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西兰3年多了,现在在奥克兰大学读生物信息本科最后一年。
3年半前,我和很多小留学生一样,17岁高二结束就来到了陌生的国度,那时候除了新鲜还是新鲜,再就是兴奋。头3个月住在一个洋人家里 (homestay),读语言学校。那3个月是我最怀念的时光,因为读语言真的很轻松(至少,只用考一门课:)。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很深刻,我刚到homestay的时候,男主人正在看电视,我来了,于是陪我聊天。不经意的问了一句:“do you have TVs in your country?"我笑答道:“Not only we have TVs ,we make TVs."然后他很不好意思的笑了。其实很多新西兰人对亚洲不了解,尤其是白人,生活在白人的圈子里面,对外面不关心,但是他们对人很友好。
读完3个月语言,通过语言考试,轻松的上了奥克兰大学的预科,为了更加独立,我搬出来和朋友住了。
我一直在后悔搬出来住的决定。因为那个洋人家庭对我是在太好了,住了3个月,一直把我当客人对待。他们家里还有3个小孩:一个14岁的小女孩,2个8,9 岁的小男孩。我们简直就是打成一片。我搬出来的时候,他们还挽留我,说只要我留下来住,钱不是问题,免费都可以。当时独立心切,还是搬了出来。后来因为总总原因,没有保持联系了。
我到现在还记得,刚住进他们家的时候,闻到的一种花香。
我读预科读到一半以后,因为走运,雅思考了7分。所以不需要上学校的英语课了。有了多余的时间,我就开始找工作。因为在新西兰读预科是不容许打工的,所以我选择了直销(国内叫传销也好,老鼠会也好,新西兰的直销是受法律保护的,本质和国内以前的老鼠会是不一样的,这里我不讨论了)。
因为这个工作,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当然,多数是华人,也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学生。我很努力的工作,3个月后做到了直销主任的级别,当时大概有40多个下线了。
由于当时直销对我的影响,我当时一直很坚定的人为,读书是没有用的,读书只能为别人打工,聪明的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让比自己更聪明的人为自己工作。呵呵,现在想来,那个想法有点偏激,毕竟现在已经不是投机取巧就可以发达的年代了。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成绩一落千丈。但是我当时的收入达到了3千纽币一个月(在新西兰,这个收入差不多是平均收入了),这对当时年幼我来说是很大的诱惑,我也有很大的成就感。
和我一起加入这个公司的一个同学 蓝(化名),毅然选择了投入工作,所以正在读预科的他,转回了语言学校,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赚钱。当然,他做的也相当成功,他的收入是我的2倍多。他是公司里面业绩最好的华人。
由于蓝的行动,我当时很动摇,我是不是也应该效仿他呢?
为了这个事情,我和父母谈了一次。当时我才18岁,他们当然还是把我当小孩子看,对我的工作不屑一顾。我听了他们的话很生气。但是我父亲的2句话很朴实的话,对我影响很大,也让我决定放弃了这个工作。他说:“我们花几十万,就是为了让你有一个国外的学位,有知识,才能有一辈子的自信。要是我要让你做生意,我拿这几十万投资什莫不好啊!”
虽然当时年幼的我,不完全明白这2句话的涵义,但是我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于是,我退出了直销,重新投入了学习。
后来,我以让我父母满意的成绩考上了奥克兰大学---新西兰入学要求最高的大学--的双学位(生物科学和商业)。
虽然我最终退出了那个工作,不过我到现在还是很感谢那个工作对我成长的帮助。因为它让我渐渐成熟起来,也让我第一次步入过社会。
上大学之前的假期,我买了一辆4000纽币的车(90年的MR2),用的是自己工作时候的积蓄(其实谈不上积蓄,因为那时我生活费一向是用父母的钱,我自己赚的钱就存着)。结果开的第1个星期就刮了一辆奔驰(车主在车里)。当时我就感觉到我刮到别人的车了,结果回头一看,是奔驰,我就傻眼了,我早就听说过奔驰的维修费用是非常昂贵的。心理直叫苦。
对方下车了,是一个女洋人,还好,比较礼貌(开奔驰的多数是文化人),第一句就问我有没有保险。。。
后来我们互相留下了名片(当时我做直销的时候印了很多名片,现在还留着,准备以后留给我儿子看的 :) “你看,这是你爸爸出国的时候第一次赚钱“),过几天她保险公司帐单寄过来了,是600块纽币。
快上大学的时候,我加入了来源美国的后期圣徒教会(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当时是为了认识更多的外国朋友,没想到,有几个从美国过来传教士的传教士都是会说中文的洋人(他们是专门培训3个月中文,为华人教友服务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大一在读的学生,停学2年,自费到世界各地传教,2年结束后在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家,继续自己的生活,这是他们教会的传统。
