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中国航母在太平洋上面对的是什么? - 澳纽网专栏





首页 > 澳纽网专栏 > 《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中国航母在太平洋上面对的是什么?

作者: 文扬    人气:     日期: 2011/8/24


航母作为海军的一种特别武备,天生就只属于远洋,而不属于近海。因为航母的武器就是舰载机,在本土岸基飞机作战半径范围内活动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进入了远洋水域,它才可以作为飞机的海上起飞平台发挥其远程打击的威力。

因此,中国的第一艘航母释放给世界的第一个讯息就是:中国人开始有了纵横世界海洋的海基打击力量。

现在只是刚开始,一艘航母,几艘核潜艇,一些远洋辅助船。可以预测,未来将会更多,比如3-4个和美国航母战斗群差不多规模的中国航母战斗群,常年在西太平洋上进行战略巡航。

套用地缘政治的术语,这就意味着中国有了在太平洋上的“势力范围”。

进一步设想,如果这个势力范围覆盖了“第一岛链”,跨越了日本本土,继而接近了夏威夷。如果中国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与美国的交叉重合…

问题出现了。

现在是中国第一艘实验性航母刚刚开始试航,美国还没什么太大反应,那么到了中国航母作战半径覆盖美国领土的那一天,美国还会坐视不管、无动于衷么?

如 果美国说,这不可以,只有美国可以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太平洋,你中国不可以;只有美国可以让其航母作战半径覆盖任何其他国家的领土,你中国不可以;只有 美国可以在全世界部署11个航母战斗群控制所有重要的地区,你中国不可以;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美国的特殊性源自哪里?美国行使世界警察职能的合法性源 自哪里?

在1997-2001年期间担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威廉·科恩关于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前沿部署有过这样的说明:“如果美国没有前沿部署,美国就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发言权,这么大的影响力。”

说得不错,但并未说透,因为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发言权”和“影响力”,那么这个理由就不太可能只适用于美国而不适用于中国,不能说只有美国可以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问题,中国就不可以有。

再追究下去,问题则归结为:为什么唯独美国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被认为是正统的、正当的、正义的、文明的、进步的、光明的,而别的国家则无缘这份殊荣?

早在19世纪末,其时的美国在世界海洋力量排行上还只位居老三,在国内还没有完成其西部边疆的开拓,就已经很超前地诞生了马汉的海洋战略思想,就已经出现了将海外防御部署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战略观念,就已经懂得了“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这种名正言顺的、理所当然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海洋帝国主义”,为什么体现在美国身上就不是问题呢?为什么世界各国也都默认呢?

探 究者会发现,马汉海洋战略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更大的思想资源,叫做Manifest Destiny(天定命运)。这是一个在美国文化中独有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地缘政治信仰,简单说,就是:美国的扩张是自由民主的扩张,因此是正统的、正当 的、正义的、文明的、进步的、光明的扩张,是上帝赋予美国人的神圣使命。

尽管Manifest Destiny这个词不再公开使用了,但作为一个在历史上起到过重要作用的思想观念,它实际上还在持续地发挥着影响。毕竟,今日美国仍然是一个基督教信仰 强烈的国家,今日美国的海上力量仍是马汉思想的体现,今日美国的对外政策也仍然带有“正义扩张”、“神圣扩张”的色彩。

或早或晚,中国的海军终将进入太平洋深处,终将与美国海军的活动范围重叠。当中美两个航母战斗群在大洋上相遇时,相互面对的是什么,相互如何认知、如何理解,将直接决定各自的行动。
寄语中国航母的舰长们,除了海军技术和战术知识之外,需要懂得的东西还有很多。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文章


巴尔的摩骚乱会让美国真正反省吗?

为什么要强调“一带一路”是“合唱”?

“一带一路”倒逼中国海军加速转型

“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兼与汪晖教授探讨“

中国话语一定是中国特色的

揭开西媒言论自由的另一面

李世默和“周末政治”新范式

美古关系正常化:意识形态“墙战”走入历史

大国外交并不以软硬为标准

新世代攻占政治舞台

习近平的“中华版和平承诺”

提前为香港占中做个总结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