》,似乎让我顿时深生感悟:
在世界尽头的路上相逢
走向天地浑然的神性
而光阴
把我们
涂抹得面目全非
只有凭熟悉的痛苦
辨别你的身影
寂静
在全程闪耀
向同一方向移动 不约而同
仅在最后的一刻方知
是谁在把我们引领
也许,为了试探西贝诗意,我们也要静守百年?也许,也要在世界的尽头,仅在最后的一刻,方知是谁在把我们引领?当然,我知道,此刻,我因极度欣赏而夸大其词了。
(全文二万字,
说明:本文所引诗作及论述,除非另有注明,皆出于西贝诗集《静守百年》(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4月)及她发表在中国诗刊《星星》2017年11月中旬刊上的论文。
照片说明:
1,
西贝近照
2,
西贝诗集《静守百年》封面
3,
2016年9月12日,南溟出版基金为西贝诗集《静守百年》举行新书发布会。这是会后部分与会者合照(西贝前坐右四)。
4,
2018年10月,西贝在悉尼大学校园里开会时所摄。
5,
2018年9月,西贝在美国密苏里河边。
更多
与怀
文章
|
|
|
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
|
杨恒均博士的意义 |
|
何与怀:一场人为撕裂澳洲社群的“盛举” |
|
就是要人人自危,全民互撕 |
|
何与怀:也谈“澳华文学的黄金时代” |
|
保卫文学:从夏志清评张爱玲两部作品谈起 |
|
何与怀:十字架下的圣女 |
|
那一湾定格了的崇高的母体乡愁 一一 纪念余光中先生 |
|
|
|
何与怀:一周年了,让我们记住 |
|
何与怀 | 那颗曾经划破夜幕的陨星 |
|
何与怀:四十年四角爱恨情仇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