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纽网>》综合报道) – 由新西兰政府斥资2900万纽元参与的气候监测卫星“甲烷卫星”(MethaneSAT),已与地面失去联系,其项目主导方表示,该卫星恐怕已“无法恢复”。
该项目由美国环保协会(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EDF)主导,旨在通过卫星点名和揭露那些向大气中泄漏致暖气体甲烷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新西兰政府的投资,则旨在借此机会发展本国的航天产业。
广告 | Advertisement
在澳纽网做广告 | Advertise with us
一波三折:项目早已问题不断
EDF在一份声明中确认,地面任务操作团队于6月20日与“甲烷卫星”失去联系,在尝试所有恢复通信的方案后,于今日上午得知卫星已失去动力,很可能无法恢复。
然而,这颗卫星的命运似乎早有预兆。自发射以来,该项目一直备受延误困扰。更严重的是,卫星本身也出现了技术问题:
- 太阳活动:由于太阳磁场周期达到峰值,强烈的太阳活动曾多次导致卫星进入“安全模式”,每次都需要地面团队小心翼翼地进行重启。
- 推进器故障:卫星上用于维持高度和操控飞船的三个推进器中,有一个出现了问题。
这些此前未被充分披露的问题,解释了为何该卫星在今年3月时,其控制权不得不从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交还给其位于美国的制造商,而不是按原计划直接移交给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
广告 | Advertisement
在澳纽网做广告 | Advertise with us
透明度受质疑,批评者称“早已亮起红灯”
此次彻底失联,也让外界对该项目此前在信息透明度上的质疑浮出水面。
- 早在去年10月,当媒体询问项目进展时,EDF曾表示卫星表现符合预期,没有“超出预期的特别并发症”。
- 然而几个月后,EDF才承认卫星在移交控制权上遇到了“挑战”。
- 新西兰航天部长朱迪思·柯林斯(Judith Collins)和政府航天局此前在被问及项目问题时,均以“保密”为由拒绝回答。
奥克兰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理查德·伊斯特(Richard Easther)是该项目缺乏沟通的批评者之一。他于今日表示,新西兰需要进行一次“不追究责任”的审查,以理解“新西兰是如何无视了这么多关于甲烷卫星操作的危险信号的”。
“对于在这里辛勤工作的人们和新西兰科学界来说,这是一场悲剧,”他说。他批评该项目“即使在航天器出现重大问题后,仍在不断发布乐观的宣传”。
广告
Advertise with us
主导方称任务仍是“巨大成功”
尽管卫星最终失败,但项目主导方EDF在声明中仍坚称,该任务在科学和技术成就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EDF表示,通过“甲烷卫星”,他们获得了关于甲烷释放分布和数量的关键见解,并开发了前所未有的数据解读能力,这些成果将对其他卫星任务有价值。他们承诺将继续处理已从卫星上取回的数据,并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更多全球油气产区的排放数据。
(即时多来源) 最新英语科技新闻 New Zealand English News 分类: 澳纽资讯(即时多来源) 新西兰英语新闻 New Zealand English News


广告 | Advertisement
在澳纽网做广告 | Advertise with us
1,54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