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博物館頂樓圓形大廳里,獨享三百六十度視野之便,環顧玻璃窗外初春的奧克蘭,和風細雨,間有陽光,近見綠樹繞屋,遠望港灣帆影,天際綫上朗伊托托一山高聳,尖錐峯影,浮雲繚繞。
以這一幅奧市春色圖為背景,采訪台南市紐西蘭文化交流訪問團,來自台灣的楊秀枝、蔡玉仙两位校長,對我關於文化交流主題《絲路》緣起的第一個問題,建議我去問主辦方的奧克蘭戰爭博物館,因為《絲路》是博物館方面提出來的。
可能是絲綢這一種產自東方柔軟、閃亮而又華貴的織物,深深迷住了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導致他在十九世紀就將漢代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路綫,命名為「絲綢之路」。自此人們就喜歡將「絲路」的涵義,從陸地延伸到海上,從西擴展到東,成為中外交流的代名詞。主辦方選取《絲路》主題,是以台南的文化使節遠渡重洋到訪,寓意海上絲路的文化交流。
大家都覺得主辦方選取這一個主題確有精妙獨到之處。
「文化交流」一語可分為两點,首先是帶來的文化,二是雙方不同文化如何交流。
台南文化交流訪問團帶來作為交流的十六個節目,有台灣獅、武術、二胡、笛子、笙、揚琴、傳統藝陣、女高音、肚皮舞以及音畫結合的水墨即席揮毫。節目內容、表演手法與演繹風格,都具備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精緻細膩的特點,兼有傳統与現代,東方與西方揉合的創意革新。
海上絲路的訪客,也是台灣的文化使節,他們展示與奉獻的文化珍品,歌聲舞影背後,沒有炫技揚威,只有一種跨越時代永續恒久的生命力,那里面有一種在現代社會里與我們日益疏離的理性與人性,特別能夠感染人与吸引人。
台灣訪客帶來這麼多的好東西,如何與紐西蘭主人進行真正的交流呢?
台紐共演了一齣「毛利的故事」,時空交錯置換,千百萬年天翻地覆世代交替,水火雷電諸神争戰滄海造田,笛聲與螺號相呼應,黥面毛利武士舉臂怒吼,束髮華人少女持劍游走,畫家在一隅筆飽墨酣寫丹青,一邊厢毛利姑娘陳說祖先神話故事……
兩種文化至此由交流昇華至交融,最終能令人悟徹,上溯人類文明長河的源頭,彼此很可能都是一母所生,而且是可親的一家人。
台紐文化台上一番交流,還真的讓人找回了這種久違了的感覺。
台南紐西蘭文化交流訪問團已經是再度應邀到訪,她的成功,完全只憑籍帶來的台灣文化的品質與精緻,而不是規模。這是一種以小搏大,重質不重量的實力,文化的實力。
據說有一位KIWI表示,如果要紐西蘭人買台灣的產品,必須先令紐西蘭人喜歡台灣。
台南紐西蘭文化交流訪問團帶來的節目,一定能令紐西蘭人喜歡台灣,甚至不是一般的喜歡,而是非常非常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