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 > 以文会友

王列耀教授

作者: 宋林玫    人气: 3861    日期: 2015/1/16


大概在2011年八月,冼錦燕女士告知紐西蘭一些以華文寫作的人士,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台灣總部,將會按兩年一次的慣例,召開一次全球華文“作家”大會。說這次會議將與大陸合辦,由廣州以及台灣的高雄各負責一半。考慮各種因素後,我決定報名參加。因此很快收到這次會議紐西蘭唯一代理人冼錦燕女士代表大會發來的邀請信。隨後更完滿填寫了冼女士發來的大會各種文件,在上報得到核准後收到大會正式邀請信。本人於是傻乎乎的買了返回亞洲的機票,提前回到香港先見見老朋友,以及辦理入台證(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台灣),以便廣州會議完了後隨之“入臺”。眼看廣州暨南大學先開的會議還有幾天就要舉行了,卻突然接到一個通知:“由於名額有限”這次你就不要來啦(大概意思)!

一位情況與我相同的紐西蘭文友,因為身在奧克蘭,可以就近向有關方面問問情況,而鄙人遠在香港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由佢啦”。但有在港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提醒:“系佢地主動邀請嘅噃,咁遠水路,漂洋過海成萬裡,專門買張機票來到門口,先話唔得,有無搞錯啊!不如你打個電話去暨大問下啦,以前我地同暨大咁近,文革時我地重成日去暨大添……”

我覺得也對,“聽下佢地系點講嘅都好”,於是撥通了暨大籌備開會的電話,電話被接到一位負責先生那裡,一聽講話令人感到此人“都幾平和”,從聽我介紹發生的事,到細心詢問我一些情況,間中做一些盡可能合理的解析,電話前後用了不少於一個小時。整個電話交談使我判斷到:對我邀請的改變,不可能出自暨大,他們從來也不認識我。而這個接電話的人,就是現任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院長王列耀教授。

回紐後好久,有朋友告訴我當時發生“臨門”被拒情況,是有人“匯報”老夫是個“台獨分子”。聽後實覺好笑!查先祖父乃著名抗倭保臺先驅丘逢甲得意門生,又是共同奮鬥之同事。民國初立,粵省委派丘逢甲付滬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祖父即為代表團之主要成員。叔公林震將軍更是丘逢甲乘龍快婿,均有史可稽。驅倭復台是家族傳統,自小受強烈影響,若然“台獨”如何面對林門堂上歷代宗親?!

長期的閱歷使我明白,生活中什麼事都會發生,其中包括由於有意無意的不實訊息傳遞,造成的不被瞭解。加上鄙人來紐前後,在香港生活二十多年,本與幾百萬港人類同,書報常睇、國事不談而專注“搵食”。現在移民做了“華僑”,面對不同環境及情況,出現怪異之事也在所難免。不過隨著時間的過去,發現即使有關方面對自己也並非如此看法,一切也就慢慢淡忘了。

2014年7月份,在我的電腦中又出現一個邀請,也是邀請到廣州暨大參加一個世界性的華文文學大會。最初還以為也是2011年一樣的邀請,當然勾起我回憶兩年前的不愉快事情,因此就沒去理會。心想“已經有一次啦,再來一次就無癮啦!”後來無意中從旁得知與2011年其實並不相同,於是回頭仔細看了一下幾乎要刪掉的郵件,發現郵件是直接發自暨大的大會籌備秘書處。

為了進一步瞭解情況,我想起不如問問廣州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周文萍小姐!小周教授當時不在廣州,但是這位專門研究紐西蘭華文文學的著名專家,對我的詢問郵件很快做了回復,她讓我不必擔心,大膽地填表答復。在這種情況下我考慮:既是直接發自秘書處,應該是鄭重的,與上次肯定不同,可能還是一種彌補?即使不是,自己或許有一個瞭解本已不想瞭解的情況的機會,有一個實現以前希望一睹電話裡語調和藹的那位王列耀先生的機會,於是我“急急腳”開始按指示填表辦手續。

也許因為這次的與會者都是各自接受邀請,並非紐西蘭某個華文寫作組織領頭的,所以去前大家基本沒有溝通。因此幾個來自紐西蘭的文友幾乎都是在到會後才知道。包括大衛、林爽、範老、元勇……。

會議如期召開,地點在以前增城縣新塘,現廣州東北一個豪華生活區:鳳凰城中一間豪華酒店。記得高中時曾與同學“踩單車”到此遊玩,這些地方原都是遙遠的郊野荒山,現在已建成面積龐大的豪華酒店及高級別墅。看得出設計者力圖仿效中世紀歐陸風格、然而效果似乎卻有點不倫不類。筆者素來以為搞這些東施效顰的東西,不如多弄幾個有中華嶺南文化特色的“陳家祠”!當然這幾句話是多餘的議論,關鍵是選擇這個在服務水準上頗高的地方招待來自世界各國的客人,無疑反映了組織者試圖給予客人極大尊重的良苦用心,實在值得感謝。

11月18日上午,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加者雲集酒店大會堂,我們幾個來自紐西蘭的文友與周文萍教授一起,我特別叮囑小周教授,請她介紹哪位是王列耀院長。不久王教授出現在人群中,我們順著小周教授所指的方向,一看是一位身材勻稱個子較高,穿著簡潔臉容和善,氣質稍異常人而多少帶有紳士風度,未界花甲之年的男士。由於大量客人湧上前去與王院長打招呼、握手,交換名片,我們只能跟隨小周教授慢慢向王教授趨前。終於來到院長面前,小周教授指著鄙人對王院長說:“他就是XXX!”,王院長聽後笑著“啊!”了一聲,顯然他記得我。我覺得他的笑容似乎增加了多少“燦爛”,握手間我說:“久仰久仰!”,王院長在遞給我名片的同時笑著說:“那次我們的電話講了有一個多小時啊!”……由於有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僑辦主任等,許多其他客人在旁,也就不好意思佔用他過多時間。

第三天出外參訪,午餐期間碰到王教授,他很自然地坐到我與穆迅先生旁邊,一邊吃自助餐一邊毫無拘束敘談,個中聽到他以真誠的語氣說了一句:“其實,你們在海外也很不容易啊!”這句感性的話使我回味至今。穆迅先生對我的情況介紹了幾句,王教授以開玩笑的口吻說:“怪不得有人報告你呢……”可以感覺到,王教授就是一個沒有任何架子、平易近人、與人相處有莫名向心力、對海外情況頗為瞭解體諒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也正是這些很普通的“不普通特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做海外工作的人員都如此,相信對國家對海外僑胞都會很好吧。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西陽下的思考
下一篇:西陽下的思考(二)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