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個有血有肉的關雲長平民般地活在銀幕中,打破了人們固有的紅臉美髯形象。單從這點講,並不是件壞事。因為芸芸眾生很有好奇心,也想看看神龕上的偶像在生活
中是個什麼樣子。問題是,這個活關公是不是百姓心目中幻想的真人,那就有點難度了。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你合了這群人的口味,就會被那幫子觀眾臭駡。
甄子丹、姜文主演的“關雲長”能否“過五關斬六將”,我還真的沒數。就憑曹操、皇帝下基層與百姓並肩收麥這一場景,我就感慨郭沫若郭老的偉大。他的上世紀六十年代話劇“蔡文姬”裡曹操老婆縫補舊衣的情節居然能影響到現在。不愧是一代文豪!
我還是希望關雲長活在一千六百年前的三國時代,有一個與現代人不一樣的故事。不要變身為活雷鋒、反戰鬥士、連當今人做起來都吃力的事硬安在他身上,以走下神壇的名義再把他拔高,重蹈覆轍。可憐的關雲長下了人間,卻又變成了二十一世紀的新神龕偶像?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嚼了多少年的舌根子,吐沫星子都沒了,卻依然如故。所有的藝術作品都卡在這脖頸子上了。自改革開放以後,導演、演員、攝影、電影製作都有根本的提高。可謂刮目相看。偏偏劇本沒啥長進,似乎有一雙無形的黑手攥住作家的筆桿子讓你不由自主。
不過,換個角度看這片子,武打電影能拍成這樣已屬上品。沿著“十月圍城”、“葉問”等甄子丹作品看,武打戲劇化的軌跡是十分清楚的,也是值得讚揚、鼓勵的。因為這是中國武打片的真正出路。出情才是一切藝術品的永恆魅力。
武打戲劇化最終會將中國式的開打錘煉成中國式的動作片。以前的武打片也可以說是動作片,不過那是“名副其實”的動作片-------除了“動作”以外,便一無所有。劇情,簡單到ABC而已。人物,只有黑白、好壞的臉譜。偶爾有一兩部好片子,猶如流星劃過,再無痕跡。人們對武打片,所記住的就是那幾招式“嘿!嘿!哈!哈!”初看,精神一振!日復一日,來回重演,你就是能上天入地,他也提不起神兒來了。
想要柳暗花明,武術家們應和文學家們聯手,互補長短,將武打揉進到故事情節當中。與人物的命運緊密相連,這才是中國功夫片的正確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