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 > 以文会友

從白臉曹操說起

作者: 傅金枝    人气:     日期: 2011/1/31


        說起曹操,在腦子中浮現出來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張大白臉,整個一個奸雄的形象。

       曹操 這張大白臉,這一奸詐無比的形象,被化妝師們勾畫出來的,也是被《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刻畫出來的。但歸根到底,這就是曹操的本質,他就是這麼一個東西,弄成大白臉,一點也不冤枉。

        《三國演義》的藍本就是《三國志》,而《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晉代人,晉承魏祚,視魏為正統,要說立場,陳壽也應該站在魏的立場上,沒有理由刻意跟曹操過不去,故意醜化他。

        曹操殺呂伯奢全家的事,十分典型地刻畫出他猜忌、奸詐、刻毒的本性。本是呂家要殺豬款待曹操,曹操卻誤認為是要殺他,從而將一家八口殺害。在明知自己是錯殺了好人,卻又一錯再錯,再將買酒歸來的呂伯奢殺死。還說是“我寧負天下人,勿讓天下人負我!”

        專門害人的人,總擔心別人以其之道害他。於是曹操先是放出“人欲危己,己輒心動”的風來,之後他又讓一個親信身上藏把刀接近他,自然因為“心動”,他“及時”地發現了“刺客”的“陰謀”。可憐這個親信到死也沒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他還放風說“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殺人,亦不自覺”。之後假裝睡眠,一個下人給他蓋被,他即將此下人殺死。從此在他睡覺時,無人敢走近他。從這兩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曹操有多奸,有多詐!

        這“有刺客便心動”和“睡眠中殺人”的把戲,是古典名著《世說新語》中描述的。作者是【南朝~宋】人劉義慶,距曹操時代不遠,相信所述不假。

        至於其“挾天子以令諸侯”,“篡漢”已是盡人皆知的事。而殺害孔融、禰衡、邊讓、楊修、許攸、華佗、左慈等人,看出他的殘忍。不過天下未定,用人之際,他不能濫殺。假如在他手上實現了統一,兔死狗烹,幫他打天下的那幫哥們沒用了,肯定都要成為他曹操砧板上的肉。

        當時的魏國,道德方面起引領作用的無疑是曹操。所謂上行下效,他丞相與大臣之間,肯定是你猜我忌、機關算盡。人算不如天算,於是既生了你曹操,為何不能再生司馬懿?有你曹氏父子“老奸”在先,便有我司馬父子“巨滑”在後;有你曹氏父子“篡漢”在先,便有我司馬氏“篡魏”在後。於是操、丕死後沒多久,曹氏父子辛苦經營起來的天下,便落入司馬父子的手中。正是由於曹氏、司馬氏道德的敗壞,尚功利而無操守,不重名節,使社會失去道德的皈依,才開啟了其後晉朝一代頹廢、墮落、鬥富、空談的國風。

        與曹操形成對照的是蜀國的劉備。桃園結義,結識關羽、張飛,後又有趙雲、馬超、黃忠等一幫幹將,個個忠心耿耿。劉備與他們之間肝膽相照,既是君臣,也是兄弟。關羽一度與劉備失散,不得已投靠曹操。曹操待之甚厚,上馬金,下馬銀,官拜漢壽亭侯,前途一片光明。然而當他得知劉備下落,此時劉備正如一個喪家之犬,既無兵馬,也無土地,前途一片黯淡。但他仍念及當年結義之情,給曹操留下一封書信,封金掛印,之後千里走單騎,投奔劉備而去。這是何等的義氣,真地是感天動地,義薄雲天!

        諸葛亮念及三顧之恩,毅然出山,輔佐劉備南征北戰,定西南,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後來白帝城托孤,君臣之間那份相知、相得、相信的深厚情誼,感人至深!依著曹操的處世哲學,諸葛亮守著個半傻子阿斗,最有篡權的條件。然而諸葛亮牢記著劉備托孤之情,盡心竭力,輔佐幼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何等的忠心,何等的義氣!

        有人說劉備是假仁假義,這種說法既淺薄,又無恥。你想想諸葛亮以及其手下那一大幫人物,個個都不是非等閒之輩。就說這諸葛亮,足智多謀,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高智商的人物,如果劉備虛情假意,玩陰謀,能騙得了他嗎?

        上面談及曹操、劉備等人的道德。可魏、蜀爭鬥的結果,到底是魏把蜀滅了。

        這事不假。誰勝誰負,取決於誰強誰弱。曹氏也好,司馬氏也好,品德差歸差,可並不是沒能力,更不是混球一個。在建設國家這一大政方針上,並不出昏招,不會弄得民生凋敝,民不聊生。而在戰爭中,卻又能詭計多端,出奇制勝。人品壞,並非不能成功。這樣的例子很多,就說希特勒,短短的二十年,在第一次大戰的廢墟上,竟然建立起如此強大的德國。再說臺灣的阿扁,連戰、馬英九一幫人,競選中怎麼也不是他的對手。不受道德的約束,敢於無恥,成了阿扁克敵制勝的最大優勢。要不是臺灣憲法的限制,相信阿扁在“總統”的位置上做到死,也無人能與他爭鋒。

        五十年代,一些歷史學家揣摩上意,掀起了一股專門為作風強悍,品德有虧的歷史人物翻案的風氣。所涉及的歷史人物有秦始皇、朱元璋、武則天、曹操、商紂王等。在這期間,著名學者郭沫若寫了一本新編歷史劇《文姬歸漢》,是專為曹操歌功頌德的。文革中,這位老先生又寫了一本《李白與杜甫》,就更加不堪了。

        其實對於歷史人物的品德分析和功過分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儘管各自都可以三、七開,或者搬弄一個手指頭和九個手指頭,但二者不能摻合,不能攪在一起。品德是品德,功過是功過。一個醫生不管救過一千人、一萬人,但如果他既是強姦犯,又是殺人犯,功、罪也是不能相抵的。

        與染上政治臊氣的歷史學家們相比,我更相信街頭上的說唱藝人,稗官野史的作者,以及傳播這些歷史八卦的民眾。他們沒有與政治的瓜葛,沒有功利主義的緣由,也就沒有動機去刻意歪曲歷史,掩蓋歷史的真實。他們對於歷史及歷史人物的解讀,比起一些御用學者、歷史學家們,要正確得多,準確得多。

 

                                             2011123日於奧克蘭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泰國馬路邊的排檔
下一篇:天下為公——三藩市唐人街隨感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