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华裔女孩的牛津路 - 新西兰的华裔女孩Cynthia

   作者:Sherman

 

进入2018年的第十天,新西兰的华裔女孩Cynthia 的心一下子就漂浮起来,因为过了这天,她的电子信箱里随时可能出现牛津大学的通知,不论是Yes还是No。


2017年12月,在牛津大学做完面试后,Cynthia的心并不像爸爸那样笃定。爸爸听她讲述了面试过程后,很自信地对女儿说,你的表现很好,肯定过了!


Cynthia的爸爸常驻在国内,是一家新西兰公司在中国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考官面试过无数应聘高级职位的人。


他的判断是对的,Cynthia在1月10日早上,收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她立刻激动地跳到爸妈面前,大喊到,我被牛津录取了!然后紧接着问,你们有钱吗?因为学校录取信后面附着学费的清单。爸爸连忙说,有钱有钱!


Cynthia的妈妈Jane,是学校华人家长会的前主席。她在为女儿高兴激动之余,还有些恍惚:“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一下子成了自己的?



这是多么令人心动的一幕!


Cynthia是我女儿学校的学姐,比女儿高两个年级。她出生在新西兰,3岁去中国,从幼儿园读了四年小学后,又由妈妈陪伴着回到新西兰读书。


一开始,她和刚来的小留学生一样,最头疼英文。她被老师安排一直补习英文,一直到八九年级。不过,时光荏苒,变化万千!在去年IB的结业考试中,Cynthia取得了44分的超级高分(45分是满分)!全球屈指可数,又被世界顶尖的牛津大学录取,将在牛津大学学习生物化学专业,并且是本科和硕士连读!


Cynthia的好消息很快传遍了校园。以重视子女教育闻名的华人家长们也都备受鼓舞,自己孩子所在学校的华人孩子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大家一起激动起来,纷纷希望牛津高材生Cythia做一次分享。


戊戌年大年初二,在全校200多位华人家长和学生的期盼下,Cynthia为大家介绍了她的牛津之路。




关于学习方法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是Cynthia传达出的强烈信号。


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求学的过程成了极为有效的自主学习。在很多家长还担心自己孩子学习不主动,来喜欢打游戏的时候,她所要面临的是要如何最有效地分配有限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能。


在她的分享当中,有几点学习方法,让我很受启发的。虽然我现在已经过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学习是一生不停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嘛!



学会要能说出口


Cynthia自己有一个特别独特的学习方法。


在课上学习完后,她经常在家里自言自语,

说的内容就是课上学习的知识点。


她觉得这样的方法对自己梳理知识点特别有帮助。有时候发现,讲着讲着有点讲不下去了,或者发现某两个点之间逻辑联系不是特别紧密。这时她就停下来,再翻翻书,看看资料,搞清楚了,再继续讲,直到通顺了为止。


通过这个方法,她能够很好地串讲所学的知识点,把知识变成了自己的,而不再是书本的,老师的。


做笔记不是抄板书


做笔记,一般大家觉得就是老师课上讲什么?要把老师板书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Cynthia的做法不同。


上课的时候,她一般会非常集中注意力。记笔记只是寥寥几笔,而不是大段抄写老师的板书。她真正做笔记的时间是在回家复习之后,把知识点用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这些学习笔记一页页地积累,时间久了就是厚厚的一摞,成为她的学习财富。


在高中IB的两年中,她就算是回国旅行也会带着这厚厚的学习笔记。对她来说,这是比书本更好的复习资料。



复习不只在考试前



多数学生是在考试之前才进入紧张的复习状态,而Cynthia分享了她不一样的心得:复习要经常性阶段性地进行,而不只是在考试之前。


这体现出她对待学习的态度,复习是为了掌握所学,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不难想见,这样定期的复习,一定对扎实掌握所学的内容有很大帮助。


带着疑问去听课


Cynthia 会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下面要学习什么,简要了解之后,产生自己对即将学校的章节和知识点的疑问,然后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


大家可能都明白课前要预习的道理,但如果能在预习阶段产生问题,对学习效果帮助更大,这让Cynthia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其实,在学习过程中问不出问题,并不表示全懂了,都会了,而情况可能恰恰相反。问不出问题可能标志着学生没有进行主动思考,不会主动学习。


主动的学习都是带着探究的问题进入到学习过程当中的。


试想有这样两个学生。


一个学生,在课前先了解学习的知识点,问自己这些知识点和其前后章节的知识有什么联系? 这些知识点的重要性在哪里?它在什么领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样带着疑问,如果课上老师所讲并没有回答这些疑问,这时再进行课堂提问,课下课上有机结合,学生就站在主动的高度,把学习的过程尽在掌握。


另一个学生,看似态度认真,但是对所学内容不明就里。只是觉得老师讲的对考试成绩应该有帮助,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内容,努力把老师讲的内容都记下来,争取理解,学会。这表面看起来已经挺积极了,但实际上还是被动学习,等着接收别人提供的知识,效果和主动学习的差别不言自明。


暂时低分不气馁


Cynthia时常晒出自己的成绩单,尤其是刚刚开始在新西兰读书的阶段。一开始,她的成绩也不是科科都是高分优秀。到了两年的IB学习中,她的成绩并不是一路高枕无忧,也有些低谷。


比如她有一门课,最初的考试在20分的满分中只得到9分。另一门知识论课程,她第一年基本都还摸不着头脑。但是她没有气馁过,一路坚持下来。


本着要做到自己最好的精神,Cynthia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令自己骄傲的成绩。



