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隧道,原名坪林隧道,简称雪隧,是一座开凿于1991年至2006年之间、长度几近13公里的公路隧道;该隧道位在新北市坪林区与宜兰县头城镇之间,属于北宜高速公路横贯雪山山脉的路段。
雪山隧道是一座由多组隧道构成的隧道群;除了东行线、西行线的两座主隧道,尚包括中间的导坑;两座主隧道中间,有28座横向的人行联络隧道、八座车行联络道,加上抽排风系统所挖掘的竖井、三处通风站、三座通风中继站合计12处横向通风隧道、六座通风竖井及一号竖井顶部排风用横向排气隧道等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共58组隧道,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双孔公路隧道群。
雪山隧道是亚洲第六长的公路隧道,同时也在全世界的公路隧道中排行第九。
在野柳地质公园第二区内立着一座铜像,是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他叫林添桢。林添桢在一次意,(碑文上所记载的渔夫是他的主要工作,而卖凉水是因天候不佳,兼差贴补家用)。事故中,由于挺身抢救一位掉落海中的游客,却不幸的牺牲了自己。在不幸遇难前,他已经先后四次救起不慎落海的人。
他是万里、野柳人心中的英雄,由于受他的情操所感动,于是在意外发生的地方竖立起他的铜像,受后人永远的景仰。事情发生在民国五十三年(风景区管理所尚未成立,属开放性),当时林添桢是在风景区里卖凉水的小贩,那天有几个华侨观光客(学生)在仙女鞋附近岸边照相,其中有一名被拍摄的人,因不慎失足掉落海中,在旁的林添桢不顾天候恶劣,奋勇下水救人,经过一番抢救仍无法将学生救起,而林添祯也被一阵大浪给吞没(被大浪冲打到暗礁),因而丧命。
基隆市,古名「鸡笼」,位于台湾本岛东北部的都市,以深水谷湾之天然港湾著名,乃台湾最北端的都市,境内的基隆港又是北台湾首要航运枢纽,因而有「台湾头」、「台湾北玄关」之称,亦因气候多雨而别称「雨港」、「雨都」 ,与南台湾的高雄并列为台湾两大港都。
在基隆的中正公园,可居高临下地看到基隆港。
中正公园于民国39年(1950年)由基隆市政府辟建,以纪念中华民国前总统蒋中正而命名。公园之一 部分原为石坂庄作所开辟的私人公园─石坂公园;日治昭和8年(1933年),石坂庄作将公园捐给基隆市。
大佛禅寺座落于基隆市中正公园寿山之巅,居高临下,全市风光一览无遗,禅寺前身是在基隆市仁爱区文安里陋巷内的一间佛教讲堂,开山普观法师自幼随母出家,大发弘愿,经多方觅寻,择定中正公园山顶,1969年大佛开光揭幕,由印顺导师主持。禅寺采唐代佛教寺院建造,楼高四层,内有大雄宝殿、圆通宝殿、佛教讲堂、弥勒殿、观音殿、琉璃殿、功德堂及禅房等,美轮美奂,雄伟壮观,可供观览及参拜。
寺前广场最显眼的地标为一尊高达22.5公尺(74台尺)的白色观音大士像,为基隆市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是当时全台最高的佛像,被选为基隆市八景之首。观音像内分为五层,可登上佛眼中鸟瞰基隆全景,在观音像的两侧,有两头巨大的金狮坐镇,十分祥和庄严。观音像周围也立了十八座罗汉的雕像,每尊表情、动作都不一样,十分生动,相当有趣。
基隆港是位于台湾北部基隆市的海港,为台湾四座国际商港之一,也是台北的外港、以及北台湾首要的海运枢纽,营运机构为台湾港务公司基隆港务分公司。整个港区被基隆市中心环绕,运输方面以货柜为主、散货为辅,并有数条国内外客轮航线固定弯靠。
九份位于新北市瑞芳区,是昔日台湾的采金矿中心,环山面海,拥有变化多端的山海美景,为一座小小的山城,保有着纯朴的旧日生活风貌,根据《台北县志》上的文献资料显示,在清朝初年的时候这里的村落只住了9户人家,因此每当外出到市集购物或是货船来到时每样东西都是要九份,后来九份便自然而然地成为这里的地名。 清朝光绪19年(西元1893年)在九份地区发现砂金,淘金与采金的人潮便逐渐涌入此地,但在金矿产业渐渐没落之后,九份的辉煌时期便走向历史;时至今日,由于观光产业的兴起,九份又恢复到以往的繁荣,在老街上处处是人声鼎沸,忙碌的都市人在这里找到一处可以放松心灵的地方。
「北天燈 南烽炮」流傳已久,平溪天燈又稱孔明燈,傳說最初是諸葛亮因軍事所需而發明,也有傳聞因其造型如諸葛亮的帽子而得名。平溪天燈由來,是早期入山開墾的漢人,為逃避平埔族入村屠殺,而躲藏到安全地方,待危險已過則通報平安的一種工具。
施放天灯为大陆福建省、惠安、安溪一带的旧习俗,清朝道光年间,先民由该地区移垦台湾的新北市十分寮地区后,在农闲期间仍会施放天灯。而天灯受到地势和风向的影响,会顺着基隆河飞往河口入海处,居民们认为这象征着向位在大陆地区的亲人们报平安,同时也有庆贺年节的祝福意味。
据十分寮地区父老前辈的口述表示,早年在前清年间十分地区经常遭到盗匪骚扰作乱,由于地处山区,村民们只好移往山中躲避祸乱,等待土匪离去后,留守在村中的壮丁,就在夜间施放天灯做为信号,告知山上避难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借此种方式向村民报平安,因此十分地区的村民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取天灯的台语发音近似「添丁」之意。在以往农业时代,男丁是劳力和生产力的象征,因此一般农家百姓若是希望祈求家中生男添丁,通常会以施放天灯的方式来讨吉利。
久而久之,放天灯便成为了每年元宵节十分地区的特殊民俗,在一个宁静的山城小村(十分寮)承袭了此一民俗文化的衣钵,绵延一两百年之久,是台湾北部最具有民俗色彩之文化活动。直至今日,天灯的施放,已象征着大家祈福纳喜的活动,每年的元宵节当晚,都会吸引着数万人潮到平溪参与盛会。
早期商人在士林完成农产品买卖交易后,在附近的三脚渡装货,沿基隆河经过番仔沟转往淡水河,将货物运送到大稻埕、艋舺等地。
1909年,设立「士林市场」一直发展至今。过去的交易主要集中于妈祖庙「慈諴宫」之庙前广场,然而市场摊贩逐渐侵占庙宇用地,于是慈諴宫筑起围墙保留仅存的狭窄庙地,围墙只能任由摊贩使用。
1913年,兴建士林市场。
1998年,启用的士林市场被列为市定古迹。
1999年,士林市场进行规划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