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的盛夏,石榴花開,且聽蟬鳴時。每逢響晴的日子,村落農家的房前屋後,楊樹、槐樹、榆樹等枝幹上,透過樹葉的縫隙,總能看到蟬輕盈的身影,唐代許裳有《聞蟬》詩曰:“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聽著它們發出的悠揚而熱烈的吟唱,便會沉浸在夏的季節中。
蟬聲響亮而高遠,古往今來,那“知了,知了”的鳴唱,讓我們陶醉其間。蟬又名知了,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一般經5次蛻皮,需幾年才能成熟。蟬一旦攀立枝頭,便會不知疲倦地用輕快而舒暢的調子,抒寫著夏天的音符,一曲又一曲輕快高唱的蟬歌,為大自然增添了濃厚的情意。
千百年來,蟬是個歌者,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只要夏天來臨,蟬總是鮮亮在人們的記憶裏。“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在陣陣不間斷的蟬鳴中,讓我們在季節中有了輪回,蟬的大部分時間在黑暗中度過,當它破土而出脫殼羽化後,謳歌生命的日子卻是激情而高亢的,蟬用了多年的時間來守候,就是為了夏日短暫的歌唱。
宋人朱熹《南安道中》的詩中:“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詩人的耳中,響徹於炎炎夏日的蟬鳴不是令人生厭的雜亂噪音,而是輕快婉轉,相映成韻,美妙於心,有著音樂般節奏的天籟之音。聽蟬鳴夏,消受夏日裏獨有美妙的蟬聲,神氣為之清爽,暑燥為之消去。蟬聲陣陣,是夏天最熱鬧的旋律,裝點著夏不衰的色彩。
在夏天的夜晚,躺於樹蔭下,那嘹亮的蟬聲,清脆悅耳。我們要學會聆聽,唯有用心傾聽,才會從中感受更多的生活韻味。王籍有一首名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就是一種“有聞無聲的”意境,蟬鳴越噪,反添靜境。燥熱的夏天,心浮氣悶,有時多聽聽蟬鳴,卻能夠讓我們靜心處事,多一份悠閒自如。
傾聽蟬鳴實在是一種享受,蟬鳴忽高忽低、時急時緩,蟬聲多樣,有的屬於美聲唱法,有的則象民族唱法。有的尖銳的刺耳,有的清爽明亮。只要有一隻蟬起頭,便會引來一片爭鳴,它們不需要指揮,歌聲卻渾然一體,行雲如流水,優遊其中,可以沉澱心中的情緒,得到深深的共鳴。蟬聲,對一個寂寞失意者而言,是慰藉,是生命啟示,對一個積極努力的人,是一種激勵和鼓動。夏天因有了蟬聲,變得熱烈精彩,我們在蟬噪中擁有寧靜的心境。
夏天是一首絕句,年年蟬聲依舊,在平平仄仄中不倦地奏響人生的真諦。蟬者,禪也,聽蟬鳴夏,絢爛著我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