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遇见过这样的情况:一个接受过你帮助的人,会对你心存感激,而你如果持续帮助下去,年复一年,一旦你没有能力满足他的要求了,他转而会对你抱怨、攻击甚至反目。中国俗语说“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这个道理。意为你给我一升米,没让我饿死,我感激你,你是我的恩人;可你给了我一斗米,就可以给得更多,你不继续多给,那你就是我的仇人。
人在海外,社会资源缺乏,升斗恩怨的事屡屡发生。例如在教会里,接待过很多初来留学、移民的人,需要买车、租房、找工作、开展生意,经常来做礼拜,热心事工。但一旦有了固定的收入“融入”了社会,就此“蒸发”,偶尔碰面,他/她会像躲瘟疫一样躲着你,甚至对别人将教会讲得一团糟。
我出身基督徒世家,“爱心助人”是父母身体力行的处世准则之一,乐于雪中送炭而不惮锦上添花。也曾遇到这样的朋友,当时他失业、失婚,靠吃救济度日。外子帮他找工作、重新创业,他有需要,我们不遗余力帮忙,然而当他“翻身”了,转过头来与外子作生意,却处处斤斤计较,为争蝇头小利不惜损人利己,使得我们蒙受损失……遇到这样的人,也只能一声长叹:“唉,他原来没‘阔’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嘛!”帮助人本来就不应该指望回报,道不同不相与谋,以后少来往不再共事就是了。
网上新闻,美国波士顿爆炸案的嫌凶塔墨兰,父母妻儿甚至他本人都是多年靠救济金度日的,是国家是无数的纳税人养活了他一家,但他不思报效,反而出于仇视社会的心理滥杀无辜。再说北朝鲜,当年中国几十万热血男儿牺牲在“三千里江山”保住了金家天下,几十年来中国民众血汗换来的粮食、能源、金钱源源不断“输血”,结果却是金氏祖孙的屡屡翻脸、背叛,甚至乳臭未干的金小三上台伊始,就给中国看颜色。
升米恩斗米仇,人与人之间,人与国之间,国与国之间是一个普遍规律。
圣经箴言书说:“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这里有两个要点:
一, 行善者要量力而行,不可超越自己所能承担的范围:例如自己不会游泳却下水救人;
二, 要考量受惠者是否“应得”而不仅仅是否有需要。例如赌徒、吸毒者需要钱,就不能实施“帮助”。
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行善也要有智慧,要厘清你的受惠对象是否“应得”的范围。抛开国家、社会政策不论。具体到人与人之间,这通常比较困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一个人落魄,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善良、真诚的一面,你如何知道他日后会变脸?然而有一点不可忽略:人的本性都是贪婪的,随着受助时间的延长,受助者逐渐形成了依赖心理,认为这是助人者的一种义务,一项职责,胃口越来越大,当有一天,助人者不能满足受助者的予取予求了,反目成仇也就势在必然。
看来,不可让受助者对助人者产生依赖是关键。分寸把握不好,只能怪你没有智慧,挑战了人性的弱点而怪不得别人。
我一向喜欢特雷撒嬷嬷的格言,也拿来对照自己——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还是爱他们;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诚实与坦率使你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不管怎样,还是要诚实与坦率;
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如果你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不管怎样,还是要帮助;
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而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的确,这是我与天父上帝之间的事,不会因个别人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