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有四大愛好:主持、猜謎、開車、游泳。此中又對猜謎情有獨鐘。
我的童年是在開封度過的,那是一個充滿著濃郁民間文化氣息的古城,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每年的正月十五在市內幾個熱鬧的景點都會有燈謎掛出,花花綠綠的燈謎紙被整齊地掛在懸於兩樹間的一條鐵絲上,才書寫不久的謎語還帶著墨香。獎品無非是一個鑰匙扣或者一個泡泡糖,卻吸引著無數人頭攢動,相比之下其他遊戲攤位如套圈,打氣槍等前顯得稀稀落落的。父親喜歡猜謎,每到這個時候,他想去猜謎又沒法把我扔在家裏,就騎車帶我一起去湊這個熱鬧,我想自己對謎語的喜好應該是從這裏開始的。那個時候自己還是個孩子,面對這些高深的東西近乎無知,直到有一次,那天去的比較早,在人還不多的時候在一個角落裏發現一條我平生第一個猜對的謎語“二小二小,頭上長草”,謎底是“蒜”。第二天就興高采烈地拿著獎品在全班炫耀,那種感覺比評上個“三好學生”還幸福。
升入中學後,開始對各種謎語的猜法感興趣。有次班級征訂雜誌,我把父親給我訂《中學生數理化》的錢偷偷地買了幾本謎語書。遇到自己不喜歡的課程開起小差,琢磨著編謎語,自己編出的第一個謎語就是在數學課堂上,老師在上邊講陳景潤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以鼓勵我們學習數學的精神。我在下邊發愣,研究著我的謎語猜想,還真觸景生情地出了成果。謎面是“世界人民大團結”,寓意是:四方一心,謎底就是這個發愣的“愣”字,多好啊,那個時候我編謎語都想到和諧社會了。
後來通過猜謎還真學到不少知識,猜成語迷,我知道了“五體投地”(謎面是“臥倒”),瞭解了不少新的成語;猜地名謎語,我知道了中國有個叫“天水”的城市(謎面是“銀河”),鍛煉的自己今天還能把中國所有的城市名背出個十之八九;猜歷史人物謎語,我記住了三國的“陳表”(謎面是“舊作”),也記住了紅樓中的“慶兒”(謎面是“六一節”),知道了不少《三國演義》和《紅樓夢》的人物。難怪多年後父親還堅持說我對《三國演義》故事情節是通過看小人書瞭解的,對三國人物是通過猜謎語熟記的。
參加工作後每年要主持單位的元旦或者春節晚會,我都會即興地根據單位同事的名字出幾個謎語。單位的“司花”不僅人長的漂亮,名字也很美,叫“趙玉”,我根據這個名字編了個謎語,謎面是“和氏璧”,至今還認為這是自己比較得意的一個作品。
來到奧克蘭,沒想到這裏還有猜謎的機會,每年的元宵晚會,我便會早早地來到燈謎的攤位邊,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直到結束。每次總能猜出四十多條,後來乾脆不要獎品,只在於享受那種過程的喜悅,有時還能幸運地遇到幾位當地謎友,大家共同切磋,樂在其中。
人生難得有幾樣喜好,或釣魚,或養花,或品茶,或寫作,但象我這樣一直鍾情於猜謎的或許真不多。我想今後無論到哪里,做什麼,自己的生活中絕不可能缺少這樣一種場景,沏一杯茶,點一支煙,準備好紙筆,於是沉浸在猜謎的深思中。也只有這個時候,那些煩憂的事,那些難纏的情,便會暫時地從記憶中消失。我知道,我會將自己的謎語情進行到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