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徐志摩是要有争议的。
一提起他的离婚和再婚以及他接触过的一个个女人,再加上最爱护他的恩师梁启超的规劝,以及他曾遭受的鲁迅的嘲讽......后人有可能对他产生不爱,不敬,不屑。
其实徐志摩一生活得很简单,用胡适的话说,他生来只追求三个字:爱,美,自由。这种“理想主义的单纯”,可爱,可敬,可追寻。
表现徐志摩生命华彩的,除了他的为人和性格外,更有他的诗和散文。
读他的诗和散文体会徐志摩,如在静静的小溪边听流水倾诉,如远眺似火的云霞与太阳朝夕相伴;他会带你走进大自然与人的无限暇想的境地,华丽娇美的文字会让你激情澎湃。无论从人的角度还是文学的角度,读徐志摩的作品,我总感到他似一块精美高大的雕塑,竖立在我的面前。
首先,徐志摩是个创造“意境”的天才。
我说不好“意境”应该怎样定义,好像“便于意会,难以言传”。据查,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的情调和境界”,这样说不知是否准确。在徐志摩的散文和诗中,他经常用比喻和象征创造出一个特殊的“情调和境界”,让读者在“意境”中享受诗性的美。
徐志摩非常喜欢“月”和“月光”,他爱赏月,爱写月,尤其爱写秋月。他三番五次地为读者更为他自己建立起一个个“月”的境界。比如
月光有一种神密的引力,她能使海波咆哮,她能使悲绪生潮。月下的喟息可以结聚成山,月下的情泪可以培畤百亩的畹兰,千茎的紫琳耿。
…...痴望着月彩,想从她明洁的辉光里,看出今夜地面上秋思的痕迹,凝成高洁情绪的菁华。因为她光明的捷足,今夜遍走天涯,人间的恩怨,哪一件不经过她的慧眼呢?(印度洋上的秋思)
一轮惺忪的不整的光华/象一个处女,怀抱着贞洁/惊惶的,挣出强暴的爪牙;(望月)
徐志摩笔下的月光,幻现出咆哮的海波,悲情的潮水,以及结聚成山的叹息,和百亩秫禾的泪水......月光如一处女,在移出灰蒙的云层时,犹如“挣出强暴的爪牙”,象征着人生的悲喜。诗人在这样一个“月光”的境界里,感叹“人间的恩怨”,并借着月光寻找地面上“秋思的痕迹”。于是,诗人关于人生感叹的“意”,与月光下的“境”融合在一起,大自然境界与艺术意境浑然一体。诗人把对理想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像交融互渗,化实景为虚境,创造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反过来想,如果没有这个由“月光”创造的情调和境界而是在那里空发人生之幽情,就好像来到了温室却不见鲜花,你就得不到一种美的感受,枯竭联想,丧失升华。
这样的例子在徐志摩的作品中数不胜数。例如:
晚钟撼动的黄昏
桥挂下泄露的湖光与山色
第一朵雪球花挣出半冻的地面
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
(我所知道的康桥)
每位读者都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去体会诗人所给予的“境界”。因此,我读徐志摩的诗或散文,绝不敢像读小说一样一目好几行,只能抓住每个词细细去品,否则享受不到这美的“境界”。写诗画画需要“境界”,影视艺术创作同样需要“境界”。“境界”在艺术家的心理,融汇在人的血液和生命中。不是谁都能活出“境界”的,徐志摩,堪称典范。
其次,徐志摩有着非常丰富的想像力
不论是草上的一颗水珠,还是瓶中的一束桃花,不论是天上的雪花,还是一只不知名的小雀,哪怕一片落叶,一声琴声,一只蚱蜢,或者一个梦,一座城垣,一座墓碑......都能让诗人产生无边的联想。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他的散文《泰山日出》。
登泰山看日出,这是千万人都有过的经历。睡眼惺忪的徐志摩爬上山定睛看时,突然大声狂叫起来----不是看到日出了,而是看到“东西南北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好像无数厚毳长绒的绵羊卷耳弯角相依着睡着了。于是独自站在雾霭溟蒙小岛上的诗人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疯的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地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悲喜交互的热泪......(泰山日出)
诗人由泰山上云集的如卷毛绵羊的云层,联想到一个巨人,披着如黑色大旗的散发,顶天立地,面向东方。泰山只是他手中的一块石头。然后诗人幻想着这个巨人在东方扫荡了他的阻碍,展开在大地的边沿,如天边的日出“一探再探地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看到这里我不禁瞠目,作者不写日出写云层,又由云层联想到巨人,这个巨人大到“山峦只是一块拳石”,那么这个巨人又是谁呢?
