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 > 以文会友

粵文化

作者: 穆迅    人气:     日期: 2010/8/26


我不是嶺南人,也不是研究嶺南文化學者,甚至連聽解粵語都沒悟性。我在上海生活了一個月就能聽懂百分之七十的上海話。可在廣州,親戚朋友一大堆,停留的次數也數不清,恐怖的是他們說起方言來,我至今仍如墜五裏雲霧中。這樣的“外人”似乎沒有資格評論嶺南文化。其實不然,旁觀者清,說香港是文化沙漠的人恐怕不是香港人,但那確是過往的事實。也許在我的一派胡言中,能有些微小的啟發,這就算我的文章沒白寫。

  粵文化源遠流長,身置嶺南,你會強烈感受到那種與北方文化截然徊異的氛圍。悶熱潮濕的空氣漂浮著細悠悠高胡伴奏的粵曲。騎樓下佝僂的老嫗手提草繩捆吊的一線豬肉踽踽獨行。茶樓內熙熙攘攘,直接從河邊挑上來的活魚瞬間魔變為餐桌上的佳餚,其做工精緻,味道鮮美,令我們這幫北方人三月不思京腔。

  溫暖的氣候使嶺南人全年四季可以享受這種愜意的生活。反過來說,要過這樣的生活,就不能像北方冰天雪地時大爺大嬸們整日慵懶在屋內熱炕頭上嘮嗑那樣,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而嶺南人的勤勞有名大概就出於此吧。再進一步,他們注重幹實業,文化相應地封閉,也是出於此吧。

嶺南文化根基應該在廣東省。雖然它同屬大陸文化,也與大陸文化有著近似的命運。只不過天高皇帝遠,粵文化可能比北方文化保存得更深一些,更獨立一些。

  不幸的是,“沙漠”裏殺出了個香港文化來,這個有著殖民地血統的混血兒,仗著財大氣粗在改革開放初期橫趟中華大陸,虎虎然如入無人之境。那時的內地,巷巷皆聞港曲聲,街街只放成龍片。還有不知從哪兒冒出個金鏞來,迷倒一片青少年,急得家長們日夜坐臥不寧。香港文化掩埋了粵文化,在老百姓的腦子裏嶺南文化就姓“港”。

  這是粵文化的悲哀。傳統的,本土的粵文化在西洋文化、港文化雙重的文化海嘯吞噬下只能苟延殘喘地掙扎,逐漸從嶺南以外人們的視線裏消失。

  成者為王,敗者寇。香港文化的強勢,逼得我們不得不正視它,研究它。這個根植文化沙漠裏成長的“胡楊”,形狀扭曲,生命力頑強,無懼“惡劣”環境自修成材,形成蔚為壯觀的文化叢林。

  其中的姣姣者當屬影視、武俠小說、流行歌曲這三大類。

  縱觀香港這三大類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即“俗”。這個“俗”不是貶意,而是一個客觀的描述。從精英文化的眼光看,它們粗俗,淺陋,不應登大雅之堂。只是它們很幸運,正生逢其時。世界叛逆潮流大行其道,“痞子”跨占廳堂,成為時尚之舉。君不見“破衣爛衫”者大搖大擺在富麗堂皇的藝術頒獎大會上領金獎。“壞孩子”也可以成為座上賓。文理不通的歌詞氾濫成災,千萬青少年沉湎其中津津樂道。大有“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強辭奪理味道。

  香港文化正是順應此潮流,最早與世界接軌。其“俗”色彩在兩岸三地文化中顯得格外濃重。黎明演而優則歌,一唱雄雞天下白,這個被封為四大天王之一的歌聖居然五音不全。金鏞的武俠小說故事性很強,文字上我卻不敢恭維,羅哩囉嗦像個愛嘮叨的老太婆。不過也難為他,創作小說如同糖炒栗子,每天現炒現賣登載在期期報紙上,再優秀的作家也承受不了這樣的擠兌。如此速食式的文化製作,你讓它精緻也難,退一步只好“俗”了。

  香港電影是香港文化一個值得驕傲的品牌,“俗”是“俗”了點,但經不住多、快、爛、省的原則,快速地、頻繁地製造電影。就是“白癡”也能煉成有豐富經驗的電影製作老手。海量的作品其中不乏經典之作。最能代表香港風格的電影,我個人以為萬梓良演的“舞男”、周星馳演的“功夫”、“長江七號”是不二之選。它們把香港風味“烹調”到極致。直白、無厘頭、灑狗血、誇張運用得惟妙惟肖,硬生生將這些“俗”元素玩耍的“雅”起來。以致世界影壇上終於有了香港電影這塊宗祖牌。

  我之所以推崇“舞男”和“功夫”等片為香港代表,是因為它的原汁原味。成龍電影雖然也出產於香港,但他進軍“好萊塢”後,出於面向世界的需要,他的影片中不免摻入些“好萊塢”調料。好看雖好看,只不過“港”味變了許多,不能算地道的香港片。其他著名導演在歸屬了“好萊塢”後,也有同樣的遺憾。

  香港還有另類電影,即所謂“藝術電影”。大概香港電影界被人奚落的有些不耐煩了,一夥有志之士執意要拍些藝術電影給人們現現眼。叫人扼腕的是他們藝術使命感太重,拍出的電影只只鏡頭都在提醒你:“我這兒可是在拍藝術電影啊!”讓人看了渾身不自在。王家衛的作品就是典型代表。與其看他的電影還不如看周星馳的作品來的更誠實些。

  最近,在廣州上演了一齣不大不小的鬧劇。不知從哪兒吹來一股北風,說是命令某粵語電臺改成普通話台。這下可炸了窩,遊行的,抗議的群情激憤,揚言誓死捍衛粵語。直到汪洋說了話,這齣戲才算閉幕。

  我想這些“婆婆”們是不是有點老年癡呆?忘了粵語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忘了胡錦濤“不折騰”的教導?瞎起什麼哄呢!地方方言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它和普通話是雙胞胎兄弟,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冤家仇敵,用不著搞語言清剿運動吧!只要它不刻意與中華文化分割,共同營造中華文化的繁榮,何樂而不為呢?

  地方文化有著本土特有的風韻,是中央文化無法解讀和替代的,它點綴著中華文化母體的絢色。

  我不是嶺南人,但我懷念用稻草繩拴吊一線豬肉的粵文化。

                                               2010/8/20 於奧克蘭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一本獨一無二的書 《雲鄉龍裔毛利情》讀後
下一篇:謎語情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