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后,中国歼-10C战机备受关注

军事 国际参考 国际新闻

题图:巴基斯坦声称中国歼-10C 战斗机击落印度飞机后,中国歼-10C 战斗机成为焦点。图片 / Getty Images

(《澳纽网》综合法新社编译报道)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近期于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为期四天的冲突后,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的歼-10C战斗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尽管专家们对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得出明确结论持谨慎态度,但此次冲突为评估中国军事装备的实战性能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巴基斯坦声称击落印军战机

此前,拥核邻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互射导弹、出动无人机并进行炮火交锋。冲突期间,巴基斯坦对外宣称其装备的中国制造战机击落了包括三架法国“阵风”战斗机在内的六架印度飞机,这一说法一度被一些观察人士解读为中国军事实力崛起的象征。

Nuclear-armed neighbours India and Pakistan exchanged missiles, drone action and artillery fire for four days on the Indian side of Kashmir. Photo / Getty Images

拥有核武器的邻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印方一侧连续四天互射导弹、无人机和炮火。图片 / Getty Images

冲突停火一周多后,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访问其最大的武器供应国中国,两国供应的武器性能无疑成为分析人士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

广告 | Advertisement

在澳纽网做广告 | Advertise with us

专家谨慎评估中国军备表现

然而,接受法新社采访的专家们提醒,由于缺乏确凿信息且冲突范围有限,因此很难就中国装备的性能得出确凿结论。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莱尔·莫里斯(Lyle Morris)表示,尽管如此,“这仍然是国际社会在战场上评估中国军事硬件对抗西方(印度)硬件的难得机会。”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高级研究员西蒙·韦泽曼(Siemon Wezeman)向法新社指出,虽然中国每年在国防开支上投入数千亿美元,但其作为武器出口国的地位远低于美国。他补充道,中国的无人机被用于反恐行动,其武器也曾被沙特阿拉伯用于也门以及非洲国家对抗反叛势力。但韦泽曼强调:“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个国家首次在与另一个国家的行动中,大量使用多种类型的中国武器。”他提及两伊战争中,双方都曾使用中国武器。

广告 | Advertisement

在澳纽网做广告 | Advertise with us

歼-10C首次实战亮相

根据冲突与军备研究机构SIPRI的数据,巴基斯坦约占中国武器出口总额的63%。在最近的冲突中,巴基斯坦使用了歼-10C“猛龙”和JF-17“枭龙”战斗机,并配备了空对空导弹。其中,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re)的孙韵(Yun Sun)指出,这是歼-10C首次投入实战。

伊斯兰堡的防空系统也使用了中国设备,包括红旗-9P远程地对空导弹系统,并部署了中国雷达以及武装和侦察无人机。总部位于多伦多的“夸瓦防务新闻与分析集团”(Quwa Defence News & Analysis Group)创始人比拉尔·汗(Bilal Khan)表示:“这是巴基斯坦大部分军队首次在持续的战斗中,主要依赖中国武器作为其首选。”

印度未证实飞机损失

印度方面尚未正式证实有任何飞机损失,尽管一位高级安全消息人士向法新社透露,有三架喷气式飞机在印度本土坠毁,但未说明型号或原因。“阵风”战机的制造商达索公司也未对此置评。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詹姆斯·查尔(James Char)指出,“阵风”被认为是欧洲最先进的喷气式飞机之一,而歼-10C“甚至不是中国最先进的”。但查尔认为,如果巴基斯坦的说法属实,“这并不令人惊讶……考虑到‘阵风’是多用途战斗机,而歼-10C专为空战而生,并且配备了更强的雷达。”

然而,“夸瓦”的汗指出,中国的防空系统“似乎没有巴基斯坦空军所希望的那么有效”,此前印度声称在东部边境城市拉合尔附近击落了一套中方防空系统。SIPRI的韦泽曼表示,如果属实,这将是“更大的成功,并且足以弥补过程中一些飞机的损失。”

广告

Advertise with us

中国军工企业前景与挑战

在空战报道传出后的几天内,歼-10C制造商成都飞机公司的股价飙升超过40%。史汀生中心的孙韵表示:“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中国承包商获得更多订单。”

然而,美国智库“国防优先”(Defence Priorities)的詹妮弗·卡瓦纳(Jennifer Kavanagh)指出:“中国军工制造商需要时间进行重大调整,才能使中国成为一个主要的武器出口国。”她特别提到中国“无法大规模生产某些关键部件,包括飞机发动机。”

韦泽曼认为,股市“反应过度”,因为“我们仍需观察所有使用过的武器的实际效果,以及这是否真的意味着什么。”分析人士还表示,即使有更多数据浮出水面,此次冲突仍然未能揭示中国军队自身能力的太多信息。中国自身的系统和武器远比其出口的更先进。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r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布莱恩·哈特(Brian Hart)告诫,不应“过度解读”最近的事态发展。他解释说:“我不认为你可以直接比较这些中国制造的系统在不同环境下对抗美国等更先进对手的表现。”他总结道:“由于数据点数量少,且我们对双方人员的熟练程度和训练情况知之甚少,因此很难得出明确结论。”

分类: 国际新闻

(即时多来源) 中英国际要闻 English/Chinese World News

广告 | Advertisement

在澳纽网做广告 | Advertise with us

 2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