原来诗人要把他这个泰山上的想像,献给他非常崇拜的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在这里,诗人把文学中的比喻,夸张,象征,联想......全用上了。
我还很喜欢徐志摩的一首小诗----《朝雾里的小草花》。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的想象力。
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你轻含着鲜露颗颗/怦动的象是慕光明的花蛾/在黑暗里想念焰彩,晴霞/我此时在这蔓草丛中过路/无端的内感,惆怅与惊讶/在这迷雾里,在这岩壁下/思忖着,泪怦怦的,人生与鲜露?
一颗滴着露水的野花,怎能引起诗人对含泪的人生的思忖?他又思忖了什么呢?诗人用他的联想,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令人反复回味。
“见景生情”是人的本能,可是见什么景,生怎样的情却是各有各的不同。徐志摩的天赋在于他对大自然的景物太“过于”敏感,于是他有着强有力的观察力。而他又过于“多情善感”,于是他又有着出人意料的想像力。在“左”的时代里这种想像力是被认为不健康的,因为“无产阶级”高举镰刀斧头在豪情壮志下是不屑玩什么花儿草儿的,于是徐志摩被扣上一顶“布尔乔亚”的帽子。帽子不大不小戴到头上,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诗人便活生生地被拉到阶级阵营中,于是徐志摩成了“资产阶级”。
记得我还上初中的时候,在《人民文学》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想像力太差。东方人的想象力真的是苍白无味吗?起码徐志摩的作品作出了回答。
再有,我喜欢徐志摩诗意的节奏感
茅盾说,徐志摩的诗“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的确,徐志摩不是写歌是写诗,却有着音乐般的节奏感。比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再别康桥)
如果用音乐中2/4拍的强弱关系来对照的话,第一句是一拍,“轻轻的”可算作前半拍强拍,“我走了”就是后半拍弱拍;第二句“正如我”可算作从后半拍起,“轻轻的”是第二个前半拍,“来”就可算作第二个后半拍。以此类推。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非常有名的一首诗。诗中除了他对生活了一年的英国剑桥大学情有独钟外,全诗的音韵与格式也非常脍炙人口。再比如: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____沙扬那拉!(沙扬娜拉一首)
如果说前四句是叙述性的抒情乐句的话,那么最后那句“沙扬那拉”与音乐中经常出现的结束句格式非常近似,即用半个乐句突然顿住。作者显然是用这样的节奏来突出他要表现的日本女郎。
并不是每首诗都是一个节奏。在徐志摩的诗集中,不同的诗情不同的韵味有着不同的节奏。比方说《谁知道》,是由长乐句和短乐句有规律地交叉排列产生的节奏;再比如《火车擒住轨》,词句的排列就好像火车前行的“咔嚓咔嚓”的节奏。专家或说这是诗的各种格式,不错,不同的格式会变化出不同的节奏。
我这样直接用音乐的节拍来解读徐志摩诗句,恐怕有点滑稽。这似乎是一个再笨不过的方法。但我的确是从诗人的诗行中得到这样的感觉。诗人用他天生就有的乐感,创造出优美的韵律和音乐般的情调。
体会徐志摩,从他的诗和散文中能看出他非常热爱大自然。不论是在英国康桥还是在杭州西湖,不论在高山顶还是海浪边,“没有大自然就没有徐志摩的诗”,此言再贴切不过了。徐志摩自己也说:“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
徐志摩生前与胡适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一起创办过《现代评论》,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一起游西湖,赏明月,对斟神聊,谈天论地,两人有着深厚的情谊。徐志摩喜欢胡适的“自然淳厚,冷静幽默”,胡适喜欢徐志摩热情爽快,纯真执着。徐志摩的突然遇难,胡适非常难过。在《悼志摩》的文中他非常负责任地公开了他对徐志摩离婚结婚等的看法,然后他写道:
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的云彩。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
体会徐志摩,美的享受,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