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首页 > 编辑精选







英国新冠警报升级!实施宵禁 民众开始抢购厕纸(组图)




来源: (英伦房产圈)    2020/9/23 9:59:27
分享内容取自各大媒体, 观点仅供参考, 不代表本网立场!
最近,新冠疫情在欧洲已经有了“第二波”蔓延的趋势,英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天,我们就来集中说说疫情目前的发展趋势以及英国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英国疫情出现指数级增长,新冠升至“4级”,警报拉响...

鲍里斯公布的封锁计划:英格兰晚上10点餐厅酒吧宵禁!更多场合必须要佩戴口罩!持续6个月!

鲍里斯新封锁措施引发争议,有人担心影响经济...

伦敦市长计划在伦敦推动更加严格的封锁措施...

英国再现“恐慌性抢购”,民众提前为疫情做准备...

【新冠疫情升至“4级”】

昨天,英国的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已经从前一天的3,899例上升到了4,368例,新增死亡人数也达到了11例。

而从7天移动平均值来看,英国的新增确诊病例数是完全呈指数型增长的。目前这一数值为3,899例,相较于一周前增速为31%。



截止目前,英国官方统计的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达到41,788人。从7天移动平均值来看,如今英国每天有22人死于这种疾病,而上周一的时候这一数值在11到12人之间,这意味着新冠死亡人数也在一周内翻了一番。



住院人数方面,上周六,英国有204名新冠患者入院接受治疗,7天平均入院人数从两周前的65人增至187人。

也就是说,新冠住院人数也在两周内也翻了两倍,增速不可谓不快。



确诊数、死亡数、住院数在短短两周内都出现了急剧增长,也难怪,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伦斯爵士会警告说,如果继续任由疫情蔓延,英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将保持每7天增加一倍的恐怖速度。

而这也将意味着,到10月中旬,英国有可能面临着每天新增5万个病例的严峻形势。



假如真走到那一步,NHS的压力将不言而喻。

那么,英国届时有没有可能通过“集体免疫”来“硬抗”第二波疫情的肆虐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根据英国官方的统计数据,目前只有不到8%的英国人体内产生了新冠病毒的抗体。



也就是说,一旦任由疫情自由发展,最终到了难以遏制的地步,英国面临的只能是一场“灾难”。

好在这里所说的“最坏情况”只是科学家们的理论推演,法国和西班牙的“第二波”疫情要比英国早得多,现在也没有到上面所说的那种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英国疫情发展的担忧。

如下图所示,西班牙和法国的疫情发展要比英国早的多,这也能为英国政府制定抗疫策略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参考价值。



而且,还有专家认为,“第二波”新冠疫情不会像第一次那样致命,因为NHS的医生们在治疗这种疾病方面已经有了经验,他们将做得比以往更好。

但这毕竟只是推论,没有人愿意真的拿自己的生命去做一番验证。

不过,对于“第二波”疫情在秋冬季的迅猛发展,科学家们早有预料,一方面,是因为冠状病毒的传染特性,秋冬季本就是高发期;另一方面,则源于人们的“逆反”心理。

在经历了第一波疫情的肆虐以及封锁措施后,人们对于恢复正常生活的渴求和愿望是与日俱增的。

眼看着就要过上正常生活了,这时候,很少有人会因为担心疫情反弹而去遵守政府的“社交距离”政策,尤其是热衷社交、户外和泡吧的年轻人们。

即便是警察们集体出动,通过劝解、罚款等措施,也阻挡不住年轻一代们在沙滩上晒太阳、在酒吧门口排队聊天的热情。

而官方的最新统计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在第一波疫情来袭时,我们都知道,养老院成为了重灾区,70岁以上的老人成为了最易感染病毒的年龄区间。

但从新一波疫情目前的感染情况来看,年轻人反而成为了“主力军”。

如下图所示,黄色和蓝色的线分别代表着“20-29岁”和“30-39岁”的年龄区间,在“每10万人感染病例”统计中分列第一和第二。

结合之前媒体爆料的英国年轻人“屡禁不止”出去玩,甚至不惜游行抗议“要自由”,就不难推导出如今的状况了。

有鉴于此,英国政府也迅速做出了反应,已经将新冠疫情的级别由之前的3级提高到4级。

对于不太了解这个“五级预警”制度的人,房产君在这里做个简单科普:

3级代表的是疫情正在普遍流行中,且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这个时候政府要做的是逐渐放松社交疏远等限制措施;

而4级代表的是疫情在普遍流行中,但传播速度很快,呈指数型增长,此时政府就要继续维持社交疏远等限制措施了。



总而言之,英国政府此次给新冠“升级”,至少表明了这样一种态度:政府要收紧限制措施了,不会再任由民众们“要自由不要命”地出门聚会,也不会任由第二波疫情就这么发展下去了。

而据英国媒体爆料,鲍里斯已于今天早上组织召开眼镜蛇委员会紧急会议,来讨论实施新的封锁计划。

那么,这份备受关注的封锁计划都包括些什么内容呢?

