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一出,灰蓝色的天空就淡了下去。
这还算不上是一个满月。它穿透如水的夜空直抵地面,我们便沉浸在如水的月光里。远处,近处,山、树、房屋被秋雾浸润般渐渐变得朦胧了起来。夜很静,静得出奇。没有一点声响。静此时成了声音的源头,声音却成了静的化身。声音静得让你害怕。它源至何方?大概是树上枯黄了的树叶白天被风吹掉了下来,现在,风停了,它企图重新换个姿势躺在地上,最好不要惊动其它的同伴。一只夜巡的野猎在屋顶上走动,不小心踩翻了一块瓦片,一只鸟受惊了,惆怅或亢奋地叫了一声,随即叫成一片。一滴爬上小草尖上的露珠在微风过处滑落了下来,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蛐蛐推动土块的声音,老鼠偷吃谷物噬咬的声音……这些声音给人带来种种莫名的幻想,因为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和人类的声音融合在一起,简直让你无从辩认。清新的空气是大地的呼吸,因为沉睡的大地一旦醒来——春天,你再到这个山乡来,就会目睹小溪一路欢歌高兴地流淌,岸边青草蔓延,无名的野花到处都是,路边的油菜花正擎着一片金黄色的天空,在微风飘撒开来,了出甜甜的清香。
有一位厨师朋友曾对我说,你最想吃啥,就说明你身上最需要啥。在当时只是一知半解,现在总算明白了。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翻过了几座不太大的山头,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村,走进这片心灵的月光,能照彻灵魂的镜子。在这洁净的月光下我欣喜若狂,我心想,这么多年久违了的月光,现在又见到了。城里没有月光。我们是在深刻感受了那句“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的歌词之后,专程从那个喧嚣的地方来觅月光的。
村子在山脚下,不大,它静静的躺在山的怀抱里,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是喀斯特地貌一个最为普通不过的山寨了。等到我们进村时,但闻几声稀稀疏的狗叫声,不见人影,只见农家小屋的窗子后面透过的昏暗的灯光,隐隐地述说着人间的气息。我们从小村里出来的时候,也经过了这样的几户人家,隔着木板墙,我们还听到了老人骂怪小孩的声音,仔细一听,还能听到瓷器碰撞的声音。走过不远处,又是一户农家,还没走进,一股草料混合着牛粪的气味弥漫了过来。这个村子,家家户户都养牛,无论是黄牛还是水牛。在这样的村子里,牛是最为普遍的了,对于农家来说,也是最为有用的了,牛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与土地并列在一起。在这样的夜晚,牛在小院里吃着添加的草料,人在屋子里说着话,估计明天该栽种苞谷了吧!明天要做的事,要借几头牛?要请几个人?必须在头天晚上就定下来。在墙外听着,他们说话的声音就像他们家门前流过的小溪透过卵石的过滤一般清柔,听起来是那样的轻柔,那样的富有韵致。随后我们来到寨子中间的一条石板路上,迎头碰上了一个穿着素衣的村姑,她是去会男友?还是去窜门?或者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去转告邻居?她看见我们就停了下来,不敢前进,显得有点别扭,但又不知如何是好,似乎她已看出了我们不是本地人。我想我们是给她带来了麻烦和恐慌。事实上,我们的到来必会使这个宁静的小村出一丝惊奇,就像一片树叶掉在池塘里,使整个水面荡起了一层小小的涟漪。
在村里很少见到村里的人,他们白天干活累了,晚上一吃完晚饭就上床睡觉去了,他们也需要休息。因为月光是属于他们的,他们也是属于月光的。要是一张凳子没提回家,或是农具在田间地角给忘了,他们会借着月光,提回凳子或找回农具。在这样宁静的月光里,他们有一种满足,一种没有欲望的满足。窗口透过朦胧的灯光,那一定是山乡学子在灯下夜读,他一定梦想着起出这贫乡穷壤的山乡,走向山外。多年以后,他也会回到这山乡里来,因为他要在有生之年找回那曾经丢失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