关于选课和专业方向


IB文凭的课程选择和专业方向的选择是让很多学生(甚至家长一起)头疼的事情,Cynthia也不例外。


听了Cynthia的心路历程,觉得选课纠结好像真的是大家都会碰到,很正常。不用着急,船到桥头自然直。


暂时的迷茫很正常


Cynthia即将在牛津大学学习的是生物化学专业,这可不是她从小立下的志向。


她在进入12年级时,根本不确定自己将来的专业方向,只是有很多可能。可能学习艺术,也可能学建筑设计,也可能学习和科学相关的专业。


到12年级底,她才决定选择了科学,而非艺术的方向。而直到13年级13年级的年中才决定要报考生物,化学专业的。


报考条件要明确


在确立了大概的所学方向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了解那个专业的报考条件。


Cynthia说,在她刚进入IB学习后几周,发现几所她心仪的大学的专业都要求考生学习两门科学课程,而IB一般的选课要求是,如果你选择了艺术课就不能选择两门科学课,而她偏偏喜欢艺术,选择了艺术课。


她后来花了很大力气,在老师的协助下,向IB组织申请进行特批,批准她将一门人文组类的课程换成一门科学课,这样她才有机会报考英国她心仪的学校。


得到IB的批准后,她要在落了半年课的情况下参加考试,压力可想而知!能够赶上进度还多亏了她的自学能力!


在这一点上她是幸运的,因为很及时地了解了专业上的报考要求。


她谈到有些同学希望学习经济,到准备申报时才发现英国很多大学要求考生必须在中学选修高阶数学!而这些同学并不知道,造成无法报考自己理想的专业或者学校。



关于面试


对于多数人来说,牛津的面试是一个神秘的环节。也有家长特别提问关于面试时的问题以及她的回答。


我听了Cynthia关于面试的介绍,感受很深的是,牛津的面试是世界顶尖的级别的人在坐而论道。而Cynthia自己也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对待面试,而没有把它当做一场单纯的考核,而是为自己能够和顶尖的人一起研讨问题而感到开心和自豪。


面试的过程特别简单。提前发给考生一篇学术文章,自己先学习一下。到面试那天,带着自己的学习笔记,围绕着导师提出来的指导问题,和面试官进行讨论。这些面试官就是将来学生的导师,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分析能力,还可以感受到考生对这个专业的热衷程度,以及在遇到难题时,考生能不能通过点拨,找到新的方向和突破。


她说,这样的面试讨论完全针对于学术课题,对不相干的事情,比如你的家庭背景什么的,根本不关注。


关于家庭环境


一个优秀的孩子,其家庭环境是成长环境中的重要一环。


在问答环节,我向Cynthia提问,父母做的哪些事情帮助她成长为具有今天的成就。Cynthia给出的答案可以总结为做朋友和不强迫。


做朋友


Cynthia坦陈她不会对隐瞒父母什么事情,因为他们都是可以当做朋友一样来沟通的。父母不会因为她做错什么而责骂,更不会因为哪门成绩考的不理想而怪罪。


不强迫


父母对她没有强迫,从来没有一个劲地想让她上某个培训班,也没有强迫要求哪门课必须考高分。


她妈妈Jane补充道,我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女儿,没想到有这样的高水平!作为妈妈,女儿远走高飞,我放心了。作为母亲,她的信条是相信孩子。


在分享会结束之后,我还有幸和Cynthia的爸爸聊了几句。他虽然因工作原因常驻国内,但对女儿的成长相当尽心。女儿学习所处的阶段,甚至对某些论文的要求都有充分的了解,还能和孩子进行沟通探讨,在必要时进行启发,不仅是父亲,更是良师益友。现在他对女儿的成就很满意,但他知道牛津的生活将是对女儿的一个新的挑战。




长达两个小时的分享,我竟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作为200多位听众中的一位,面对着这位青春美丽的华裔少女,听她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我感到非常享受。对我,这种享受并不是来自于她的牛津光环,也不是她考了接近满分的IB成绩,而是来自于她不骄不躁的那份知性、自信笃定的那份从容,以及对他人异见的那份尊重。


她自己也说,牛津不是目标,而是为了在更高平台上做到自己的最好!


感谢Cynthia的无私分享,让我有机会感受到了一位优秀华裔青年美好的状态。看到她,我想起了IB教育体系的使命宣言中有类似这样的一段:


我们培养活泼热情的终生学习者,他们懂得别人有权与自己不同。他们富有探寻精神和丰富的知识,他们关心尊重他人,也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


他们将创造一个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












鸣谢:


Jane Liu 女士(Cynthia的妈妈)提供照片

更多

惊艳!28岁就任副教授 “最美女教授”已是博导、院长

诗人导演的另类电影表达 --澳纽网专访公益微电影《反光》导演萧萧

知名网站澳纽网对奥克兰人气最高网红Zoe Lin进行独家采访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 与凌玉海先生的对话

新西兰著名画家布莱克·特威登简介(BLAKE TWIGDEN)

擎旗追梦,扬帆远航! —帆船之都的华裔弄潮者

黄伟雄:厚积薄发,扬帆前行

海外赤子华夏情——记新西兰中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冼锦燕

蔡旭亮師傅弘揚國粹

我的故事 - Christopher Luxon

记奥克兰首任华裔市长候选人John Hong 洪承琛

55岁张曼玉罕见落泪:真正的美人,只负责活出她自己(组图)

以音乐为桥梁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 记奥克兰音乐协会会长郑毛燕美女士

人物|他的人生传奇,不止是人类首登珠峰 - 埃德蒙·希拉里

新西兰中国工艺美术传播大使戴非凡:紫砂文化的传承人
 

更多>>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