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我小學還未畢業,金門就打炮戰了!
學
校里很緊張,走廊里貼了許多「解放臺灣」之類的紅綠標語,每天老師都給同學們唸報上刊出的「戰報」,擊沉擊落「蔣匪」艦船飛機多少,解放軍的炮彈打過去,
一炮打死三將官,大捷頻傳。還讓我們畫漫畫,我画的蔣介石光頭上貼了塊狗皮膏药,旁邊有個鷹鈎鼻的山姆大叔,留着山羊鬍。
老
師見此畫嘖嘖稱道有創意,呈與教導主任與校長,他們都來摸我的頭,還頒了獎品一卷印刷年畫給我,展開一看,畫的也是蔣介石和山姆大叔,膏藥、鷹鈎鼻和山羊
鬍一樣不少,這令我幼小心靈很有些不忿,明明是我苦苦構思所得,怎麼大人們也「抄功課」呢。後來上街一看,墙頭屋角大大小小画的都是膏藥、鷹鈎鼻和山羊
鬍,也不知誰抄誰,心里才舒坦了些。
打了三周,戰報唸足三周,我方節節勝利,敵方場場大敗。為何沒有乘勝追擊,反而改成單日打炮,雙日不打炮。當時尚還年幼,故未深究。
彈指五十五年過去,其間經歷幾多人生滄桑,世事變幻,兒時嬉戲頑劣種種仍似昨日,却瞬间已近古稀,這多的曲折離奇、坎坷崎嶇,刻骨銘心有之,過眼雲煙有之,那場炮戰的確在記憶的某個角落完全被遺忘了。
許是某種機緣巧合使然,在奧克蘭一間影院里,觀賞了《八二三炮戰》,這一天又恰是八月二十三日。
片子老舊,放出來竟可見菲林放映過多留下的刮痕,這在數碼時代是罕見的。電影里這一場五十五年的炮戰打響了!隨著鏡頭自己站在了海峽此岸這一邊,從金門看大陸,首次見識國軍如何浴血苦戰。
軍民同心,奮不顧身,蕩氣迴腸,一切都似曾相識。當趙海峰為國捐軀,女友王蘋含悲為戰心沙場的情郎引吭高歌,那感人落淚之一曲,迄今仍在耳畔迴響。
隨著美式重炮的雷霆轟擊,取得了炮戰的主動權,从海空雙方擊落擊沉艦船飞機的對比,勝負應見分曉。
五十五年前看到的是那一邊的宣傳,五十五年後看到的是這一邊的宣傳,都是宣傳,孰真孰假,誰勝誰負?如何甄別?
只須看幾十年來兩岸如何一路走來,內心便有了一個答案!
觀影後夜不能寐,非為一戰之勝負、宣傳之真偽苦思,而是慨嘆中華民族兄弟之間的這場廝殺是何等慘烈,同胞手足的相殘竟可持續數十年成為夙仇,這種戰爭有勝利者嗎?
今年為「八二三炮戰」五十五週年,適逢譚美颱風來襲,台灣包括金门均冒着風雨舉行紀念活動,除了追思与「夜行軍」怀舊,各項活動均彰顯「和平」之全民理念。
這
使我想起年前游臺灣,友人提醒別忘了捎帶金門菜刀作伴手禮。「金永利」菜刀乃用金門炮戰遺下彈殼所制,鋒利耐用。抵臺後有见坊間贗品充斥,又無暇造訪金门
指定彈殼現場打造,只得放棄。下次再去台灣定要買到金門菜刀,因為我覺得此刀寓意深刻,炮彈變菜刀,從殺人武器變身為家廚用具,有「化劍為犁」之重大意
義。
八二三炮声已遠,如今陸胞來臺,均爭相購買金门菜刀,家中有一把這樣的菜刀,切菜剁肉,都可想到台海兩岸都是兄弟,你來我往,密切交流,化恨為愛。「和平」二字,自此永遠念念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