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在「微信」上發來一組「廣州角落」,画的都是一些老舊的建築,兒時曾在這些角落消磨許多孩提歲月,所謂「廣州角落」其實也是歷史角落,記憶角落,只不過現有的人只活在當下,只滿足物欲,對角落里閃光的瑰寶,不再感興趣罷了。
「廣州角落」組画給我很大觸動,每念及故鄉的城里還有一些人識得鑒賞,默默努力,就不再担憂我們曾經擁有的過去,無法得到保存與流傳後世。
由於中國人的命運在四九年之後与政治生死交織,所以許多文藝作品或是歌頌「英雄」美化「革命」,或是記敍個人受迫害的苦難。平平常常寫民間日子的文字,反而不多見。
在國共勝負見分曉後,中國大陸的平民怎麼過日子,吃甚麼,穿甚麼,怎樣上學,如何相愛與成家,從書包里的文具到两夫婦枕边絮語,從小販叫賣到電影院的「戲橋」,都可以記寫下來。原因是在那個年代的文藝人士為了避免犯「錯誤」,向党表忠心,讓自己的作品充斥着革命化色彩、理想主義情調,多以宣傳說教為主,這種現象也與左翼作家的長期巨大影響有關。
我們須要的其實正是「廣州角落」之類的小品。
我一直想寫的「西關風情系列」,就是類似「廣州角落」一樣的東西,在寫了牛腩粉、艇仔粥、雞公欖、中秋、春節、龍舟水、黑膠綢、木屐、海角紅樓、游船河等等之後,發現整個西關文化就是一座寶藏,作為一個在那里長大的孩子,把自己的西關日子寫下來,將是一件很快意而又饒有趣味的事情。跟隨記憶的脚步,走回當年來時路,物事人非的一切都時光倒流回复原狀,不能不被我們自身文化里那一種優雅美麗的特色所震撼與打動。
在我寫作的時候,最經常浮現眼前的,反而是天字碼頭边一位飲着「五加皮」的三輪車伕,醺醉的他哼着「平湖秋月」,倚欄寫意坐看珠水東流,改朝換代就像這汨汨江水与他毫不相干,他只憑自己一鋪牛力養活家中老婆仔女,這就是所謂「人民」的原生相。
在西關這個人文薈萃的城區,歷史的迴響,永遠像深巷足音不絕於耳。在這里生活過,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講究。
近三十年相對安定的生活環境,引發了許多文藝青年、學者對西關的濃厚興趣,精明商家更是以「西關元素」包裝產品行銷。過去有嶺南作家歐阳山、秦牧、陳殘雲、黃谷柳等創作過「三家巷」、「蝦球傳」、「香飄四季」與「艺海拾貝」等作品,而目前可讀到的很多都是有關西關美食、掌故與軼聞趣事,描寫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西關人生活的作品,惜未讀過。希望有這方面生活經驗的朋友,不要惜墨如金,應該盡早記寫下來。
「廣州角落」的淡彩画工精妙,將古城老區舊屋的韻味,表達得非常傳神。可惜全是街景,如果能畫出生活場景則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