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 > 以文会友

環城大道上的華城

作者: 薇薇    人气:     日期: 2012/2/25


       大凡遊客聚集的名城總有些名街留人駐足,但蜚聲國際的屈指可數,要成為世界級數的名街一定要具有出類拔萃的特質才能脫穎而出,例如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紐約的第五大道,倫敦的牛津街邦德街,東京的銀座,愛丁堡的皇家一英里,三藩市的九曲花街,紐約的華爾街等等,這些名街或為珠光鑽色頂級繁華的時尚購物街,或為浪漫高雅醉人心懷的觀光大道,或者街雖短小卻掌控著世界金融命脈。而維也納的環城大道也算得上一條極有特色的名街。

    維也納的環城大道長4公里,寬57米,環抱內城圍合一周,是世界上最有氣派的林蔭大道之一,是維也納的標誌,它遠遠超出一條街的意義,成為維也納一個時代的象徵。1860年開始建造的環城大道是當時歐洲最宏大的市政工程,複合了眾多公共建築和居民住宅。就像同時期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法國“第二帝國時期”,德國“創建時期”一樣留名青史,維也納的“環城大道時代”開啟了君主立憲和自由民主並行的“環城大道風格”。

    要對環城大道追根溯源的話,就回到了中古時代環繞維也納的古城牆,那是用英國國王的贖金修造的。1190年英國獅心王理查一世率領十字軍東征,1193年回國途中旗艦在亞得裡亞海上遇風暴失事,獲救後欲穿越奧地利返回英國,被奧地利大公俘虜,英國為此交付了巨額贖金。贖金修建了城牆,城牆之外是寬闊的軍事緩衝地帶守護著環形城牆,這種格局一直保持到19世紀中葉,維也納的郊區與內城中間仍然被大片環形開闊地相間隔,已完全不能適應城市快速發展的需求以及人口的激增,1840年至1870年,維也納的人口數量和企業數量都翻了一倍。

    1860年市政府發給民眾的傳單上注明了環城大道開發的宗旨:“通過法律和和平實現強盛”,“通過藝術來美化”,把舊城牆推倒修建環城大道,在緩衝區民用開發。一些宏偉龐然的大建築在環城大道兩側矗立起來,與內城區的皇家宮殿、大小教堂、大公貴族府邸相反,這些建築是公共設施,是市民的公共財產,體現自由民主法制戰勝了皇權。

    環城大道上兩側雲集的巨大建築都是當時歐洲最優秀建築師們的傑作,有古希臘風格的國會大廈,哥特式的市政廳,早期巴羅克風格的城堡劇院,文藝復興風格的維也納大學,古羅馬對稱空間結構的藝術史博物館和自然史博物館,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國家歌劇院,新哥特風格的雙塔感恩大教堂,宏偉華麗的巨型外皇宮廣場,這些氣魄非凡的複古建築使擴張中的維也納在總體上依然保持了對內城巴羅克風格的堅守。

    綠樹成蔭的環城大道兩側還建有一些公園,例如皇家公園、人民公園、市立公園,並留有一些小面積的綠地。在環城大道的主幹道以及向外輻射的支道上,奪人眼目的自然是那些公共大建築,實則仍以民居住宅為主。這些民居多是公寓式住宅,效仿內城巴羅克式貴族府邸,四至六層高,呈長方體,外觀富麗堂皇,內裡精美豪華。環城大道周圍有幾百幢這樣的建築,是維也納新興資產階級的聚集地,尤以猶太富商為主,每戶一套,多戶共住,但一棟住宅很少有超過十六戶人家,因此可以共同負擔如此華美的貴族式建築。

    19世紀末期,維也納的城市人口已達160萬,1910年達到200萬,這期間掀起環城大道工程第二浪。以奧托·瓦格納為首的維也納分離派崛起,脫離環城大道的復古主義,以交通為紐帶,以功能性和實用性為主體,設計兼具功能與審美的大廈和住宅,在環城大道外,另建三條環路以適應城市的擴張,著名的建築有土地銀行、城鐵火車站、皇家郵政儲蓄銀行、藝術總匯、當代藝術展館等等,還有許多棟簡約雅致、外牆具有裝飾美的公寓住宅。這一時期的分離派建築引領維也納步入現代化的二十世紀。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小無賴、強盜及“文革時代
下一篇:童心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