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杂物,随身笔记本中落下了一朵樱花——是今年樱花盛开时节,在One Tree Hii 山脚下拾取的,那时一阵清风,浅绯红色缤纷的花雨悠然飘落……这是单瓣粉红的吉野樱,日本樱花中最多最普遍的品种,如今走向了世界,即使在这南太平洋的岛国,我们也得一睹芳容。
看到樱花就会想到皑皑白雪的富士山,想到和服和日本料理,想到川端康成。他的《伊豆的舞女》、《雪国》将大和民族精神与文化美学演绎到了一个后生难以企及的高峰。樱花是川端康成的最爱,樱花在他的作品中美到极致,是生命与激情,是诗意与牺牲,是经历短暂灿烂后循即凋谢的壮烈,是慨然回归大地时的不污不染,飘逸洒脱……是日本民族所崇尚的大和精神的象征。
川端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号称“参加葬礼最多和搬家最多的人”。幼年父母双亡,少年失去祖父母和姐姐,青年失恋……他笔下的故事,充溢着生命短暂,芳华易逝的哀物哀人。他追寻传统,追寻美,足迹踏遍日本、中国的东北——那时称“满洲”、以及西欧各国,然而上世纪前半叶军国主义横行,战火燃遍欧亚,恰似摧折樱花的狂风骤雨。战后人们精神空虚,道德沦落,物欲横流脱胎了商业社会的拜金文化,行过万里路的川端,发现自己越来越孤独,他发现了美,用尽平生心血去演绎了美,却已经没有人来与他分享美了。他自嘲地说自己是一个“无赖闲人”。
人们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川端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自杀——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大可吃定一辈子,到处旅游、演讲,签名、出书、生荣死哀……然而川端就是川端。获奖并没有让他受宠若惊,反而残忍的将他宁静遁世的生活撕开:骤然逼近的百多名记者,对他生活隐私的放大的好奇,不得不出席的应酬,不得不说的浮言,还有那无所不在的压力……他生气,他愤怒,他反抗,但是无用。
深深的孤寂,理想的失落,疾病的缠累,现实丑陋的进逼……深谙佛教禅宗的川端,终于飘逸洒脱地循着“生——灭——生”的轮回,以涅磐挥别这个世界。
1972年4月16日黄昏,川端康成获奖3年后,在他的工作室里含煤气管自杀,享年73岁,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散步去了。”
那时,正当是樱花飘落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