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吾等居紐如入山水畫中,開門是景,推窗见詩,聞風如歌。閑來寫幾筆游記,是癖好,也是消遣。近年斷斷續續寫了一些,大部份都未盡滿意,皆因倉促成篇之故,向達夫先生的文章里偷師,對如何記寫一次旅行,很長了些新知。
郁達夫先生凡抵一地,必先由近及遠,將東南西北地形概要描述一番,山勢走向,溪河分佈,城鎮大小都寫到,然後才寫景。寫遊記若忽略了這一點,會令讀文章的人對你所寫的地方茫茫然,既得不到大印象,入微的細致就更難體昧了。
一篇游記中寫見聞是主要的,見聞首先包括了所游之地所见之景物,直觀之外,尚須用文字引領讀者随作者在如腸山道上前行,高高低低彎彎曲曲之間,四周景致更迭,光線變化,色彩層次都可盡寫。
寫形、寫光、寫色之外,也要寫味,見聞見聞,除了眼見耳聞,更要鼻聞,以肌膚去感觸。萬物并非僅花有香味,草葉亦有,河澤與海濱、谷巒与峯頂的氣味就有不同。大自然萬物皆有味,此味一旦混合了彼味,感受就會不同,紐西蘭許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味道,除了羅托露亚的臭蛋味眾人皆知,不妨在出游時親臨一聞。
我曾經在北島東南角的牙威被強烈的海藻腥味包圍,很大的風浪似乎要撲上來吞噬這個小漁村,但見村民氣定神閑整理漁具,飽經風浪的破船,圍滿舊車胎的沉重鋼架,還有牽引船架下海的履帶推土機,蔚成一幀激動人心的漁村風情畫,亦使我窺見紐西蘭人性格的另一特質。大海氣息海藻腥味,是牙威這個地方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東西。
同一景物四季以及晴雨霜雪,晨昏月夜均有不同,達夫先生講的「前次是月夜來看,這次是夕陽下來看的﹔我想風雨的中霄,或晴明的早午,來登此處,總也有一番異象,与前次這次我所看見的,完全不同。」便是這個道理。
一地有一地的歷史,物產与民俗,遊記中少了這些,會顯得乾癟寡味。但太多的引經據典往往使人誤會為一種賣弄。畢竟是記遊,而非寫史。
紐西蘭是年輕國家,不過她的歷史涵括了原住民与歐裔两大部份的歷史,在過去不到两百年的日子里,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發生過許多值得後人記取的事件。雖然我們今天所到之處所見所聞都是完善制度下精心管理的東西,但她的過去被保存在大小城鎮各種主題的博物館里,在那些愛德華以及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物上,甚至許多當地民居仍保留着昔日遺風,多留意這些,會給自己的旅行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一百多年的時間里,殖民者與原住民以及駱驛而至的移民,是怎樣把一塊蠻荒之地建设成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樂土的,只有明白了箇中真正的緣由,才能找到對這塊土地真正的愛。我們在她之上的步步行踨,所寫出的文字才能充滿感恩與贊美。
旅途中離不開食,自携食物既合口味又節省,但小地方的小餐館,往往能踫上一位好廚師帶來意外驚喜,初訪怀希鎮在中心大街曾吃過一次味道極差的午飯,第二次再去鎮上,揀了一間開在老房子里的Ti Tree餐館,端上來的海鮮湯與牛扒其味鮮美,令人有融化了的感覺。旅途中的美食能讓人更長久地記住那個地方,此外好食品也能減輕疲倦,迅速恢變體力,帶給人好心情。留意与嘗試一地的美食,能增添更多寫遊記的題材。
在紐西蘭寫遊記,永遠不會缺少值得一游的去處,唯一缺少的是描寫美景表達情感的詞藻。出游只須細心觀察領會,就能象達夫先生那樣風雅地徜徉人間大地,雖衣帶風塵,露珠滿襟,却不沾一絲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