【鲍里斯的防疫新政策出炉】

有些人认为,昨天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爵士的“危言耸听”是在为鲍里斯的新计划提前做“宣传”,这也让媒体和民众们加大了对这份新计划的关注度。

而且据《泰晤士报》爆料称,对于如何实施新的封锁,鲍里斯的内阁也是“意见不一”。

卫生大臣汉考克,内阁办公室部长迈克尔·戈夫都希望鲍里斯立刻采取“果断的”行动,而财相里希·苏纳克和内政大臣普里蒂·帕特尔则主张采取更为谨慎的措施。

而在今天英国时间中午12点半,鲍里斯正式公布了新的封锁计划,各大媒体也纷纷进行了报道。

鲍里斯直言表示:

“如今,住院的人数翻了一番,随着冬季的到来,情况只会变得更糟。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危险的转折点,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避免出现更糟糕的结果,拯救生命,保护NHS,保护经济。

尽管措施会影响到一些企业,但为了大家的安全,还是必须采取行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下,此次鲍里斯公布的封锁计划都有哪些内容:

宵禁:本周四起,英格兰的酒吧和餐馆在晚上10点后关门。

酒吧和其他娱乐场所只允许为有座的顾客服务,站着饮酒的人禁止聚在一起。一旦被发现违规,将被罚款!

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在家工作。

学校将被允许继续开放。

更多场合必须要佩戴口罩:包括酒店、零售部门的员工、乘坐出租车的乘客。

婚礼方面,参加婚礼的宾客人数上限从30人削减至15人。

让公众重返体育赛事和会议中心的计划也被暂停。

英格兰街头增加巡逻,以查处违规者。军队如果需要也会配合警察采取行动。

鲍里斯还表示:

以上措施 ,只有在人们遵守的情况下才会发挥效用。对于那些违规者,将有更严格的惩罚。不戴口罩的或者违法6人聚会禁令的处罚将提高到200英镑。不隔离的1万英镑罚款也适用于企业。

如果所有这些措施都没有效果,我们保留采取更严格措施的权利!当然,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只有我们的措施起到效果,我们才会避免到那一步。

根据情况,此次限制措施可能持续6个月之久。

疫情已经成为了生活中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我们必须告诉民众,与病毒的斗争将继续下去。我们需要在挽救生命与保护工作、维持生计之间取得平衡。不少人觉得病毒会自己消失、并认为自己不会得病,盲目的自满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毁灭。



对于鲍里斯的新措施,工党领袖Starmer表示:

我们大力支持!我们从痛苦的经历中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首相的新措施是正确的。



随后,他话锋一转,指出这些限制措施是必要的,但并非不可避免的。

不少家庭担心政府没有明确的策略,很多人被告知复工,但随后又被通知在家工作。

未来会对那些受这些措施影响最严重的人提供哪些帮助?

对于Starmer的发问,鲍里斯回应道:

“首先感谢对政策的支持。我们未来会对企业方面继续伸出援手。我们需要平衡各方面,做出最终决定。”

随后,更多议员向首相提出了问题:

当有议员提出延长政府带薪休假计划的时候,鲍里斯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表示他的目标是尽一切所能让企业能够继续运转。

当议员提出要更关注心理疾病人群时,鲍里斯表示,疫情期间,我们已经在心理健康方面投入了额外的资金,并且总体上增加了资金。之后也会更关注这一块。

当被问及确诊人数多久翻一番的时候,鲍里斯表示:

昨天医疗官和科学顾问告诉我,新病例翻倍的速度可能在7到20天之间。时间可能会长也可能会短,目前我们认为,大约7天翻一番。

当被问及如何帮助自雇人士度过难关时,鲍里斯表示,贷款和拨款已经扩展到经济中每一个可以想到的领域——我们当然会做得更多。国家必须在允许经济繁荣的同时降低R值。

【鲍里斯新封锁措施引发争议】

这份新的封锁计划一经面世,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有人赞同这份计划,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限制太过了,还有人担心这样的封锁会让本就遭受“重击”的英国经济一蹶不振。

一位政府科学家表示,晚上10点对酒吧和餐馆实施宵禁只会导致一种结果——让喜爱喝酒的人在别的时间段“扎堆”,对保持社交距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而英国财政部也担心,除非病毒的传播量显著减少,否则封锁可能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这样做的经济成本会很高。

Capital Economics机构也警告称,今年年底前对餐馆和酒吧实施的宵禁将在这段时间内造成大约45亿英镑的经济损失。



一个酒吧连锁店的负责人说道:“我们刚刚重新开业,这个时候对行业实施进一步的封锁,这让我非常、非常担心”。

但英国政府却坚持认为,这样的封锁措施是控制R值(衡量新冠病毒传播速度的指标)的必要举措。

一位政府发言人表示:

“这样做对经济造成的损害最小,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以后会有更大的经济损失。

没有人会低估新措施将给许多个人和企业带来的挑战,我们知道这并不容易,但我们必须采取进一步行动,控制病毒传播,保护NHS。”

