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对网友“说几句”之评论的回应(一) - 澳纽网专栏





首页 > 澳纽网专栏 > 《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对网友“说几句”之评论的回应(一)

作者: 文扬    人气: 3803    日期: 2012/11/29


上周的《中国的胜利将是人民共和国的真正胜利》一文发表之后,海内外多个网站上都有讨论。老友毛芃在她主办的新西兰同人网上也转发了此文,并希望我能对其网友的评论作出回应。

因为这几天正在太平洋岛国旅行,上网不太方便,谢谢林爽老师用邮件及时转来了网友“说几句”的评论内容,使我可以借本周专栏的机会完整地回应一下。

“说几句”君认为,此文点题部分的最后三段,有值得商榷之处,并提出了4个问题,原文如下:

1、“甚至还通过‘革命内部的革命’摧毁了自己内部的官僚集团和文化精英。”,您确信官僚集团和文化精英已经被摧毁了吗?

2、“在全世界范围内比较,如果只按照平民化、人民化、去贵族化、去上流化、去精英化的‘实质民主’标准来衡量,说今日中国是世界上最为‘民主’的国家,一点不为过。”,您在此处民主两个字是加了引号的,那么您认为中国到底是民主了还是不民主呢?您认为中国已经是实质民主了吗?那形式民主又是什么呢?

3、“一个完全彻底的人民共和国,在老牌国家、贵族国家、富人国家的眼里最下等、最卑贱、最没文化、最没道理因此也最没有可能成功的国家,居然大大地成功了,全面地成功了”,您认为大大地全面地成功的含义是什么呢?经济的成功、GDP的成功就是大大地全面地成功吗?

4、“未来十年,二十年,全世界包括中国自己,都要面对这个问题,思考这个问题。人民共和国的真正胜利,最终胜利,自古希腊时代以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胜利,意义究竟何在?到底预示什么?”,您怎么就这么肯定,人民共和国最终就一定胜利?真的就能这么一帆风顺吗?

这四个问题都非常好,我也非常乐意回应。因为时间关系,4个问题分两次回答。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在这段中,我用“推翻了贵族性质的满清帝国”、“又推翻了富人性质的中华民国”、“甚至还通过‘革命内部的革命’摧毁了自己内部的官僚集团和文化精英”分别对应1911年辛亥革命、1949年共产革命、“1966-76文化大革命这三大政治事件,并将其视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连续过程,也就是当年康梁所说的“革命复革命”恶性循环。在这里,我将这一历史线条同时等同于中国近代以来一直在进行的“平民化、人民化、去贵族化、去上流化、去精英化”的历史过程。“革命内部的革命”一语,是《剑桥中国史》论述文革这段历史的分卷本所用的标题,我一直认为概括得非常准确。所以,这段话主要是指从辛亥革命到文革这段历史,至于近三十多年来重新产生的官僚集团和文化精英,则具有另外的性质,犹如废墟上重新搭建的新房子,荒漠上重新长出的新草木,与已经被毁灭掉的那些悠久之物已不可同日而语。就“文化精英”而言,其毁灭的彻底程度和重生之不可能如何衡量?在我看来,前者,章诒和称康有为的女儿为“最后的贵族”,可以视为一个标志。后者,连韩寒、于丹、易中天诸位,也都能冒出来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横扫当今中国的文化市场,算是一个标志。

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这个问题极有代表性,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会有此一问。在这段里,我只是承接上面一段的论述,直接给出了结论,未作进一步的解释。首先是因为我的时评文章在字数上有控制,无论题目大小,每篇都在2000字左右,绝不多写,言犹未尽的部分,找机会另文再议。此处也是这样,关于“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之划分,之比较,本身就是大题目,一本专著都不一定说得清楚,何况区区几百字。简言之,在我看来,西方民主制度最成功之处,就在于用表面上无懈可击、无从质疑的民主形式和程序代替了真正意义的民主,也就是平民、穷人对贵族、富人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均分。历史作证,这种真正的民主,在西方民主演进的最初阶段,是被视为洪水猛兽、万恶不赦的坏东西,没有一点好,只有共产主义理论家们,才敢把这种劫富济贫性质的均分说成合乎道义,甚至高尚神圣。最终,西方国家通过渐进的变革,成功地发展出政党轮替、全民普选、一人一票这种表面上公正公平的民主形式和程序,将平民和穷人的实质民主要求彻底约束住,与此同时,贫富两大阶级在财富和特权上的分配格局,则被完整地保护了下来。作为结果,穷人们只得到了形式,富人们则得到了实质。穷人们可以随便说、随便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甚至可以随便组党、随便参政(结社集会自由、参选自由),但富人们还是可以依靠他们雄厚的资本力量控制大局,继续享受特权、积累财富。

以形式民主为标准,中国肯定没有实现民主。但中国近代以来的一次又一次革命,的的确确就是洪水猛兽般的经济财富均分、政治权利均分。尽管,均分的结果恰如奥威尔在《动物农庄》和《1984》中所描述的,又制造了新的政治经济特权,甚至出现了比古代君主专制还要暴虐的领袖专制,但实质民主却也的的确确发生过了。

后两个问题,下篇再谈。(未完待续)

2012年11月29日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文章


巴尔的摩骚乱会让美国真正反省吗?

为什么要强调“一带一路”是“合唱”?

“一带一路”倒逼中国海军加速转型

“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兼与汪晖教授探讨“

中国话语一定是中国特色的

揭开西媒言论自由的另一面

李世默和“周末政治”新范式

美古关系正常化:意识形态“墙战”走入历史

大国外交并不以软硬为标准

新世代攻占政治舞台

习近平的“中华版和平承诺”

提前为香港占中做个总结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