他们的教规很严,连茶和咖啡都不能喝。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真的是很虔诚,我还真的是连茶都不喝。而且我也和他们一起,挨家挨户的传教。
由于,传教士会说中文,我们很快打成一片。那段生活真的很让人怀恋。
2年的时间过的很快,和我很好的传教士陆续的离开,我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的送别会。我们都很舍不得,因为不知道什莫时候才能再见面了。
再后来,我还是慢慢的堕落了。。。现在也不常去教会了。
刚上大学的时候,由于我对自己学习方面很自信,加上雅思和入学考试成绩都是非常优秀,于是我开始有点骄傲,所以课也不好好上(我们学校是不记出勤率的)。完全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结果第一个学期,4门课挂了2门。(挂了一门,就要重新交钱学习,一门的费用是2500纽币左右,换成人民币一万多)。当时我都不敢和父母说。
慢慢的,开始虚心学习了,成绩渐渐好了起来。
大学的生活比预科丰富很多,因此人变得成熟了,朋友圈子也大了,加上生活方方面面的琐碎,不可能再像高中或预科一样,一心就是学习了。要考虑要烦恼的事情很多,比如打工,找房子住,帮助朋友,关心移民政策。。。。所以管理好时间是很重要的。
大学期间,我在很多地方工作过,目前工作是在肯德基。每周工作15小时,收入一周大概120纽币。刚刚够付房费。
大二的时候,我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婷。她是在新西兰长大的华裔,不会说普通话,只会广东话和英文。所以我就多了一个练英语口语和广东话听力的机会。不久我们同居了。我的小家就这样多了一个人,多了一双碗筷。她在读大专。因为她每个星期有比较高的学生生活津贴,我们2个的收入加在一起,基本上可以支付我们的生活费了。这也为我减轻了不少负担。所以同居也不一定是一无是处的,对吧?
有了女人在家里,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比如因为不忍心让她和我一起吃泡面,所以坚持每天做饭,所以基本告别泡面了。认识我以前,她一直和家人住在一起,所以不会做饭,我只好慢慢的教她,现在她基本可以独立做饭了。
为了让家里更有家的感觉,我们装了英文的卫星电视,还有宽带(这样不影响打电话)。家里有一台数码钢琴,有时候我会弹两首给她,可惜她一听我弹琴就把电视打开了。。。
同居以后,见朋友的机会少了,因为他们怕打扰我,所以也不像以前那样来我家玩了。因为大家学习都比较忙了,所以出去玩也不多了。加上周末我必须打工。
偶尔放假,加上经济上容许的时候,我和婷会开车到很远旅游。我不是很喜欢奥克兰这个地方,因为相对新西兰其他地方,奥克兰是最浮躁的城市。一个很小的例子:如果你开车不小心开错道,或者开慢了,很多时候,后面的车会按喇叭警告。但是在新西兰的小城市,别人会很耐心的停车等你纠正。绝对听不到喇叭的声音。
加上生活压力很大,所以我很喜欢远离奥克兰的感觉,哪怕是住在其他城市的汽车旅馆,感觉也比睡在家里好。我没有去过南岛(主要因为没有钱去),但是我去过北岛很多地方,我最喜欢的小城市是rotorua.因为那里既有很自然的风景,也有比较繁华的shopping area(相对于其他小城市)。不过那里的硫磺味太浓(因为城市在活火山带)。
现在到了大学最后一年 ,我必须考虑我的去留了,我希望可以在这里或者澳洲工作几年,有了工作经验再回国发展。因为新西兰和澳洲的生物研究科学(尤其是药物研究)很发达,很适合我的专业。但是留在这边也不是那末容易。
不知不觉,我从一个小留学生,成长为一个大留学生了。我17岁时候到这里,现在21岁了。刚来的时候是一个男孩,现在渐渐的成为一个男人了。在奥克兰这个城市,我度过了我成长中最重要的时光。现在身边的很多朋友学成以后回国的回国,移民的移民。他们也是象我一样在新西兰一路成长的。
结尾我稍微讨论一点,现在国内人喜欢说留学新西兰的人是留学垃圾,也有国内的和在新西兰的人说新西兰是一个农村。我觉得那是对新西兰的留学生一点都不了解,对新西兰一点都不了解。
我能不能算一个垃圾,我想论坛的朋友可以自己判断。我要说的只是,来这里留学的留学生,都在不同的起点为生活努力着。虽然有少数的人真的是来这里挥霍家里财产的,但是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财产给他们挥霍,因为他们都是象我一样,必须打工挣钱,为生活费补贴才能生活的。也正是因为这点,他们必须好好完成学业,给家里人一点安慰。
至于对“新西兰是农村“这个话-----我懒得评价,因为我不知道这个评价的证据来源何处。我只能说,如果国内的农村都是和新西兰的生活水平一样的话,那中国就是一个很发达的国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