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是世界上养蜂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养蜂业已成为其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以及辽阔的牧场、林地和灌木使新西兰具备了良好的养蜂条件。
下面就对新西兰养蜂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具体介绍。
一、养蜂业发展历史
养蜂业在新西兰已经具有150多年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最早到达新西兰的蜜蜂是由英国传教士于1839年带到新西兰,其后又有多批蜜蜂到达。在那时养蜂还只是早期移民者的一种消遣活动,尚未形成规模。新西兰第一本介绍养蜂知识的书籍出版于184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新西兰的养蜂业迅速发展。随着大片土地的开发,陆续回到家乡的军人接受了专业培训,成为养蜂业主。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新西兰的蜂箱数量已经达到10万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养蜂业进一步发展。到1950年,新西兰已有养蜂业主7,000户,蜂箱数量达15万只。1955年成立的蜂蜜买卖管理局专门负责经营精炼蜂蜜的出口,这种经营管理是垄断性的。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新西兰的养蜂业发生了较大变化:政府对蜂蜜销售的垄断性经营终止了,一些私营企业或个人开始经营蜂产品的出口业务。八十年代,由于国内农作物和水果对虫媒授粉的需求,蜜蜂的饲养量以年平均增长率6%的速度不断增加,全国的蜂箱数量曾在1988年达到33.5万只的最高峰。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受到政府修改养蜂业相关政策和立法的影响,蜂箱数量略有减少,保持在30万只左右。到1995年,新西兰全国共有养蜂业主5,409 户;养蜂场24,764个;蜂箱293,080只。
二、养蜂业现状
1.养蜂业主分类:
为了控制蜂类疾病的传播,保障养蜂业的集体利益,新西兰政府规定本国养蜂业主,不论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每年必须进行登记注册。
和世界上其他养蜂业发达的国家一样,只占养蜂者很小比例的商业或半商业化养蜂企业(拥有蜂箱数量在50只以上)在新西兰养蜂业中居于统治地位——600 户经过注册的专业养蜂业主只占养蜂者总数的9%,但他们却拥有了新西兰蜂箱总数的90%以上。其中许多养蜂企业还雇佣了大量员工,因此在新西兰直接就业于养蜂业的人数超过2,000人。
与专业养蜂业主相区别的是把养蜂作为副业的养蜂爱好者,他们占养蜂者总数的91%,但所拥有的蜂箱数量很少。然而,大部分商业养蜂业主都来自于这个群体,同时由于污仔病(Foulbrood)等蜂类疾病的传播方式,不论规模多小的养蜂者都会对其他养蜂者乃至整个养蜂业产生潜在的经济影响,因此业余养蜂者群体亦是新西兰养蜂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01年7月底为止,新西兰全国共有专业或非专业养蜂业主4,539户,养蜂场21,304个;蜂箱314,091只。以下是养蜂业的数量分布情况:
2.蜜蜂种类:
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是用于商业用途的主要品种,欧洲黑蜜蜂(Apis mellifera mellifera)在新西兰也属于很常见的野生种群。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品种包括Megachile rotundata,Nomia melanderi,Bombus horturoum, B. ruderatus,B. subterraneus 和B. terrestris。
3.养蜂业产品及出口情况:
高品质蜂蜜是新西兰养蜂业传统的、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产品,蜂蜜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有三分之一的产量供应国际市场。其他蜂产品还包括蜂蜡、花粉、蜂胶、蜂王浆和活蜜蜂等。
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量丰富的植物群落使其养蜂业生产出种类繁多的蜂蜜品种,其中最主要的蜜源为白苜蓿(White Clove),其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品种包括麦卡卢树(Manuka)、石楠花(Ling Heather)、百里香(Thyme)和山毛榉(Beech)等。
作为世界上养蜂业发达的国家之一,新西兰十分重视蜂蜜在食品制造业中的用途,随着生产企业不断开发这种天然营养成分在其产品中的应用,蜂蜜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食品和医疗保健品的生产。与此同时,新西兰人也是蜂蜜的积极消费者,据统计,每个新西兰人平均每年消费蜂蜜约1.5公斤。
2001年,新西兰对外出口的各种蜂蜜价值达1,867.86万新元,主要出口市场为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日本和韩国。
除蜂蜜生产以外,活蜜蜂的出口也成为促进新西兰养蜂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西兰的养蜂者向加拿大、韩国和中东地区出口成批的蜂王和工蜂用以培殖蜂群,同时也有专业的育蜂专家向以色列、英国和日本等国供应特种蜂王,用于扩大繁殖或取代过冬的老蜂王。新西兰出口的蜜蜂种群品质优良、健康无疾病,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2001年,新西兰共向海外市场出口成批蜜蜂18,293批,价值107.48万新元;出口特种蜂王4,629只,价值7.84万新元。
蜂蜡作为蜂蜜生产的重要副产品之一,一般经过加工处理后用做蜂巢的巢基。新西兰生产的蜂蜡每年也有部分作为制造化妆品和蜡烛的原料,出口到美国、日本和荷兰等国家。2001年新西兰出口蜂蜡6.7吨,价值57.11万新元。
4.主要的行业组织:
新西兰养蜂协会(The National Beekeepers’ Association of New Zealand, Inc.)是养蜂业最主要的行业机构。该组织成立于1914年,任何养蜂企业或个人均可加入,拥有50只蜂箱以上的养蜂者自动成为该组织的会员。该协会的宗旨是:代表本国养蜂者的利益,鼓励养蜂者进行行业改良,促进行业发展。养蜂协会的主要职能和活动包括:
与政府部门联络,就养蜂业相关事务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
防治污仔病(一种蜜蜂幼虫的疾病);
买卖蜂蜜;
处理、协调公共关系;
组织行业培训和信息沟通,包括发行行业杂志(The New Zealand Beekeeper)、管理养蜂业图书馆和组织部门会议;
扶持养蜂业科研活动。
除养蜂协会之外,养蜂业内的不同分支行业,如蜂王培育专家、巢蜜生产商、蜂蜜包装商和出口商等还根据需要自发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机构;在对蜜蜂授粉的需求比较集中的地区有授粉协会;养蜂爱好者也有自己的俱乐部。
5.政府管理:
新西兰政府对本国养蜂业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其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措施上。农林部的一组养蜂业专家负责向养蜂业者提供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的有偿咨询; 品质管理局(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Quality Management)负责执行蜜蜂污仔病监控计划,调查该病的传播情况,并对高风险地区的养蜂场进行定期视察;农业检疫局官员在港口和机场等地实施相关检查,以达到防范外来蜂类疾病和寄生虫的目的。此外,农林部还负责为本国养蜂业产品的出口出具品质证明。
养蜂业是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直接的蜂产品价值以外,蜜蜂还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可以为农作物、果蔬、牧草、中药材等授粉的昆虫,可使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间接影响畜产品的产量,其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了蜂产品本身的价值。
我国虽是养蜂大国,但与新西兰等先进的养蜂国家相比,我国在养蜂资源的合理利用、优良蜂种的培育和繁育、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养蜂技术和生产模式、蜂产品的深加工技术、产品的包装、物流管理、养蜂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养蜂业的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尽快缩小这些差距。加入WTO后,我国的养蜂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要充分发挥养蜂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采用先进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养蜂技术规范,进一步提高我国蜂产品的质量,就能保证我国蜂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驻奥克兰总领馆经济商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