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有一条为华人移民心理咨询服务的热线电话专线,名为“中文生命线”。服务于这条“生命线”的人员都是一些热心助人的志愿者,在当地叫“义工”。也
就是说,他们每天风雨不误坚守岗位,用一颗颗赤诚的心去温暖了电话另一端不知多少陌生华人冰冷的心,他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没有任何回报的。在远离故土
的异国他乡,是什么力量使这些“义工”甘愿无偿的奉献,常年坚守在这条“生命线”上?刚刚在奥克兰华文媒体刊登的这篇署名小云“义工"的文章,道出了一位海外普通华人志愿者纯洁的心灵和真实情感。
文章说:”我所关心的华人朋友们!记得我在今年早些时间的中文生命线专栏里,写过一篇名为“一个义工的心声”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当我得知中文生命线
终于可以继续为在新西兰的华人服务的消息时的感觉,那真是百感交集,感触良多,那种复杂的心情至今仍不能忘怀。可能有的读者会认为,我们这些义工来到
中文生命线,只是一份业余时间的寄托,闲暇时间的消磨,难道还把它当作终身事业不成?它能否继续服务,它的生存与否,用得着有那么大的反应吗?的确,
当它被定位于如果筹款不到一定数目时,奥克兰生命线只能“弃卒保车”,以维持英文线24小时的服务,而筹款的数目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
以当时我们大家都已经“打定输数”,在小组长会议上甚至戏称我们自己都是“末代组长”。回想我当时的想法是:终于要结束了,再也不用吃过晚饭匆匆赶来
值班了;再也不用顶风冒雨在漆黑的夜晚赶往生命线了。然而心里又是多么的不舍,多么的留恋。 当今天想起这一切,我的心情依然是波澜起伏,仍然想与大家
分享我的心声"。
从小云以上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已经感觉到了她对这份义工的真实情感,但这样的情感又是从何而来呢?小云例举了她在海外生活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她在这份
无回报的“义工”岗位上的真正收获。她在文章中感慨地说:“自从我移民到新西兰,一切从头开始,学习语言,学习开车,学习熟悉环境,学习各种生活技能
,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挑战,当初是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地闯过来,想想自己在移民前是何等风光的白领,工作在大公司,进出在现代化的大厦,吃喝应酬不断,
而现在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更令人沮丧的是没有当地的文凭,要再当白领是想也不敢想了,于是到过商店,工厂,老人院工作,把我的自信心和意志一点点地
都磨掉了。自从参加中文生命线,我的自信心和热情是一点点地又建立起来了,同工之间的互相关怀和分享给了我一个大家庭般的温暖,辅导技能的培训使我的
信心得到提高,来电者的一声谢谢让我肯定了自我价值。你说,我的这份执着难道只是为消磨时间吗?不!它的确是我在新西兰的事业和精神寄托。如果没有在
中文生命线多年来的服务,没有听过来电者那由担心及紧张的心情逐渐变为舒缓和轻松时的宽慰,没有经历过筹款过程的艰辛和沮丧,欢欣和鼓舞,没有在这个
大家庭里的归属感,没有同工之间建立起来的友谊,又如何能理解我们在得知中文生命线能够继续生存下去的消息时的复杂心情呢?”
在小云看来这份义工的确有着用金钱买不到的价值。为此,她甘心无偿的为之付出,文章以一名普通海外华人志愿者高尚的心灵,歌颂了她所热爱的“义工”
岗位——中文生命线。她在文章中最后写道:“有人说,我从没有想过要自杀,我不需要中文生命线的服务,但从我在中文生命线多年来的经验看,因想要自杀
而来电的毕人竟是极少数。然而,人毕竟有七情六欲,有悲欢离合,而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又有如此之多的诱惑,争斗和不公平,难道有谁没有过情绪低落的时
候?有谁没有面临过两难抉择的时候?有谁没有碰到过在生活中,学习上或事业上的沟沟坎坎呢?当你面对一些困境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需要一些支持,一个
舒缓情绪的地方呢?当你感到迷惑和彷徨的时候,你会不会希望有人为你冷静的理清思绪,帮助你走出迷雾呢?当然,我们也不是圣人,我们的能力也很有限,
但我们有一颗诚挚的心,一个纯洁的愿望,我们愿意和新西兰的华人一起面对种种挑战,一起走过所有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