【伦敦市长拟推动更严的封锁措施】

在鲍里斯制定全国计划的同时,伦敦市长萨迪克·汗也计划在伦敦推出更加严格的封锁措施。



萨迪克·汗之所以有这样的诉求,是因为伦敦最近的疫情形势。

由于人员更加密集,公共场所众多,伦敦的防控难度也更大,而最新数据显示,伦敦有20个行政区的新冠感染率比一些已经受到封锁限制的英格兰地区还要高。

其中,Redbridge(34.2例/10万人),Hounslow(32.5/10万人),Barking and Dagenham(29.3/10万人)是首都疫情最为严重的三个地区。



鉴于此,萨迪克·汗一直有意在伦敦实施更加严格的措施以控制疫情传播。

据媒体报道,萨迪克·汗已经提出了一个“15点新冠防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希望大家在伦敦所有的公共场所都佩戴口罩;

晚上10点对伦敦所有的酒吧和餐馆实行宵禁;

进一步限制人们的生活,包括限制葬礼和婚礼;

呼吁伦敦市民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在家工作。



据悉,萨迪克·汗已经和卫生官员们讨论了这些计划,至于具体是否会实施,也将于近日揭晓。

【英国部分地区又现恐慌性抢购】

最近,在英国政府的“吹风”和各类“大动作”下,英国人民彻底慌了......

由于担心突如其来的封锁,英国各大超市又上演了几个月前的一幕——恐慌性抢购。

人们蜂拥而至超市,抢购日常用品,很多超市的货架也被一扫而空......





其中,意大利面、罐头、面粉、卫生纸,冷冻食品成为了抢购潮中的大热门......

网上也有很多人分享了关于“恐慌性抢购”的消息......

“约克郡的那些自私的人已经开始恐慌性抢购了”



“刚下班,就看到那么多的人在抢购。拜托别这样,根本没必要!”

“恐慌性抢购又来了!刚去Costco加油,没想到排队的队伍都已经到停车场了”



“在我们当地的乐购超市,已经有一半的货架是空的了……”

“超市又被挤爆了,恐慌性购买回来了吗?我只是想买一点鸡肉,也许,如果我们能得到一些明确的指示,大家也不会这么崩溃了。”

对于这种情况,很多超市也呼吁大家理性消费,不要囤货,因为目前的疫情暂没有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而且,经过上一波疫情的考验后,英国超市现在的库存充足,配送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话说回来,民众的行为也能反应出英国疫情升级的局面,而当下大家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护好自己。

最后,房产君也衷心希望英国能够尽早阻断疫情传播,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


声明:本网转载注明“来源:XXX”的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内容仅供参考。




更多编辑精选新闻
河南郑州首现高隐蔽性确诊病例...8次核酸才显阳
我爸妈身家百万!美国男子大闹航班,袭胸还打空乘(图)
胡锡进:华盛顿这个栽赃中国的阴谋即将走到高潮(图)
上海电气离世总裁妻子:黄瓯数日前曾割腕未遂(组图)
一战成名!奥运会年纪最小的运动员在战火中打球
美军指控大兵放火烧准航母:63人伤,损失$30亿(图)
得州小面包车竟载30人撞电线杆,至少11死13伤(图)
比尔-盖茨:我的确错了,不该和爱泼斯坦打交道(组图)
打了疫苗仍染新冠?美国突破性感染机率揭晓!
Delta+登陆 疫苗无效果 加国卫生官:未来半年很难!
自然杂志:未来8年 7.58亿人都将经历更大洪水(组图)
2021,集体触礁!中国大卖场大时代的没落(图)
不要了!德国捐赠全部尚未交付的阿斯利康疫苗 (图)
重磅!上海宣布小学不进行期中考试,禁止全区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
丹麦一牧师杀妻溶尸 作案手段竟是看美剧学的(组图)
美国日增破10万确诊 佛奇警告“入秋恐翻倍” Delta占9成
中国到美国集装箱运费暴涨! 飙升了逾500%
比特币大迁徙:中国"挖矿者"们决定奔赴这个"新天堂"
以色列研究称辉瑞疫苗可能引发这类副作用!后果严重!
Fed副主席透露 美国今年就会宣布缩减QE规模
莫德纳疫苗第三期临床数据分析出炉 正研制变异株追加剂
CNN的科莫难题:明星主播与他丑闻缠身的政客兄长
中国发重磅讨美檄文:美国,给我听好了!
吴亦凡家庭疑被曝光:妈妈武大毕业父母皆高知
德尔塔毒株大考验 挑战中国代价昂贵的封闭措施
多位接近上海电气人士:总裁黄瓯系跳楼自尽
惊人发现!美国2008年已人工合成SARS样冠状病毒
针对德尔塔变异株 中国多地发布通知:一律关停!(图)
澳军悄悄公布“滥杀阿富汗平民”处理结果,就这?(图)
饭圈乱象背后是流量至上,畸形导向下的资本黑手(图)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