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海的表弟做了一個家族网站,恰好我正在為寫自家的故事搜集資料,遂得了外公故居的一張照片,我母親在里面住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奇怪的是照片中明明是外公
的家,卻又挂著「韜奮紀念館」的牌子,其實鄒韜奮住的是五十四號,隔壁五十三號是我外公的房子。這處當年我母親住的地方,是上海重慶南路一條叫萬宜坊的弄
堂,三十年代鄰近法租界的昌盛,帶動貫通霞飛路的萬宜坊這一片聯排式歐式洋房的興建,成為上海中產与藝文名人爭相租購入住之地。
五十三號孫家与隔壁五十四號同為弄堂里聯排式房子中的一套,五十四號是《生活》周刊主筆鄒韜奮租住過的地方,他和妻兒帶着母親曾在這里住過六年。孫家与鄒家為鄰,有無交往,不得而知。只知道鄒主筆的日子過得比較清苦,後來還要把房間分租給別人來維持生計。
孫
家的房子紅色卷筒瓦頂白色外墙,上下三層,屋前高墙逾两米。進前門後有一花木扶疏的小天井,旁邊是客廳与飯廳,二樓有两臥室,玻璃落地門窗,有一小陽臺,
一樓与二樓之間有一個小小的亭子间,三樓也是臥室。如此寬敞的房子,對於一個有十三個孩子的大家庭而言,仍然顯得擁擠。
外婆育有八子五女,這五個女兒就包括我母親在內,由於近年一直時興「張愛玲熱」,與其相關的「上海女人」也成了話題之一。既然談到上海女人,我就想起張愛玲在《沉香屑》里的这样一段比喻: 「如果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上海女人為甚麼是粉蒸肉,我猜忖可能是喻其膚色哲白粉嫩,性情溫軟,說起話來足令人骨頭都酥了。
因
了生活的顛沛,母親帶著我們南來,也帶來了上海女人的作派風情,如果不是五八年大躍進她辦家庭工場,那襲旗袍恐怕還不捨得脫下,平日里約一班上海太太搓麻
將取樂,手頭不寬裕可以不賭,但玩興濃時,外賣總是要叫的。對於端上來的廣州西關小食,有時也挑刎云吞包的個頭大小不一,埋怨幾句瓷碗的崩缺,可小費還是
照給雙倍。手頭緊了寧可「軋頭寸」(借支),也決不可小家敗氣。
打扮要漂亮入時,喜歡精緻典雅的事物,又要講究派頭,是那時的上海女人的特點之一,正因為如此又使她們充滿女性嫵媚與活力。
受
過良好教育也是上海女人的特點。母親在上海唸的是「務本女子中學」,前身是清人吳馨創辦的務本女塾,也是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跟其他上海女人一樣,傳統之
中又有點洋氣。因為外公在「大東電報」做事,她從小跟大人應酬,吃慣西餐。來廣州後常去沙面的「經濟西餐廳」與長堤的「大公餐廳」,循例以一盤「法國雞
飯」打發我,她卻與幾個上海女人喝咖啡吃「起司」蛋糕。
對於南粵風情的游船河、睇大戲,母親同樣熱衷,喜歡「白相」(玩樂)是上海女人的另一特點。
迄
今我仍記得母親坐在艇首遊白鵝潭的場景,她穿著白底碎花的薄紗旗袍,腋下塞著噴了香水的小手絹,江風拂亂了她燙鬈的黑髮,盡管命運多舛,她仍泰然自若,興
致勃勃。許多年後母親在黌夜被人帶走去批鬥的時候,依然故我保持這一種泰然自若,在向我交代家中的事之後,倉促間還稍加打扮了一下自已才離去。無論在甚麼
情況下都不失身份,保持自己的尊嚴,應該是上海女人的又一個特點。
象
世間許多有價值和內涵的東西一樣,是一個時代与文化浸淫出了「上海女人」,甚麼貴族,甚麼小資,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挾著香煙吞云吐霧的張愛玲,而是閃爍在
她身上的才華靈氣,那是大上海萬家燈火折射下無數嬌娃的縮影,不同女性以自己的美麗、個性与人生凝聚譜成的上海女人的絕代風華。
用張愛玲以及她筆下的「上海女人」,來套今日「上海」的「女人」,總覺得有點鑿圓方枘。前者是指一方水土養出的一方人,而後者則是居於一方水土的各方人罷了,近幾十年來那麼多的糖醋排骨跑到上海來,真正的粉蒸肉呢,反而買少見少,已成珍稀。
乾脆直呼改良菜,承認粉蒸肉不再正宗,正視今非昔比換了人間的現實,不自稱地道的「上海女人」,反更顯自然。硬把娘姨說成小姐,大概都是在欺負我們未見過大戶人家。平民就平民,又有何不好呢,如今的上海人多體面漂亮,總之不要「裝」就可以了。
從
萬宜坊步去霞飛路,法國梧桐下走出的一個上海女人,今已離開了我們,葉或會再度飄落,一雙雙纖足也會再踏過這片土地,但一個時代已永遠成為過去。因為某種
殘酷無情的切割与斷裂,導致了歷史与文化的潰散凋敗,雖指望籍商機作膚淺的重塑,但一個城市靈魂被抽空剝離,人心与性情已經改變,活色生香風情萬種的上海
女人很難再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