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寫了一篇《皇帝的雅量》,之後又想起一個人來,此人便是楚莊王。其人其事既十分典型,也十分有趣,便想順便介紹給大家。因春秋時代還沒有“皇帝”一說,此人的稱謂是“國王”,因此本篇的題目也只能改一下了。
這位莊王剛繼承王位之後,渾渾噩噩,一天到晚,或率眾外出田獵,或與婦人飲酒作樂,全然不問國事、政事。那時正是春秋時代,各國之間戰爭頻仍,弄不好便國破家亡。莊王墮落如此,各大臣有的是焦急萬分,有的是樂得獻媚邀寵。而莊王一點也不以國事為意,而對於勸諫他的大臣們更是不勝其煩。最後乾脆弄出一道命令懸於朝門:“有敢諫者,死無赦!”
其實莊王是一個有大抱負,大氣量,想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的人。他一天到晚吃喝玩樂,實際上是裝洋蒜,他是想徹底地看一看,他的大臣中,到底哪些是佞臣,那些是諫臣。不過這一手玩得也是忒過火了點,這一玩便是三年。
這時有個叫伍舉的大臣,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可又不敢直諫,思之良久,入謁莊王。此時莊王左抱鄭姬,右攬蔡女,見伍舉前來,就問:“大夫之來,欲飲酒乎?聞樂乎?抑有所欲言也?” 伍舉這才按著預先編好的詞兒,說:“臣非飲酒聽樂也,適臣行於郊,有以隱語進臣者,臣不能解,願聞之于大王”。伍舉這麼一說,引起了莊王的興趣:“噫!是何隱語大夫不能解?盍為寡人言之”。伍舉這才裝模作樣地說:“有大鳥身披五色,止于楚之高阜三年矣,不見其飛,不聞其鳴,不知此何鳥也?” 莊王知道伍舉是在諷喻自己,更識出眼前之人,便是自己要尋找的諍臣。於是笑著說;“寡人知之矣,三年不飛,飛必沖天;三年不鳴,鳴必驚人,子其俟之”。
然而莊王依然淫樂如故。又過了些日子,大夫蘇從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入謁莊王。這次蘇從見大王即大哭不止。莊王問:“蘇子何哀之甚也?” 蘇從說:“臣哭夫身死而楚國之將亡也!” 下面一席談話,蘇從更是抱著必死的決心,直擊莊王要害:什麼荒于酒色,溺於音樂,什麼不理朝政,不親賢才。如此下去必然是樂在眼前,患在日後,大國攻於外,屬國叛于內,楚國亡國的日子就為期不遠了!說完之後更是請求大王解下佩劍,他要自刎在大王面前,以信大王之令。在這樣一個冒死勸諫的剛烈之士面前,莊王幡然而起,說:“大夫休矣!大夫之言忠言也,寡人聽之”。
後面的事情不用細說了。楚莊王從此摘掉懸於朝門的“有敢諫者,死無赦!”的那道命令,任用伍舉、蘇從等一班忠直之士,摒退一幫奸佞小人。從此內外政治修明,國力日益強大。終於問鼎中原,成了繼齊桓、晉文之後的又一霸主。
還有一個十分精彩的故事,說明莊王的氣度、胸懷。一次因為打了一個大勝仗,為慶祝勝利,莊王親率嬪妃大宴群臣。這一天文武大小群臣齊聚,鼓樂奏鳴,庖人進食,一直歡樂到日落西山,興尚未已。莊王命人秉燭再酌,並讓嬪妃許姬、薑氏為將士斟酒。恰在此時,一陣怪風將燭光全部吹滅,左右取火未至。其中一人,見許姬貌美,便心生不軌,趁黑強拉許姬。哪知許姬反應特快,順手將那人頭盔上的紅纓扯下,並立即告莊王,掌燈後查找無纓之人治罪。誰知莊王卻立即下令,所有將士必須趁黑扯下頭上紅纓,稱要與眾卿絕纓痛飲,並取名此次歡宴為“絕纓會”。自然那位趁黑欲行不軌之人,因此逃脫了一場災難。
若干年以後,楚與陳的戰爭中,一個名叫唐狡的健將,冒死立了大功。戰後莊王召見唐狡並要給予重賞。哪知唐狡不受,說:“臣受君王之賜已厚,今日聊以報效,敢複叼賞乎?” 莊王十分驚訝,說:“寡人未嘗識卿,何處受寡人之賜?” 於是這位唐狡說出了原委:“絕纓會上,牽美人之袂者,即臣也。蒙君王不殺之恩,故捨命相報”。莊王歎息了一句,說:“假使寡人當時明燭治罪,安得此人之死力哉?” 並給唐狡記首功,之後還將重用。誰知唐狡聽說大王還要重用他,卻留下一句:“吾得死罪於君,君隱而不誅,是以報之。然既已明言,不敢以罪人之身受後日之賞。”後即連夜逃走,飄然而去了。
唐狡雖非完人,然而感君王之德而能以死報效,爾後又為逃避賞賜複又潔身而去,真義士也!
有其君便會有其臣。也只有有其君,才會有其臣。只有像楚莊王這樣的大度、開明的君王,才能造就出這樣的剛烈、忠勇之士!
同樣的道理,有什麼樣的君王,便會有什麼樣的後妃。在一個昏君的背後,無不有一個“紅顏禍水”;而在一個開明君主的背後,也總會有一個賢淑的王妃。莊王的王后樊姬以不僅貌美,並且以聰明賢慧,成就莊王霸業而名垂青史,成為一代明妃。她經常勸諫莊王戒淫樂,重朝綱,遠佞臣,近賢良,勵精圖治,勤于朝政。她還不以貌美而獨專聖寵,為杜絕壞女人進宮狐媚惑主而導致君王喪德,他還多方尋找品貌俱佳的女子進宮,與她共同侍奉莊王。
歷史也給予了樊姬極高的評價。唐代詩人張說有言:“楚國所以霸,樊姬有力焉”。唐詩人張九齡更有詩贊樊姬:
楚子初呈志
樊姬嘗獻箴
能令更擇士
非直罷縱禽
直至今天,在荊州小北門東北約4公里處,一個名叫九裏塚的地方,有一座大墓,就是樊姬墓。雖歷經2500餘年,至今猶在,墓葬封土仍高10余米,周圍松柏鬱鬱蔥蔥,四方遊人不絕。
( 說明:本文所引用資料,大多來自《東周列國》,其中人物對話,多原文引用。此書雖為稗官,但所述皆據《左傳》、《春秋》、《史記》,內容可信。)
2010年12月6日於奧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