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 > 扭转乾坤

華人形象的聯想

作者: 南太井蛙    人气: 4044    日期: 2013/1/23


形像,廣者對一國、一族、一城﹔狹者對於一個政客、名人或平民,都是至關重要的。

記得兒時在中國大陸上美術課,老師出題畫一張美帝與蔣匪的漫畫,腦子里馬上躍現一個三角眼大勾鼻、留山羊胡戴圓筒禮帽手握原子彈的壞蛋,而蔣介石卻是一禿頭,還貼上一塊治疥癩的膏藥,也是獐頭鼠目,美帝与蔣匪的形象就這樣深刻地植入許多中國人的腦子里。

而中國人心目中領袖與英雄的正面形象,除了高大如神的毛澤東,都是魁悟健碩、劍眉大眼、臉色紅潤的,通過政治宣傳畫、雕塑以及修飾過的照片,在人們心中定了型。

若幹年後大鼻子尼克松來北京成了貴賓,留山羊胡握原子彈的美帝在中美友好邦交中逐漸淡出,勃列日涅夫反成了漫畫的主角。再過一段時間,毛的形象也在藝術家的手中解構,紛呈出各色面目,瞪眉突眼的「高、光、亮」英雄形象不再重現於畫報與雜誌,取而代之的是搔首弄姿的模特。

這一種在視覺上加工營造出來的外表光輝形象,是抽離了具體個性,脫離現實生活的虛擬形象,徒有其表而無血肉靈魂,很漂亮但留不住記憶,過目即忘。

就此而言,形像是會改變的,原因可能是本來面目的暴露,擊碎了漂亮的外衣,亦可能是時代的變遷,賦予了全新的解讀,舊貌也可換新顏。

印象比較深的反而是魯迅、徐志摩、齊白石、胡适這一類藝文大家的音容,可能是受了這幾位的作品影響的緣故吧。

形 像從某種意義說是一個概念,譬如一提徐志摩,首先會想到戴著圓框眼鏡的他,來自江南著長衫的儒雅才子,撐一把雨傘遮擋那人間四月天斜飄橫飛的雨絲,弱質的 外表之下,燃燒著旺盛的愛火,奔騰著澎湃的詩情。一個人,足以令人聯想起一個時代的風韻,一個民族的精粹,這就是形象。

古 時未有照相術,中華民族許多光輝形象僅靠透視不準、缺乏解剖知識的線繪留傳後世,明君忠臣,大俠猛將,才子佳人,學者名士,他們的具體形象皆不明晰,甚是 模糊,譬如岳飛,今人記得的反而是他的背脊,因為上面有岳母的刺字﹕「精忠報國」。五官須眉雖不清,是非功過在人心,這些人做過的大事、好事,造就了在人 們心中永不泯滅的美好形象。

在 西方許多關於過去中國的文字与繪畫作品中,出現過各種華人形象,安徒生的童話《夜鶯》里就有幅中國皇帝的插圖,光頭留鬚,和韃靼人一模一樣,宮中擺設概与 土耳其君士坦丁堡皇宮雷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因為清代大批「賣豬仔」華工被運至世界各地,西方媒體、藝術界一直以留辮子、戴竹笠、單眼皮為華人形象之典 型。一直到一九九三年,我居住在斐濟島時,一家號稱百年老報的「斐濟泰晤士報」,還刊出一幅諷刺華人在斐犯罪的漫畫,那上面的華人就是留辮子、戴竹笠、單 眼皮的。我氣忿難平之下曾投書該報斥之辱華劣行,自此這位畫家沒有再幹過類似蠢事。

華人形象得以改善,可以追溯到二戰里中國擊敗日本,成為戰勝法西斯拯救人類的四強之一,各國政府与民眾因此而對華人印象改觀,其時紐西蘭也修法准許更多華人居留。

但不久後中國內戰爆發,緊接著中國因參加韓戰,與美國等聯合國聯軍打了起來。之後就一直處於被封殺圍堵的冷戰之中,那時海外華人与大陸往從受種種限制,到了文革,華人形像再次出現在西方,這次卻變成了穿綠著藍,手執長矛鋼槍的紅衛兵,打打殺殺,令人生畏。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人走向世界,從當初的投親靠友、求學打工到挾巨資購地買廠,高價消費,豪華旅游,華人形象再一次改變。

即使在遠處地之南陲的紐西蘭,華人的形象也越來越多面化,可以說正面負面皆有之,褒貶兼有之。

在我居住紐國的這些年里,華人的形像在本地華人所做的有益有意義之舉中顯得光明、溫和与善良,我們對本地社會慈善、公益、環保以及教育等活動的參與,得到主流社會的稱許與認同,一些最高榮譽的封賞,各政黨誠邀華裔參與共謀國事,都可以看到華人地位與作用之舉足輕重。

但這麼多人正面努力所樹立的華人形象,往往因一些少數華人的劣行,令華人形象受到損毀傷害,有時因為其性質嚴重,這種損毀傷害會是致命的。

劣行包括商業詐騙、文件造假、綁架勒索、販毒賣淫、行凶殺人這類嚴重罪行,也包括隨地吐痰、大聲喧嘩、盜竊公物、偷獵動物、濫用福利、抹黑告狀等行為。在法律与道德規范兩端之間的不法或不良行為,每被披露一次,雖然犯事者僅是極少數,但個別行為的確影響到整體形象。

華 人從貧窮到富有的改變,眾目有睹,但從人治社會到法治社會,行事待人觀念與方式方法的改變,仍存在差強人意的缺失不足。有人將此歸咎於「文化衝突」,這也 說得過去。但在中國行得通的主流文化,到了僑居地在別人的主流文化面前,就成了亞流文化,除了其中屬於民族傳統的特質必須保存傳承之外,其余有違當地價值 觀、觸犯法律或足以導致文化衝突的東西,都應該主動摒除与放棄。

當華社發生有損形象的事件之後,往往會引起反響和討論,但在討論中有時也會失控,出現偏激的言語衝突和上綱上線,這也令公共領域空間里的理性討論失序,脫離軌道轉移目標,謾罵、攻擊最終非旦沒有維護華人形象,分清是非黑白,反而在族群內部造成撕裂。

維護華人形象不可以成為禁絕批評的籍口,但也不可以一有事就火冒三丈,批評要有理有據、治病救人,以抑邪立正為目的。因為正氣未能確立,是非未能厘清,劣行罪案就還會發生,其結果是華人整體形象一次又一次受到傷害,成為可悲的輪迴,令我們無法走出這個怪圈。

當然遇有種族歧視之辱華言行,我們更要據理力爭,沿用當地的法律去應對,這也是維護華人形像的另一個重點。

形象不是靠刻意打扮與精心塑造的,同個別人損壞華人整體形象一樣,維護華人形像也要從每個華人自己做起。樹大有枯枝,豈能人人君子,有三幾敗類不足為奇,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堂堂正正做人,遵紀守法,個人形象必好,每個華人好,華人整體形象就會好。

是不是這個道理,大家可以討論。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我在薰衣草園
下一篇:羅伯森女士的失言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