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纽网专栏 >
漫笔人生 - 若缺
漫笔人生序
作者: 若缺
人气:
日期: 2005/9/3
活到六十多岁,在今日现代科学如此进步的社会,很少有人再说这已到晚年,甚至还有人科学地论证,六十岁是人生的第二个“青春期”。不过,对我而言,不知为什么,自从六十一岁退休,黄昏迟暮之感,不断而时时袭来。开始时,有一种闲置、和被抛弃的感觉;再而,内心无名地生发出一种没有依傍、飘摇随长风的心理上的不自在;再而,心如死灰,剩下了,不知不觉地总是在往惜岁月中踏步漫游。看了很有哲学思考和人生阅历的人写的书上说,老年人总是爱回忆往事,乃是衰老的征象。可是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在往事中倘佯。我又是总找借口原谅自己,比如我的烟令已经四十年,自愿和因形势所迫,不知戒过多少次,到头来,依然故我,原因就是自我谅解。我总想,到了人生这一时期,就让它顺其自然吧!况且回味与咀嚼人生,恐怕也是一种享受,哪怕全是痛苦!
事出偶然,也是必然。正当自己心情堕入人生低谷的当口,女儿又发出亲情的邀请,甚至不让申辩的召唤我们出国团聚。其实,我原本是不打算投奔女儿的,无论是哪个女儿。总觉得自己还有好多事要做。两年前,我们的两个女儿相继出国定居时,我还没有退休,甚至当时的心理状况十分良好,自我评价还是年轻人的心态,那怎么能抛弃自己的事业到国外闲居在家呢?所以,我当时就想,即便投奔儿女也是遥遥无期的事。可没想到,在不到两年后的今天,我真的,离开我事业的故土,跑到,那么遥远的,世界的那一端的,南太平洋的,美丽岛国,闲居起来。
这闲居的滋味,只有闲居的“这一个”才能说得清楚“这一个”自身的感受。不,恐怕连他自己也不能完全说清楚!“闲居”是一种工夫,必须练就一种心境。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象晋人陶潜就敢说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以他能“归耕”,他能“世外”。在我看来,古今真正做到“闲居”的人,恐怕他是第一人!一般人谁又能不受世俗的牵累?谁又能与山林为伍,不食人间烟火?在他是一种“享受人生”,而对一般凡人,特别象我这凡而又凡的人来说,“闲居”岂不成了“人生的牢笼“?不过,话又得说回来,人活到一定分上,当他再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需要随遇而安的时候,人这种动物真还是很有适应能力的。适应者,磨练也。所谓练就一身工夫,对于拼搏事业者而言,那是一种本领,是取得事业成功的本钱;对于“闲居”者而言,岂不是在时光冉冉地消耗中,不知不觉进入一种高超的----不怕你不就范,不怕你不低头,不怕你灵魂颤抖,不怕你死去活来,不怕你“叩天门”呼救,不怕你尽力挣脱呐喊的,自然而然的“恬淡的”心境。其实这种心境与陶渊明的心境岂不有天壤之别?陶隐逸公真乃庄门之后生,一般人又如何能效法做到?不过,即便象我这凡夫俗子,尽管被动,亦练就出这样一种等而下之的工夫,进入这样一种心境,也算很不易的了。我为此欣然庆幸,真有一种苦去甜来的感受。
我的一位莫逆之交早就“冷嘲热讽”,而又真诚地对我不止一次说过,我这一辈子没有受过什么真正的磨难,没有经历过非人的摧残,一直在顺境中走过了人生之旅。我无法反驳而只有证实他的衷心的结论。他的话就象法庭上第一证人那样,有理有据。可是我要说,对于一个特定时代造就而成的、尚未泯灭人性、活生生的在“顺境”中走完了他的青春、走完了他的壮丽年华的人来说,在所谓“顺境”的经历过程中,特别是在他老来“顿悟”后,他的那些心灵上的,别人无法替代的“折磨”和心灵的苦痛,哪个不是当事人能够说得清楚?哪个不是当事人能够体味出他的痛楚?在我已经进入人生恬淡佳境的此时此刻,我正是要把自己的人生之旅的感受,不加修饰的,不加人为阻碍的,不加伪装而赤裸裸的让它流淌出来。这是一种对人生的参悟,也许具有感愤与心平气和相融合的一种特殊的“魅力”!
这不是写给别人看的书,所以,它无须装模作样!
这不是需要文字的书,在这无字书的字里行间,只有我自己得到心灵上的平静与满足、我真正的朋友对我的理解也就足够了!
如果说,老年还是一个值得珍惜的人生阶段,那么,就让我毫无顾忌地做一次主宰自己人生的心灵漫游吧!
以上是谓序!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